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孔融是孔子之後,爲何曹操會殺了他呢?

孔融是孔子之後,爲何曹操會殺了他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的大軍閥中,最先對孔融動殺心的是袁紹。《三國志》中說袁紹與“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過誅之”,這句話中“公”指的是曹操,袁紹看孔融不爽,想讓曹操找個藉口把他幹掉。而當時曹操覺得天下不在自己手中,沒必要殺此大名士敗人品,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此後曹操與袁氏兄弟分道揚鑣,他沒有馬上走另立或自立爲帝的謀朝篡位之路,給了世人一種有別於董卓、袁紹、袁術的耳目一新之感。孔融也覺得這位尊立獻帝的曹操,有能力保全漢室江山,但是需要盯緊他。所以,孔融此後給人的感覺是他反對曹操,是曹操的政敵。

孔融是孔子之後,爲何曹操會殺了他呢?

曹操

但事情並非這樣簡單。如果單從表面看,你甚至可以說魏徵是唐太宗的“政敵”,因爲他很多做法甚至讓唐太宗下不來臺。但唐太宗爲什麼能容忍魏徵呢?因爲魏徵不是爲了反對而反對,他這樣做的目的可以用杜甫的一句詩來概括:“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孔融的目的當然是“再使風俗淳”,但不包括致曹操堯舜上。在他心裏把曹操看作漢室復興的操盤手,要想再使漢朝“風俗淳”,除了反對曹操的陰暗面,孔融別無選擇。

官渡之戰後,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不僅屠城而且還侵犯袁氏女眷,連袁熙之妻甄氏也被曹丕霸佔。孔融知道這些事後,在給曹操的信中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諷刺曹操把朝廷統一天下的戰爭,弄成了亂搞女人的醜陋之戰。作爲漢末擁護漢室朝廷的一面旗幟,孔融對曹操指揮征討割據勢力的戰爭是寄予厚望的。所以他不能容忍戰爭中的醜惡行徑,玷污了王師的正義之名。

在追剿袁氏殘餘勢力時,袁尚、袁熙逃亡到東北的烏桓,曹操於是決定北征。實際上東北方向對中原朝廷的威脅並不大,割據荊州的如果不是優柔寡斷的劉表,北征所造成的空虛很可能使許都處境危險。這次孔融寫了一篇題爲《與曹公書啁徵烏桓》的文章,文中說“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氏不貢桔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意思是說你既然能爲兩個喪家之子遠征烏桓,當年不進貢桔矢的肅慎、偷竊蘇武牛羊的丁零也都在那附近,你不如一併把他們解決吧。

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曹操你不能不顧朝廷的利益,用國家的軍隊去報私仇舊仇。當然了,孔融這兩次說話的方式都相當無厘頭,甚至讓曹操讀起來也頗爲“不悟”,納悶地去問“出何經典”。但我們今天讀到這些不能把不理解,解讀爲孔融喜好出言不遜、口無遮攔和幼稚。

應該說,孔融是一位有眼光的政治家。例如,爲了維護漢室皇權和限制曹操勢力擴張,孔融提出恢復古王畿之制,建議在“穎川、南陽、陳留、上黨三河近郡不封爵諸侯”。這次出手實實地打在了曹操的要害上,“操疑其所論建漸廣,益憚之”,曹操擔心他把這個建議推向更廣的範圍,非常忌憚。

孔融是孔子之後,爲何曹操會殺了他呢? 第2張

孔融

作爲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內心無疑是理智的,也早早地看出“紹、操終圖漢室”,他外在上不相稱的表現,更多地是時代現實容不下個人理想的掙扎。

《三國志》中關於孔融的言論有兩段聳人聽聞的記載:“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爲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爲?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若遭饑饉,而父不肖,寧贍活餘人。”這就是著名的“親子無親論”和“母子寄物論”。孔融先說父親是情慾衝動,又說母親是寄物之瓶,還說父親不好就該讓他餓死。

東漢末年“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鑽營之風席捲一切,親情也成爲精緻利己主義者表演和利用的工具。就連曹操本人也把祭祀儀式不當一回事,不僅臨祭就洗舉止粗陋,還坐在椅子上給祖先送祭。

此情此景之下,孔融的言行等於是說:你們都別表演了,人和父母親之間哪有什麼親情?搗鼓這些不存在的東西實在可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