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拓跋弘禪位給兒子,成了最年輕的太上皇

拓跋弘禪位給兒子,成了最年輕的太上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拓跋弘禪位給兒子,成了最年輕的太上皇,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可以說是北魏史上謎題最多的皇帝,他的一生極爲短暫,卻在史書上留下了很多歷史疑案,甚至成爲現代歷史題材影視劇中改編的故事原型。他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長子,十一歲繼承皇帝位,二十三歲突然暴斃,在位時間七年,卻留下了一大堆讓人難解的歷史之謎。其中他在十七歲時突然下詔將皇位禪讓給兒子拓跋宏的事情引起了北魏朝野的動盪,也與後來突然暴斃的事情息息相關。這件事情在後世的歷史學者中爭論極多,歷朝歷代的學者有着各種不同的說法,本章節便就此問題進行簡要的剖析。

拓跋弘禪位給兒子,成了最年輕的太上皇

在經過了太武帝拓跋燾萬年的政治動盪之後,北魏進入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國力恢復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主要集中在文成帝拓跋濬和獻文帝拓跋弘兩朝,也爲後來孝文帝拓跋宏的漢化改革奠定了基礎。與平穩發展的拓跋濬時期不同,拓跋弘的中後期北魏朝廷再度開始動盪起來。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皇帝拓跋弘和皇太后馮氏爭權,進而導致了朝廷內鬥和政治動盪。拓跋弘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拓跋宏便是這次政治鬥爭中的轉折點,也對北魏的政治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麼問題來了,當時年僅十七歲的拓跋弘,爲什麼要做出禪讓皇位的決定呢?

禪讓皇位這種事情在中國古代並不少見,可主動禪讓的是少之又少的。如果是改朝換代的禪讓,那肯定是受到權臣的脅迫,比如漢獻帝劉協。在同一朝代裏面禪讓皇位確是很少見的,但在政治上被迫的成分居多,比如唐高祖李淵。當然也有主動禪讓的,但背後都是很深層次的原因,比如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一般而言,主動禪讓的大多都是皇帝進入老年,在政治上有些失去控制力,或者需要培養接班人,保證皇位順利傳承。可十七歲的拓跋弘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他卻選擇主動禪讓皇位,這就不得不讓人覺得可疑了。

對於這次拓跋弘禪讓皇位的原因,《魏書》上是這樣寫的“帝雅薄時務,常有遺世之心“。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拓跋弘並不想關心政治,想要逃避政治選擇歸隱,所以才提出了這次禪讓皇位的想法。這個說法長期以來被主流歷史圈說認同,被認爲是拓跋弘禪讓皇位的主要原因。很多學者還找出了證據,說拓跋弘崇信佛教,仁厚純真且厭倦了朝廷的政治爭端,所以想要出家避世。這種說法被很多歷史學者採納,可與史書記載一對比,卻發現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說法。同樣在《魏書》上,就有很多記錄與這個說法相背離。

比如《魏書》中曾經指出,“上迫於太后,傳位於太子”。這就說明了拓跋弘禪讓皇位,是和馮太后的政治爭端息息相關的,是在馮太后的逼迫下進行的操作。而在拓跋弘禪讓皇位後,並沒有採取所謂避世的操作,實際上仍然控制者朝廷的大部分權力。在拓跋弘禪讓皇位後搬到簡陋的崇光宮,但仍是“國之大事鹹有以聞”。史書上記載他“猶躬覽萬機,刑政嚴明......先是,諸曹奏事多有疑情,又口傳詔敕,或致矯擅。於是,事無大小,皆令律正名,不得疑奏......自是事鹹精詳,下莫敢相罔。”由此可見,他並沒什麼避世之心。

綜合上述的史料記載可以看出,拓跋弘禪讓皇位根本不是什麼“遺世之心”,而是在政治鬥爭中受迫於馮太后的選擇。從他在禪讓皇位後的行爲看,他不僅僅是依然抓住皇權,而且還更進了一步。他甚至帶領大軍出征柔然部落,一直殺到漠南,逼柔然後撤幾千裏。而且他還“大閱於北郊”,通過閱兵的方式秀肌肉,與馮太后分庭抗禮。這也迫使馮太后下詔“詔中外戒嚴”,關閉北魏首都平城的大門。從這些史料可以看出,他禪讓皇位並不是向馮太后表示退讓,而是進一步的掌控皇權,讓他與馮太后的政治鬥爭日趨白熱化。

馮太后史稱文明太后馮氏,是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也是拓跋弘的嫡母。按照北魏立子則賜死生母的傳統,拓跋弘在成爲皇太子的同時,他的生母李貴人便被父親拓跋濬賜死,所以他基本上是由馮太后養育長大的。在即位之初,拓跋弘年幼而無法掌控朝政,使得車騎大將軍乙渾獨霸朝綱,威脅到了他的統治地位。而此時正是馮太后出面,召集拓跋丕、源賀、牛益等人誅殺乙渾,才使得朝廷大權重新迴歸。可以說在即位初期,這對母子還是比較和睦的,並沒有後來針鋒相對的場面,更沒有鬧出朝廷動盪的局面。

從史料來看,馮太后和拓跋弘的矛盾,正是從乙渾被誅殺後開始的。馮太后誅殺乙渾後乘機臨朝聽政,處理所有的軍國政務,於是北魏的皇權被馮太后所掌控。直到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出生後,馮太后才表示把皇權還給拓跋弘,並退居深宮親自養育孫子拓跋宏。可是從史料來看,馮太后也是明顯的以退爲進,退而不休。朝廷看似由拓跋弘親政了,但朝中遍佈馮太后提拔的大臣,這使得拓跋弘要做任何事情都得看馮太后臉色,這讓年輕的皇帝情何以堪。於是爲了爭奪朝廷的話語權,雙方展開了一系列政治鬥爭。

這場鬥爭走向局勢失控的導火索,便是拓跋弘藉機處死了馮太后的情夫李弈一家。李弈出身與趙郡李氏,是北方赫赫有名的門閥世家子弟。既是個大帥哥,又有非常高的才華,這讓馮太后很是欣賞。拓跋濬去世時馮太后很年輕,守寡的日子很難熬,所以便勾搭上了李弈。李弈很受馮太后的寵愛,不但賜予大量金銀財物,而且讓很多李弈的族中兄弟在朝廷中佔據重要官位。拓跋弘看到這一切,既怨恨馮太后在後宮亂搞,又不滿趙郡李氏佔據太多官位,於是找各種理由對付李弈。相州刺史李?因受賄案被人告發,正好給了拓跋弘機會。

李和李弈是同宗,又是李弈的哥哥尚書李敷的好友。拓跋弘脅迫他告發李弈兄弟,列舉了罪狀二三十條。然後拓跋弘以此罪處死了李弈與哥哥李敷、堂兄弟李顯德等人,使得馮太后非常怨恨他。《魏書》上說,“太后行不正,內寵李弈,顯祖因事誅之,太后不得意。”

此事激化了拓跋弘和馮太后的矛盾,使得雙方徹底撕破臉皮,鬥爭陷入白熱化。而拓跋弘禪讓皇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史書上說他是受迫於馮太后,指的就是馮太后因爲情夫李弈之死而報復。具體馮太后採取了什麼手段,史書上並沒有記錄。但從拓跋弘選擇禪位操作看,鬥爭一定非常激烈。

皇位對於皇帝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拓跋弘連皇位都不要了,當了太上皇,寧願搬到簡陋的崇光宮,可見情況非常之危急。據說崇光宮簡陋到連磚石和地基都沒有,完全是黃土夯制的基礎,而且整個宮殿也很陳舊。這樣的環境顯然和皇宮沒法比的,但拓跋弘還是急於搬進去,可見他對逃離皇宮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推論他的生命很可能在皇宮中受到威脅,只要離開皇宮才能保全。而皇宮和皇城都是馮太后的大本營,所有宿衛兵權都掌控在馮太后手裏,以至於拓跋弘不得不做出逃離的選擇。

從史料上看,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來印着這個推論的。拓跋弘一開始並沒有想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拓跋宏,而是選擇了皇叔拓跋子推。但是這個想法遭到了羣臣的反對,羣臣強烈要求由皇太子拓跋宏即位。拓跋弘不選兒子,而選皇叔,實際上就是避免馮太后掌握大權。因爲拓跋宏由馮太后收養在身邊,如果讓他繼承皇位,顯然就是讓馮太后獨攬大權,這對於拓跋弘非常不利。但遭到羣臣反對後,拓跋弘最終還是選擇了拓跋宏,這說明相對於讓馮太后再次掌權,逃離皇宮對他來說更重要,因爲生命受到威脅。

在聽取大臣的意見時,拓跋弘專門找了老臣高允。高允是拓跋弘的爺爺拓跋晃的老師,又輔佐文成帝拓跋濬執政,是朝中的元老級大臣。《魏書》中是這麼記載的,“又顯祖時有不豫,以高祖衝幼,欲立京兆王子推,集諸大臣以次召問。允進跪上前,涕泣曰:‘臣不敢多言,以勞神聽,願陛下上思宗廟託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從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拓跋弘在禪位之前有過“不豫”,這就很有意思了。這個詞一般用在皇帝病危,然後被救回來的情況下。可拓跋弘正值壯年,怎麼會突然病危呢?

結合到《魏書》上關於拓跋弘暴斃的傳言中有,“實有鴆毒之禍。”的說法。可以大膽推測,拓跋弘恐怕不是生了重病,而是被人下毒。皇宮和皇城的宿衛都掌握在馮太后手裏,那馮太后必然是最大的嫌疑人。有了這個懷疑,拓跋弘自然不會給對手第二次機會,搬出皇宮組建小朝廷就成了可選項。實際上在搬出皇宮後,拓跋弘再也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而且他的小朝廷掌握大權,於馮太后在皇宮中的朝廷分庭抗禮。由此可見,拓跋弘在皇宮內生命受到威脅,不得不借禪讓皇位而躲避危險的情況,是有極大可能性存在的。

於是有人提出問題,拓跋弘不禪位,自己跑出去不行麼?也有人問,傳給拓跋宏,照樣會讓馮太后得利,爲什麼他還要這麼做。第一個問題是不行的,皇帝沒有特殊事務,是不能長期離開皇城的。即便要離開,也必須由皇宮和皇城的宿衛軍隊保護。這些軍隊已經不可靠了,拓跋弘不敢留在身邊。第二個問題,爲了防止馮太后乘機作大,拓跋弘採納的高允的建議,仿周公旦和周成王模式,設置顧命大臣。他任命選部尚書陸馛爲太保,與太尉源賀同持節奉皇帝璽紈,以此來掣肘馮太后,使她無法借拓跋宏年幼而獨攬大權。

從史料記載來看,拓跋弘的操作還是很有效的,幾年之內都讓馮太后無法發揮,使他的勢力能夠快速膨脹。可惜的是幾年後源賀因病解除了職務,選部尚書陸馛因病辭世,讓馮太后失去了控制,最終引發了兩人之間的劇烈衝突。在這次衝突中拓跋弘突然暴斃,引發了北魏朝廷的政治動盪,又留下了一個新的歷史疑案。但是從拓跋弘禪位的操作來看,基本上得到了應有的效果。從他禪位後到暴斃的幾年時間內,基本上掌控了國家大權,壓制了馮太后集團的勢力,坐穩了太上皇帝的位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