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爲何說東林黨不如魏公公,背後原因是什麼?

爲何說東林黨不如魏公公,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明亡於黨爭,這句話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爲看明朝歷史特別是內閣首輔這個職位,很少是順利下臺,無非是被這個打壓下去,另一個上位,另一個又被打壓下去,再一個上位,都是拉幫結派,力主自己能夠爬到更高的位置,獲得更大的權力罷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臣們忙於爭權奪利,忙於朋黨爭鬥,自然而然的也就荒廢了朝政,都忙着爭權奪利,那裏還有功夫管老百姓的死後,特別是明後期,天啓時期以魏忠賢爲首的“閹黨”和江南士大夫自認爲“清流”文官組成的東林黨人爭鬥最爲激烈。

現在網上針對於明亡是東林黨害的還是閹黨害的爭論不休,不論是支持哪一方都感覺這兩個朋黨的人士都是深明大義,不可多得的人才,並且能夠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一樣。其實呢?並不是這個樣子,這兩撥人只不過是人多會掐架而已。

雖然當時明朝的朝廷分爲很多朋黨,但是大體可以列爲東林黨和閹黨兩撥人,因爲當時的不論是楚黨還是浙黨,這些人不是依附東林,就是依附魏忠賢,所以這些人就不單獨敘述,都歸類於閹黨。

如果說這兩撥人爲什麼爭鬥,那麼就要從接受文化程度和身體的完整性來說,東林黨人當官的途徑是,十年寒窗苦讀之後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才金榜題名,然後從七品小官一步步往上爬,運氣好的幾十年後能夠走到內閣大臣,做到位極人臣,相當辛苦。

而閹黨大部分人也都是這樣過來的,除了魏忠賢等殘疾人士,是靠着皇帝的寵信一飛沖天,其他沒有勇氣自宮的官員也是要走跟東林黨人相同的路徑,也是非常辛苦,只不過最後看是誰的人當老大誰就能爬得快而已。

爲何說東林黨不如魏公公,背後原因是什麼?

並且閹黨首領魏忠賢又是個殘疾人,並且還是個沒有讀過書的人,這就讓自詡“清流”的東林黨人相當不爽,古代對於身體殘缺不全的人還是比較歧視的,特別是太監這種皇帝的家奴,更是不看在眼裏,誰要是和太監相交,那無異於自取其辱。

就這樣你看我不爽,我看你不爽,兩撥人就打了起來,爲什麼打架,原因筆者認爲有三點:權力、錢財、面子。權力是自己的權力,錢財是自己的錢財,面子是自己的面子,所以這兩撥人的爭鬥完全就是爲了私利而已。

都是爲了私立,無人站在國家大義之下,那麼這兩撥人也就是半斤八兩。爲什麼筆者說都是爲了私利呢?那麼都爲了私利,國家誰來管?國家是皇帝的,又不是太監跟大臣的,當時的皇帝都不管誰管?先管好自己就好了。

如果說東林黨或者閹黨是爲了國家,那就太扯了,要是爲了國家,東林黨大部分人爲啥不殉國,閹黨大部分人爲啥不戰死,都爲啥要投靠起義軍,投靠清軍,還不都是爲了自己的高官厚祿,怕自己沒命享福。

在崇禎上位,清算閹黨的時候,東林黨人錢嘉徵上書崇禎列舉魏忠賢十大罪狀,內容如下:一併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功,九脧民,十通關節。

這十大罪狀之中,無非就是說魏忠賢貪贓枉法,藐視皇家,中飽私囊,胡亂加官進爵,然後使得農民民不聊生,該死。看這十條罪狀,魏忠賢確實該死,但是有沒有發現,這十條罪狀沒有一條危害國家完全,都是爲了自己的私利。

再回頭在看東林黨人在與閹黨鬥爭得到勝利之後的舉措,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或降低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也就是說商人不應該納稅,所有的稅收都應該來自於農民。明朝的農民苦啊,崇禎時期的農民更苦。

這個稅收取消之後,“士農工商”四民,一個領工資的士需要農民養活,工商不要納稅也要農民養活,就是等於把國家的一切全部都壓在了農民的肩膀上。但是呢農民還是土地佔有量最少的人。

爲何說東林黨不如魏公公,背後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土地佔有量最大的屬於誰?士和商是當時土地佔有最大的人,因爲中國古代人對土地有着無比的熱衷感情,家中有糧萬事不慌。士大夫代表就是官員,官員不納稅還拿工資,並且因爲特殊待遇手底下還有很多不要納稅的地主階層投靠,之後每個人手底下都有大片的土地。

商人有錢,政府有不收稅,除了給官員上貢之外,剩下的錢做什麼,買地。所以從崇禎上臺廢除工商稅之後農民起義從天啓八年的小打小鬧,變成了席捲天下之勢,老百姓沒法活了,沒有地還得交稅,東林黨有地有錢就是不納稅,還從國家稅收扣錢。

所以爲啥明末的錢謙益有錢“金屋藏嬌”柳如是,不用納稅,種地也是賺,做生意也是賺,海外貿易還是賺,怎麼可能沒有錢。錢到了士和商手中,肥了江南士大夫,苦了農民,所以東林黨的這一政策也是明朝亡國的根本。

其他的什麼比如東林黨那幾個大漢奸筆者就不說了,因爲閹黨同樣出漢奸,也同樣有殉國的人,所以就不提後面。以上可以看出東林黨和魏忠賢閹黨的鬥爭,完全就是爲自己謀取私利的鬥爭,所以半斤八兩,各有千秋,結局就是崇禎上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