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這三位唐代詩人,分別有三種人生

這三位唐代詩人,分別有三種人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三位唐代詩人,分別有三種人生,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第1位詩人,李義琛。李義琛是初唐年間的人,他與弟弟李義琰家境貧苦,只好到姑姑家裏尋求生計。姑姑家裏也不富裕,還有一個表弟叫上德,與李家兄弟年紀相仿。

有一天,李義琛三兄弟來到潼關,遇到了鵝毛大雪,天氣極端寒冷。可是,由於三兄弟沒有錢,那些旅館都不肯讓三兄弟進店。

三兄弟被風雪吹得差點凍死了,真是感嘆:“世態炎涼,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可是,他們三兄弟卻遇到了好人。

這三位唐代詩人,分別有三種人生

當時有位咸陽商人,看到三兄弟可憐巴巴的樣子,於是出門對三兄弟說:“諸位小哥,如果不嫌棄的話,請到我的房間裏休息幾天,等風雪過了再說。”

李義琛感激不盡,總算能夠避過了風雪。就這樣呆了幾天,雪停了。李義琛與兩位兄弟商量:“人家商人對我們有情有義,我們雖然沒有錢,但是也要有所表示啊。這樣吧,我們把趕路的毛驢賣了,請這位恩人吃一頓好的,聊表心意。”

沒想到商人聽到了三兄弟的對話,不告而別,還留下了許多盤纏和留下一份書信,讓三兄弟好好用功。三兄弟感動不已,更加努力學習。

後來,在唐高祖武德五年,李義琛三兄弟全部中了進士。李義琛當官之後,念念不忘商人的恩情。他後來到咸陽當官,連忙把那位商人請來,請商人上了正堂。

本來商人在唐代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是李義琛感念商人的恩情,破格招待,可以說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寒門子弟了。作爲窮人,遇到咸陽商人這樣的事情,可謂是一件喜事。

第2位詩人,王播。王播是中晚唐時候的人物,他是唐穆宗時期的宰相,可謂權傾朝野。可是,王播小時候卻非常貧窮。

因爲窮得叮噹響,所以王播只能跑到揚州惠照寺木蘭院去混飯吃。和尚們也是嫌貧愛富,前幾天還能忍耐王播的蹭飯,過幾天就忍耐不住了。

所以和尚們想了一個計策。惠照寺的規矩是,寺裏鐘聲響了,代表食堂開飯了。爲了趕走王播,和尚們吃完飯後,才敲響寺裏的大鐘。

王播埋頭讀書,全靠鐘聲才知道吃飯的時間。結果現在鐘聲響起來,王播去食堂,才發現食堂里根本沒有飯了。王播無可奈何,只好黯然離開。

後來,王播科舉高中,成爲了大官。因緣際會,在24年之後,王播成爲了鎮守揚州的節度使。他想起過去的寒酸經歷,於是回到了惠照寺。

寺裏的和尚一個個全嚇呆了。要知道,當年很多人都欺負過王播呢!這可怎麼辦呢?和尚無計可施,只好死馬當活馬醫,找到了王播當年在寺裏題寫的詩詞,用碧綠的紗罩籠罩起來,以示尊重之意。

王播看到了這樣的場面,感嘆世態炎涼,回想過去因爲貧窮而受到的欺負,忍不住寫了兩首詩。第一首:“二十年前此院遊,木蘭花發院新修。而今再到行經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第二首:“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三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第一首還只是一種物是人非、舊地重遊的感慨。而第二首則相當犀利,說自己貧窮的時候,那真是十分寒酸,“三十年來塵撲面”,簡直是受夠苦頭。而自己當上大官之後,那些和尚們也變了面目,連過去的詩都這麼隆重對待。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也許,正因爲王播出身貧窮,他才能夠有志氣考上進士,纔有了後來的功名成就吧。

這三位唐代詩人,分別有三種人生 第2張

第3位詩人,韋昭度。韋昭度是晚唐時期的宰相,他小時候家裏也很窮,也選擇到寺廟裏混飯吃。

但是韋昭度的遭遇與王播是截然不同的。王播在寺廟裏受到了欺負和白眼,但是韋昭度卻得到了和尚們的尊敬和器重。

原來,當時有位淨光大師,擅長識別人才,他認爲韋昭度是一個大才,所以平時裏特別照顧韋昭度,不但帶着韋昭度出去化緣,更經常資助韋昭度。

雖然韋昭度很窮,但是他卻得到了關愛,感受到了溫暖。所以,韋昭度得以健康成長,最後終於考上進士,成爲了宰相,成爲晚唐歷史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