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侍衛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太監和侍衛都是在宮裏活動的,爲何侍衛沒有被淨身呢?

英雄不是騎上任何一匹馬,都能亂踹,皇帝不是抓住一個人,都敢亂叫奴才,敢讓侍衛淨身?

古代皇帝統統爬出來罵你,對於太監和侍衛的差別對待,皇帝們是有發言權的。

施恩還是施暴,面對不同的人,是有講究的,也叫帝王心術。

此“施暴”非彼“施暴”,換個更合適的說法,就叫做“施威”。

太監這個羣體,是皇宮裏唯皇帝之外,唯一可以合法活動的男性。

只是太監卻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男性,淨身之後,太監要比起宮女更好用,別看太監被閹割了,好像就跟皇帝結仇了一樣,事實上,自古以來對皇帝最忠誠的,就是太監。

對於太監,皇帝就是屬於“施威”,越威嚴,太監越忠誠,因爲已經從一個男人的根子問題上摧殘了太監的人格,讓太監形成了“斯德哥爾摩”心態,因此太監對待皇帝的恩威更加敏感。

而侍衛又不同,侍衛是需要施恩的。

侍衛我們可以叫做“禁軍”或者“禁衛”,這個崗位跟隨皇帝左右,需要負責皇帝的安全,因爲職業的性質,註定侍衛經驗必須豐富、行事果斷、武功高強,最重要的,對皇帝一定要忠誠。

可侍衛和太監不同,侍衛是身軀完整、人格完整,甚至有家有口的,他們跟太監不同,歷史上的侍衛,大多數都是從將領轉型,這類人有着自己的經歷,有着自己的思想,想要收服他們,需要最真實的兩樣東西:

利益和尊重。

所以皇帝要對他們施恩。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都說太監可憐,這是事實。

太監這個羣體,具體出現的時間已經不可追溯了,但皇帝爲了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後宮,必須要找“太監”。

不過找人做太監,這是能隨便亂找的嗎?

看到丞相的兒子順眼,把丞相的兒子抓來做太監,又或者看到大將軍的兒子威猛,抓來淨身做太監,這樣可以嗎?

皇帝:“我可不敢”。

自古以來,最高統治者也怕權勢,他們只是權勢綜合平衡下的一個結果,亂搞也是要倒黴的,所以找太監,統治者也只能到最底層百姓裏面找,而且還不能強行找,必須要他們走投無路了,最好是家裏都沒人了,這種纔是最好。

所以,太監實際上是古代社會,改變命運最突出的一個羣體,十年前一無所有,吃不飽,沒文化,十年後可能就受盡皇帝太后的寵愛,做一個人上人。

太監混得究竟算不算好,這個暫且不論,可以確定的是,太監這個羣體,身心對皇權的依賴是很強的,他們心甘情願,他們舉目無親,他們心裏有最現實的三觀,有奶便是娘,跟他們聊理想沒有用,因爲已經晚了,跟他們聊未來更沒有用,不是彎了,而是沒了。

這是一套獨特的選拔系統,人前風光,人後坎坷。

所以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史料,皇帝對太監的態度都是那種愛理不理、若即若離的,難不成皇帝就一定要對太監粗暴了?

皇帝不懂心理學,但恩威久了,他們也瞭解,對待太監這個羣體,必須要用這種方法,讓太監感到一種“親近”,但又不能太過熱情,必須要讓太監瞭解尊卑和尺度,所以對於太監,往往是“施威”多過“施恩”。

綜合這種角度,侍衛又是另一套選拔系統了。

侍衛比起太監的明顯優勢:

1、有極強的核心競爭力:超強武力。

2、對皇帝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有保護皇帝的能力,也有摧毀皇帝的能力。

可能皇帝侍衛從底層一步步爬起來,他的背景也是不好的,但是他選擇的道路,註定了他的心性不同。

既然大家都是窮,甚至家破人亡,爲什麼你去做了太監,選擇放棄一個男人的尊嚴,而爲什麼我又能夠走上從軍報國的道路,選擇好男兒熱血洗沙場。

不可否認,人是有一種“志氣”在裏面的,有的時候,看人看得準,不是一個人的衣服多華麗,面容多秀麗,而是看心中的那股氣,那股氣決定了他會做什麼,變成什麼人,恰好,最會看人的,就是統治者們。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第2張

皇帝選禁軍侍衛,也只有着技巧的,比如出身卑微,但是經過奮鬥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比如被人打壓,有能力卻沒背景,大半生鬱郁不得志的,皇帝對於他們,捋毛也是要順着捋:你們的人生不如意,我來滿足你們。

提拔這等心腹,必須要施恩,常見的方式是“超格提拔”。

譬如清代的“帶刀侍衛”,最高級的可以做到“從一品”的官職,這個官職,封疆大吏總督看到了他要打招呼,巡撫甚至要行禮,地位堪稱極高,而站在帶刀侍衛的角度來講,這是讓他們“受寵若驚”的,因爲在他們看來,能和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平等相處,都是皇帝給的恩賜。

其實不止清代,歷史上的每朝每代,皇帝的近身侍衛,一定是官職很高,百官尊敬的,這是施恩手段,試想,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人,被皇帝用這種方式提拔厚待,得到了這種待遇,難道不會對皇帝死心塌地嗎。

因此才說,對待這一套選拔系統出來的人,必須要施恩,對於他們,要在恰當的時候給夠恩惠,那就比鞭策他們來得更實在,他們比起太監那種心氣早已經蕩然無存,只靠着狐假虎威過日子的人,有着更豐富的閱歷和磨難經驗。

那麼再從這個角度出發,皇帝把信得過的心腹侍衛帶進其他男人根本不可以進入的宮中,做什麼對策比較好呢?

第一個對策:把侍衛也淨身,保證後宮的純淨,堅決不相信侍衛的忠誠,相信人性的惡。

那麼得到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侍衛造反。

士可殺不可辱,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侍衛的經歷決定了他的心性,如果被人淨身了,動手的即便是天王老子都要反抗,這是他們的原則,同樣的,皇帝給夠了他們恩惠,皇帝的安危,就會成爲他們的原則。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第3張

第二個對策:相信侍衛,提醒侍衛不要越界,用恩惠加固忠誠。

這種方法,顯然是更好的,俗話也說,士爲知己者死,其實人性裏不全是惡,在有分寸的把握下,是能得到最真摯的人性的,比起困住這個世界上他最信任的人,不如建立原則,處理好帝王心術,才能得到更完整的人際。

而歷史也同樣告訴我們,即便是把太監淨身了,遇到了一些“異類”,皇帝一樣是受到後宮被穢亂的結果,這都不算輕的,更嚴重,皇帝自己都有被殺的危險。

比如著名的北魏宦官宗愛,他都敢連殺兩個皇帝,後宮已經被他視爲無物了,都敢對皇帝動手了,顯然就不是這套理論能夠束縛的人了,這樣的人,不管淨身還是不淨身,那都是危險的。

反而是禁軍侍衛這個羣體,造反的比例是極其地小,最高峯也就是五代時期,禁軍造反的多,但前提也是皇帝首先背信棄義,後周太祖郭威,就是因爲全家無故被殺才決定造反的,不是有意謀反的。

但這畢竟都是人性,朝廷會變,人也會變,因此到了明代的時候,皇帝開始學聰明瞭,朱元璋創造了錦衣衛,但錦衣衛也不是宦官,有風險,到了朱棣這裏,他直接就讓太監學功夫,創立東廠。

東廠的出現,可以說是“侍衛”革命。

古代太監和侍衛都在皇宮裏邊 侍衛爲什麼不需要淨身 第4張

既然誰都不敢信了,那還是迴歸信任太監,侍衛不就是比太監多出了武功高強嗎,帶兵打仗這種事情就不嚴格要求了,但最起碼,在宮裏的安全,可以不讓其他男人染指,全部交給太監。

東廠爲什麼出現?

那就是對錦衣衛進行牽制的,這也說明了,朱棣對錦衣衛經常進入宮中這件事情並不是很滿意,或許錦衣衛也沒有膽量做出穢亂後宮的事情,但是朱棣猜忌了,那就要做出對策,這是非常合理的應對方法。

從而打造出了“太監高手”的獨特文化。

只惋惜,東西廠這種制度,也就是明代皇帝情有獨鍾,到了清代,皇帝開始摒棄了這種制度,該什麼人做的事情,就讓什麼人做,御前帶刀侍衛,就選正兒八經的陽剛男子,這或許和清代的民族個性有關,對心腹是選擇信任的。

御前帶刀侍衛,也多用“上三旗”之人,甚至還是大量選用親戚,或者是侍衛世襲,清代因爲主導的民族特殊,使用的方法也特殊,同樣也很大程度決定了侍衛對於後宮是有安全性的,這種忠誠,是可以傳承的。

終大清一朝,也沒有發生什麼侍衛穢亂後宮的事情,所以這個問題,或許皇帝根本沒有太擔憂過,只是在於,皇帝對付這些人,帝王心術用得好不好的差別罷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