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建文帝登基後是怎麼服衆的?

建文帝登基後是怎麼服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文帝登基後是怎麼服衆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明太祖朱元璋作爲明朝的開國皇帝,卻起於微末,從一介乞丐做到天下之主,其手下衆多文臣武將自然功不可沒。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便決定大封有功之臣。

然而儘管朱元璋爲了犒賞這些鞍前馬後,立下赫赫戰功的大臣而大肆分封,但是多疑的朱元璋從未真正對這些功臣放心過。因此爲了避免那些功臣逆反,朱元璋想了個辦法就是封藩,讓自己的兒子去戍邊,於是朱元璋便大量封藩自己的兒子。

建文帝登基後是怎麼服衆的?

然而歷史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封藩的危害不可謂不大,藩王之亂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朱元璋自信有自己在諸王不會叛亂,卻忽視了他死後其繼承人卻難以應對諸王。

更不巧的是,這個繼承人還是最不具備鎮壓諸王能力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朱允炆自繼位以後,藩王這一隱患便如芒刺在背,難以處理。既沒輩分鎮壓,又沒武將班底撐腰的他,在局勢所迫下該如何服衆?

一、輩分較低缺乏威望導致難以服衆

1、庶出皇孫卻成太孫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而且是庶出。要按正常邏輯來說,朱元璋死後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朱允炆繼位,然而命運卻把皇位推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一開始立朱標也就是朱允炆的父親爲太子,就是因爲朱標是他的長子,他爲了給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以杜絕將來皇位繼承上的紛爭所以十分遵守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

然而天不遂人願,嫡長子朱標在盛年三十七歲時因病不幸逝去。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嫡長子去世則應立嫡長子嫡長孫,但因爲朱標的大兒子早早夭折,而嫡長子次孫朱允炆十分孝順的表現又很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愛。

並且雖然朱允炆是庶出,但由於朱標原配常氏死後,朱允炆的母親得以扶正,所以朱元璋後立朱允炆爲太孫,作爲皇位的繼承人。

2、想要"以德服人"但輩分不夠

朱允炆最後雖然繼承了皇位,可是這樣一來問題也就來了,被分封的諸多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怎麼會對那個在皇位上的朱元璋的孫子,自己的侄子,而且還是庶出後來才被扶正的朱允炆心悅誠服呢?而朱允炆又如何才能鎮壓自己的那些叔父們呢?

儘管此時的諸王也許並沒有逆反之心,但皇位的誘惑是無限大的,難免諸王最後禁不住誘惑而策反,因此對這些藩王朱允炆不得不防。

另外由於朱允炆並非一開始就被選爲朱元璋皇位的繼承人,所以其並沒有接受多少關於治國理政的教育,反而受到更多的是儒家教育,主張理想化的"仁政",對於這些藩王一開始也是想"以德服人"。

而且也有大臣就藩王問題給建文帝上疏,建議其採用"以德服人"的方法,用懷柔的手段把燕王調到偏遠的江南去,讓其難以威脅到朝廷。

但是由於自己的輩分小,德行和威望都不足以服衆,再加上朱棣本就沒有對朝廷十分忠心且野心勃勃、擁兵自重,建文帝朱允炆並不認爲自己能夠辦成這件事,反而是自己登基不久帝位未穩,容易被燕王朱棣抓住機會反擊。

因此這個"以德服人"的方法雖好,但卻缺乏使用條件,難以實行,於是建文帝也只能再考慮其他辦法。

二、武將班底不足導致難以威懾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如此害怕藩王逆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又沒啥武將班底撐腰,一旦藩王真的逆反他不知道僅靠自己的實力能否抵擋得住。那麼爲何朱允炆作爲大明的一國之君還會缺少武將班底呢,究其原因有兩個。

1、朱元璋大殺功臣致朝中缺人

這第一個原因還要從朱元璋說起,朱元璋能從一個乞丐到最後拿下天下,自然有着不少武將是跟隨着他一起打下江山的。

相比於文臣,在戰場上同士兵們共生死的武將無疑擁有更多的威望,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更是如此。當自己的霸業已成,這些武將便不再是自己的依靠反而是阻礙,朱元璋對他們是欲除之而後快。

因此借"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朱元璋剷除了大量功臣,受兩案牽連的人數高達數萬人,只有寥寥數人能夠在朱元璋的誅殺之下活下來,而那些倖存下來的武將到了朱允炆時期都已經垂垂老矣,難堪大用。

尤其是藍玉一案,原本藍玉和建文帝朱允炆的父親朱標關係相當不錯,如果藍玉還活着,那麼即便朱標不在了,單憑藍玉和朱標的關係也足以讓藍玉對建文帝進行輔佐。

然而經過"藍玉案"後,不僅藍玉被殺害,就是支持藍玉的官員也大都慘遭殺害,這些可都是日後可能成爲朱允炆得力助手的大臣。因此可以說朱元璋早年大殺功臣的手段造成了後來朱允炆武將班底的薄弱。

2、建文帝"重文抑武"對武將集團重視不足

而第二個原因也就是朱允炆自己的原因,這個年輕的建文皇帝從父親那裏繼承來了的溫和和好思考的脾性,性格也溫文爾雅,充滿書生氣。

因此溫順的性格和儒家教育使他衷心向往的是實行仁政,更重文治,因此對武將的並不信任。其繼位以來,所重用的人不過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三人而已,着手推行改革,而未對武將集團進行籠絡。

另外,由於明初的武將之間關係千絲萬縷極爲複雜,或爲親屬,或爲戰友,或爲親家,因此對於曾效力於其他藩王麾下或與各地藩王有關係的武將朱允炆一律不用,或者說根本不敢用。

例如徐達之子徐輝祖,對朱允炆忠心耿耿,能力也十分出衆,但由於朱棣的王妃便是徐輝祖的胞妹,因此朱允炆一直不敢重用。

這樣一來在本就數量不多武將集團中,與藩王有關係的又不敢用,剩下沒有關係的也不進行拉攏,也難怪朱允炆的武將集團會如此薄弱。這樣一來朱允炆不僅對藩王的威懾力近乎於沒有,同時也不敢明面上撕破臉皮對藩王直接開戰。

三、強勢削藩引起藩王反抗

1、局勢所迫只能強勢削藩

由於前面所提到的兩個原因,藩王成爲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削藩勢在必行。朱允炆聽從顧命大臣齊泰,帝師翰林學士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實行削藩政策,但關於如何削藩卻出現了分歧。

方孝孺、黃子澄認爲削藩不可急於一時,而要緩緩而行,先削實力較弱的藩王,最後再削實力強的藩王如朱棣等人,這樣也可以避免打草驚蛇。

而齊泰與這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不同,一眼看出事情的核心在於朱棣,他認爲先帝的太子、晉王、秦王都已過世,燕王朱棣爲最年長者,危害最大,應立刻除之。

但建文帝卻並未聽取齊泰的建議,而是採納了權利更大的帝師黃子澄的政策,製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對那些實力較弱勢力較小的藩王採取強力的行動,而對那些實力較強勢力較大的藩王卻是小心謹慎,這樣一來反而給了他們集結部隊和做準備的時間。

2、強勢削藩使得燕王策反

朱允炆的強勢削藩雖然有些許成果,但卻還是帶來了許多的負面影響。要知道各地分封的藩王都是擁有實權的王爺,不僅能管理地方,更重要的是還擁有完備的軍隊,他們都是長期統兵的實權王爺,比起年紀輕輕小的朱允炆,將領們自然更尊敬他們。

同時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雖然針對的是各地藩王,但這些曾在藩王手下的將領也都明白,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一旦藩王全部成功被削,那麼自己這些人也必然會受到牽連,因此豈會對朝廷效忠。

這種背景下朱允炆的強勢削藩就顯得有點操之過急、手段過於激進,雖然削藩的大方向沒錯,但朱允炆自己以及他手下的文臣,都相當缺乏軍事實戰經驗,更多的都只會紙上談兵。

因此當強勢削藩惹得諸位藩王人人自危,那些本沒有逆反之心的藩王爲了保護自己,也不得不聯合起來起兵反抗,最終激起了燕王朱棣的領導下的舉兵策反。

輩分較小,能力不足,又缺乏武將支持的朱允炆自然無法抵禦能力出衆且背後有諸王輔助的朱棣領導的大軍,其失敗從一開始就已成定局。最終建文帝朱允炆的統治被推翻,燕王朱棣即帝位,是爲明成祖。

總的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建文帝之所以登基不久就開始強勢削藩,並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局勢所迫。

自己輩分小難以服衆,又缺乏武將的支持,而那些藩王經過長期的發展卻已是勢力強大難以掌控,即使不強勢削藩,最後的結果也可能是衆多藩王聯合打擊朝廷,建文帝朱允炆勢必無力抵抗,因此與其慢性死亡,不如放手一搏進行"強勢削藩"還有可能搏得一線生機,此實乃建文帝的無奈而又必然之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