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宋朝時期就有了火槍,爲何打仗還屢屢失敗?

宋朝時期就有了火槍,爲何打仗還屢屢失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時期的火槍並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火槍,而只能說是現代槍支的鼻祖,其發射原理與現代槍支一模一樣,但當時宋朝也僅僅是將這種槍支用於特殊任務,而在軍隊應用規模上來看幾乎忽略不計,因此宋朝的火槍並沒有在軍事上起多大作用;在北宋初期是沒有槍支的概念,直到南宋時期纔出現了突火槍,射擊彈藥主要爲黑火藥,由於工藝條件的限制,射擊精度和射程準確度很難控制,常常瞄的是這個人,打的卻是旁邊的人,而且突火槍的槍管是竹子,根本就扛不住火藥的多次灼燒。

宋朝時期就有了火槍,爲何打仗還屢屢失敗?

宋代政權一反之前統治者的統治策略,對待軍事持保守消極的政策,崇尚讀書,長於見識,但不重視國家軍隊力量的發展,倍受推崇的文化方面,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取得了長足進步。“蘇門六君子”,宋詞,宋徽宗的“瘦金體”,中國四大發明,科學大師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等都競相綻放。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所定下的基本國策是先南後北,而北方的對手又是最兇悍的遊牧民族契丹遼國,恰恰這契丹遼國,對於北宋來說,又是一個消弭不去的噩夢,佔據着幽雲十六州的契丹人,面對着失去天然屏障的宋朝,幾乎隨意到任性,只要秋高馬肥,只要災荒年少糧少米,就會大軍南下,騷擾宋境。

宋理宗開慶年間,宋軍發明此種管狀火器。以巨竹筒爲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子彈。點燃引線後,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優勢:威力射程都還可以,弩箭有的優勢基本上他都有,還有最重要的是對體能沒有硬性要求,起碼比別的投擲武器要求低多了,所以體力不如人也能用,且威力不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