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三國中最被低估的謀士:魯肅是個怎樣的人?

三國中最被低估的謀士:魯肅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被描述成一個才能平庸的老好人形象,諸葛亮替劉備謀取荊州,直至有借無還,都離不開魯肅的助攻,除了力排衆議支持聯合劉備抵抗曹操以及說服孫權借出荊州以外,就沒什麼貢獻了。魯肅可謂是隆中對提到的“東和孫權”的關鍵人物,他對劉備集團的貢獻似乎大於對孫權集團的貢獻,演義中,魯肅甚至有通敵的嫌疑,就知道幫着諸葛亮說話,不考慮東吳利益,然而歷史上,魯肅的表現真的如此差勁麼?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魯肅的評價是這樣的:

少有壯節,好爲奇計。家富於財,性好施與。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羣桀,新蕩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魯肅建獨斷之明,出衆人之表,實奇才也。——三國志

三國中最被低估的謀士:魯肅是個怎樣的人?

魯肅的戰略觀

魯肅爲人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當初周瑜缺糧,魯肅把家裏一半的糧食贈送給了他,周瑜與魯肅因此成爲莫逆之交。後來周瑜將魯肅推薦給了孫權,孫權和魯肅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這一年是建安5年(公元200年),這時候諸葛亮還在隆中種田,距離隆中對問世還有8年,魯肅初見孫權,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爲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爲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孫權聽魯肅這樣一說,自然很是高興,魯肅的塌上策對於江東孫氏的意義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對於劉備集團的意義,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很多共同點:

其一:魯肅和諸葛亮都認爲曹操不可卒除。特別說明一點,官渡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建安四年六月到建安五年十月,所以魯肅提出榻上策時期,曹操和袁紹尚未分出勝負。即使官渡之戰結束,袁紹只是兵力損失大,卻依舊雄踞北方四州,實力依然在曹操之上。魯肅在這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袁紹不是曹操的對手,江東以後的敵人只能是曹操。而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成爲遠遠強於其他諸侯的勢力,以劉備那點兵力地盤,不可與曹操爭鋒,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了。所以從這點看,魯肅提出榻上策的難度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高。

其二:魯肅和諸葛亮都想奪取荊州。荊州人才濟濟,資源豐富,劉表帶甲十萬,表面看起來,荊州劉表的實力很強,並不是隨便就能吞併的弱小勢力,然而諸葛亮和孫權都認爲“其主不能守”,不把劉表放在眼裏。魯肅和諸葛亮看人的水平還是很高的,劉表雖然帶甲十王萬,確是守成之主,毫無進取之心,而且還寵幸妾室,害的長子劉琦不能繼承荊州。雖然荊州人才濟濟,卻不能重用,成爲了魯肅和諸葛亮第一個目標。

魯肅的大局觀

魯肅的“竟長江所極”和諸葛亮的“跨有荊、益”其實是相互矛盾的,因爲無論是“竟長江所極”還是“跨有荊、益”,都必須得到荊州,當面臨共同的敵人曹操的·威脅之時,魯肅主動調整戰略方針,說服孫權借出南郡給劉備共同抵抗曹操。爲了“連劉抗曹”的大局,魯肅主動放棄“竟長江所極”這是難得可貴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