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西漢十一座陵墓,爲何漢文帝的霸陵兩千年後才被發現?

西漢十一座陵墓,爲何漢文帝的霸陵兩千年後才被發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十一座陵墓,爲什麼漢文帝的霸陵兩千年後才被發現?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2021年12月14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最後確認,漢文帝的霸陵在西安東郊白鹿原的西端,即“江村大墓”。這個新聞立刻引發衆多人的好奇,爲何漢文帝的霸陵位置在兩千年後才確認?

西漢王朝共有十一位皇帝,他們陵墓分別是:高皇帝劉邦——長陵、孝惠皇帝劉盈——安陵、孝文皇帝劉恆——霸陵、孝景皇帝劉啓——陽陵、孝武皇帝劉徹——茂陵、孝昭皇帝劉弗陵——平陵、孝宣皇帝劉詢——杜陵、孝元皇帝劉奭——渭陵、孝成皇帝劉驁——延陵、孝哀皇帝劉欣——義陵、孝平皇帝劉衎——康陵。

西漢十一座陵墓,爲何漢文帝的霸陵兩千年後才被發現?

陝西長安八水環繞,周圍有衆多的“塬”。塬即山崗上的平地。這是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臺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塬往往是風水寶地,關中人常說:“咸陽塬上埋皇上。”

這裏說的埋皇上,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西漢的帝王。西漢王朝強盛安定,雄霸四方,故而西漢帝陵修建,不僅規模龐大,氣勢宏偉,更是有大量的文臣武將及官府機構陪葬。

這次“江村大墓”最終被確定爲漢文帝霸陵,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在考古發掘中,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其中銅印印文有“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圍外藏坑應爲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

顯然,有這個資格的,自然是非皇帝莫屬了。由此,徹底否定了,原先人們認爲,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即今霸橋區席王街辦毛窯院村“鳳凰嘴”爲西漢文帝陵墓的觀點。這是,西漢十一位皇帝陵墓中最後確定墓葬了,整整晚了兩千多年。

“咸陽塬上埋皇上。”西漢王朝的十一位皇帝陵墓,分佈在渭水兩側,除漢文帝劉恆霸陵和漢宣帝劉詢杜陵,位於渭河以南西安市東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餘九位皇帝的墓葬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塬上。

如今,其他十位西漢皇帝的墓葬都弄清楚了位置,比如漢武帝的茂陵、漢宣帝劉詢杜陵等等。只有漢文帝的霸陵在千年之後,才得以最後確認。

這是怎麼回事呢?

西漢十一座陵墓,爲何漢文帝的霸陵兩千年後才被發現? 第2張

漢文帝劉恆,西漢第三位皇帝 ,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曾被封爲代王。他和漢景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其諡號孝文皇帝,陵墓爲霸陵。

劉恆的母親的經歷非常悲慘,他母親薄姬原爲魏王魏豹妾,結果魏豹附漢又叛漢,最後被漢將韓信、曹參所敗,後被處死。薄姬也成了俘虜,送入織室織布,算是皇宮中的紡織女工。後來,劉邦看到她很美麗,就納入後宮,卻不得寵幸。直到高祖四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邦聽到才召見了薄姬。這纔有了兒子劉恆。

不過,他們很少有機會見劉邦。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在親征平定代地諸侯陳豨的叛亂後,冊立八歲的劉恆爲代王 ,都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劉邦駕崩後,劉恆和母親就前往代國就藩。劉恆當了十五年的代王,他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由是大安。

當然了,在呂后獨霸的大環境下,他也不敢冒頭,只能悄沒聲息發展。西漢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后去世後,忠於劉邦的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皇孫朱虛侯劉章兄弟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最後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

劉恆入京之路也步步驚心。先是進行了占卜,得到了超級大吉----大橫。一路上,更是小心翼翼,不僅派他的舅舅薄昭,先行潛入長安打探消息。唯恐這是呂后的計謀。

到了距離長安五十里的地方,就不走了,派人接連探路,直到聽說丞相以下的官員都到渭水橋邊迎接。這纔有些放心。進了長安城,不敢去皇宮,先到代王府邸下榻。對唾手可得的皇位,更是五辭五讓,唯恐被呂后算計。

最後,又派人肅清了皇宮,確保萬無一失,這才入宮。文帝即位後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張武爲衛將軍和郎中令,負責守衛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可見,這是一位小心翼翼的皇帝,其處理國事也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儘量不擾民,以安定爲主。但是他也善於權謀,通過掌握軍隊,封賞功臣,寬儉待民、司法改革、鎮壓叛亂來穩住地位。

當然,後來處理賈誼的事情上,也暴露了他性格弱點,缺乏強勢。由於賈誼的突出才能,文帝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結果遭受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等的排擠。漢文帝也不能維護賈誼,反而逐漸疏遠。

劉恆四十七歲時,病逝,廟號爲太宗,諡號孝文皇帝,六月初七日,葬於霸陵。

漢文帝還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原來,漢文帝的大臣袁盎曾講過,一個故事,漢文帝在代國的時候,王太后病了三年,可是文帝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他親口所嘗的,就不能端給王太后。這就是, 後來二十四孝中的“親嘗湯藥”的來歷。

這樣一個節儉的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寢時,卻絲毫不節儉。最終,導致爲何漢文帝的霸陵是最後才確認的?

漢代帝王的陵墓多是埋葬之後,堆土成山,爲之封土。這樣修建的皇陵就很醒目。而漢文帝的陵墓卻不是這樣修建的,他選擇了一個更加奢侈的方法。

什麼方法呢?這就是鑿山爲宮,在山中挖墓穴,這樣花費很大,但防盜性能很好。

史書記載,霸陵“因山爲陵,不復起墳”,即依山鑿挖墓室,沒有封土,人們就不容易發現。據以前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爲玄宮,內部以石砌築,並有排水系統,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工程十分浩大。早在,2015年,陝西考古所就明確認爲漢文帝劉恆的霸陵位於“江村大墓”,屬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是在以前基礎上的進一步確認。人們對舊的鳳凰嘴陵墓研究認爲,至遲在晉代就遭到了盜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