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北齊的第一名將到底是誰?並不是高長恭

北齊的第一名將到底是誰?並不是高長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受時下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在很多人心目中,北齊的第一名將是蘭陵武王高長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有人把蘭陵武王高長恭吹噓成“北齊最後的支柱”,甚至吹牛不怕吹怕天,說高長恭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將”之一,地位與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等人並列。

高長恭自然是很能打的,《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裏面記載:“芒山之敗,長恭爲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

帶領五百騎殺入重圍,這份膽氣、這份狠勁,以及這份衝殺能力,自然是很牛叉的了。

單單憑這一戰的表現,高長恭也的確可以吹上一輩子了。

但是,無論是《北齊書·卷十一·列傳第三》還是《北史·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關於高長恭的戰績,就僅此一件,其他均乏善可陳。

由此可見,高長恭雖然能打,但只能算是衝鋒陷陣的猛將,遠不能與韓、衛、霍、李等名將相提並論。

宋徽宗建武廟祭祀古代七十二名將,韓、衛、霍、李等人都入廟從祀,高長恭卻未在其中。

北齊的第一名將到底是誰?並不是高長恭

這七十二名將中,南北朝佔了六席,北齊僅有斛律光一人上榜。

嚴格地說,斛律光和高長恭並不是同一代人,他比高長恭年長了26歲,他的父親斛律金是北齊高祖高歡座下第一大將,而高長恭是高歡的孫子。

公元537年,高歡與宇文泰在洛陽邙山交兵,高歡陷入重圍,形勢岌岌可危,正是斛律光的父親斛律金捨生忘死,爲高歡開路,最終潰圍而出。

公元546年,高歡率軍狂攻韋孝寬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歷時五十餘日,士卒戰死病死者七萬人,高歡心死如灰,三軍沮喪,士氣低落到了冰點。斛律金用鮮卑語高唱《敕勒歌》,穩定了軍心,大軍纔沒有發生潰亂,徐徐結陣而返。

不用說,斛律金當然也是一代名將,史稱其“性敦直,善騎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近”。

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斛律光更勝出乃父許多倍。

斛律身爲將門虎子,少工騎射,以武藝知名。

在十七歲那年,他首次跟隨父出征,初試鋒芒,出手不凡,一箭射落宇文泰的長史莫者暉,並將之擒獲馳歸。

高歡親睹這一過程,讚歎不已,大加嘉獎,擢升他爲都督。

斛律光陪伴高歡的長子高澄狩獵,看見一隻大鳥,雲表飛颺。

說時遲,那時快,斛律光引弓發矢,一箭正中其頸。

該鳥形如車輪,旋轉而下,至地,龐然一大雕也。

高澄取雕觀玩,深壯異焉。

丞相屬邢子高感嘆說:“此射鵰手也。”

斛律光是高澄的親信都督,人們從此都稱他爲“落雕都督”。

高澄原本已經做好了奪取東魏皇位的所有準備工作,卻在受禪前夕被人刺殺,其弟高洋繼承了他的事業,建立了北齊。

斛律光從而成爲了高洋最爲倚重的將領。

在北齊與北周爭鋒過程中,斛律光不負重望,率兵大敗北周的儀同王敬俊,奪取了北周的絳川、白馬、澮交、翼城等四戍,後來又陣斬北周開府曹回公,驚走北周柏谷城主帥薛禹,進取文侯鎮。

北周屢戰不勝,於是結好崛起於漠北的突厥汗國,與突厥共略北齊。

突厥於公元555年徹底消滅了柔然殘部,取代了柔然的地位,征服了契丹等部族,建立起了一個以鄂爾渾河上游爲中心,東起遼海(今遼河上游),西抵西海(今鹹海),南臨大漠,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的大汗國。

公元563年,北周與突厥的木杆可汗成功結盟。

北周兵分兩路,一路由柱國楊忠率領,經突厥由北往南攻;另一路由大將軍達奚武率領,由南向東北進攻,約定會師晉陽。

楊忠動作神速,自北而南,連續攻佔了二十幾座北齊城池,在陘嶺(今山西代縣西北)與木杆可汗的十萬突厥騎兵會合,從恆州(今山西大同)再分成三路大軍,氣勢洶洶地撲向晉陽。

北齊武成帝高湛率大軍從鄴城倍道兼程,趕往晉陽主持戰事,另派斛律光率三萬步騎兵往駐平陽(山西臨汾西南),抵擋達奚武。

可笑的是,達奚武聽說是斛律光來了,竟然不戰而走。

斛律光緊追不捨,追殺入周境,俘獲周軍二千餘人,大奏凱歌。

晉陽方面,由於木杆可汗出工不出力,楊忠孤軍失援,大敗而遁。

公元564年,北周當政的宇文護一怒之下,調集了長安二十四軍,以及各地軍隊,共二十多萬,出潼關伐齊。

北周分三路東進:中路由柱國大司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柱國庸國公可叱雄等人率領,衆稱十萬,直指洛陽;南路由大將軍權景宣統領,進圍懸瓠(今河南汝陽);北路由少師楊檦統領,攻打軹關(今河南濟源西)。

突厥的木杆可汗在晉陽吃了大虧,爲了重振威名,也整頓起十幾萬騎兵,侵入北齊長城,騷擾幽州、幷州。

北齊多處受敵,舉國大震。

當然,對北齊構成最大威脅的還是北周的中路大軍。

尉遲迥率領的北周中路大軍連戰連捷,一直殺到了洛陽城下,屯兵於邙山,日夜攻打,志在必得。

高湛派斛律光率騎五萬馳往赴擊。

小字輩高長恭就是在這場大戰中一戰成名的。

但是,高長恭只是這場大戰的配角,真正的主角還是斛律光。

斛律光披堅執銳,親自射殺了北周柱國庸國公可叱雄,揮軍掩殺,收割了周軍三千多顆首級,一直逐殺到三十里之外。

北周尉遲迥、宇文憲倖免保住小命逃脫,軍械、器甲、輜重丟棄殆盡。

聽說高湛要親臨洛陽策勳頒賞,斛律光命人將斬獲的周軍屍體堆成京觀。

高湛睹京觀而稱善,封斛律光爲冠軍縣公,遷太尉。

這次邙山之戰是高長恭事業的頂點,但對斛律光而言,還遠遠不是。

北周經過邙山之敗,仍不肯服輸,於公元567年再次圍攻洛陽,阻斷齊軍糧道。

北齊後主高緯命斛律光率步騎三萬前往接戰。

斛律光軍至定隴,與北周張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樑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樑景興率領的諸軍相遇。

斛律光擐甲執銳,身先士卒,鋒刃相交,大敗周軍,斬首兩千多級。

斛律光引軍再到宜陽,與周齊國公宇文憲、申國公拓跋顯敬相峙百日有餘,最後大敗宇文憲軍,俘虜其開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韓延等人,斬首三百多級。

宇文憲趁斛律光還軍,命宇文桀、大將軍中部公樑洛都與樑景興、樑士彥等三萬步騎迂迴到其前面攔擊。

斛律光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在鹿盧交陣斬樑景興,獲馬千匹,興盡而歸。

該年年底,斛律光率步騎五萬在玉壁營築了華谷、龍門二城,與宇文憲、拓跋顯敬相持。

面對強大的斛律光,宇文憲變乖了,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斛律光趁機進圍定陽,修築起南汾城,置州設郡以逼迫北周。

一時間,胡、漢民衆前來歸附有萬餘戶。

公元571年,斛律光得寸進尺,率衆築平隴、衛壁、統戎等鎮、戍十三所。

北周方面再也坐不住了,派柱國木包罕公普屯威、柱國韋孝寬率步騎萬餘進攻平隴。

斛律光與之激戰於汾水之北,大敗周軍,俘斬千計。

隨後,斛律光又率五萬步騎沿平陽道進攻姚襄、白亭等城戍,攻無不克,俘虜城主、儀同、大都督等九人,斬殺和捕獲數千士卒。

作爲迴應,北周方面派其柱國紇幹廣略圍攻宜陽。

斛律光率五萬步騎往救,在城下大破周軍,並乘勝追擊,奪取了北周建安等四戍,俘獲周軍千餘人。

這樣,在北周人的心目中,斛律光儼然成爲了一座不可戰勝的戰神。

北周名將韋孝寬深忌斛律光之英勇,決定實施反間計以除之。

他製造謠言,編成兒歌,其中有“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等句。

斛律光表字明月,這“明月照長安”中的“明月”,和“槲樹不扶自豎”的“槲”,指的都是他。

北齊後主高緯昏庸,猜疑心重,果然中計,將斛律光殺害。

時年爲北齊武平三年,即公元572年,斛律光該年五十八歲。

補充一下,這一年,高長恭被任命爲大司馬,但他在次年也被高緯殺害了。

北齊的第一名將到底是誰?並不是高長恭 第2張

斛律光的死訊傳到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大喜過望,下令赦免國內所有的罪犯,讓國人都來分享他的快樂。

北周平滅北齊後,宇文邕追贈斛律光爲上柱國、崇國公,指着詔書對一衆文臣武將說:“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唐建中三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爲他們設廟享奠,“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赫然位居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爲古代七十二位名將設廟,斛律光和手下敗將宇文憲、韋孝寬均在其中。

最後說一下,北齊文宣帝高洋後期患上了精神病,肆意殺人,曾經騎馬執矛,三次要刺斛律光的父親斛律金。斛律金巋然不動,一腔正氣震懾着了高洋。高洋三次都不敢將矛刺出。

後主高緯要殺斛律光,卻下得了狠手。

他單傳斛律光進宮來見,讓被後世稱爲“北齊第一御用殺手”的衛士劉桃枝埋伏在涼風堂,持錘從其背後下手。

斛律光在跪拜高緯時,後腦中了劉桃枝砸來的一錘,強支不倒,回首嗔目喝道:“桃枝常爲如此事。我不負國家。”

劉桃枝聽了,勢如瘋狗,嗷嗷狂叫,招呼上另外三個大力士,以弓弦其頸,拉而殺之。

嗚呼,一代名將,就這樣死於屑小之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