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裴潛歷仕三朝,爲何自己的兄弟卻窮的只能務農?

裴潛歷仕三朝,爲何自己的兄弟卻窮的只能務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裴潛,字文行,生年不詳,卒於魏齊王曹芳正始五年(244年),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從魏太祖曹操至魏明帝曹叡,他歷仕三朝,先後任丞相府參知軍事,郡守、州刺史,典農中郎將、大司農、尚書令等職,身封兩侯,是曹魏政權中頗具謀略的朝臣和治績顯着的地方官。

裴氏爲河東着姓,裴潛之先祖裴遵,於後漢初隨光武帝劉秀平定隴、蜀,居於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於東漢安帝,順帝之間遷於聞喜。其父裴茂在漢靈帝時歷任郡守、尚書, 亦被封侯。

漢末,中原喪亂,而地處長江中上游的荊州卻比較安寧,許多中原士人爲躲避戰爭,遊集於此,以觀時變。青年時期的裴潛,也隨中原士人一起避亂於荊州,同在那裏的王粲、司馬芝等人經常談論學問,議論政事,很受荊州刺史劉表的器重和優待。然而,裴潛對劉表的政治才幹卻頗不以爲然。他認爲劉表雖據荊州有利之地,並常以周文王自許,準備收拾天下殘局, 繼承漢統,但他柔弱寡斷,不具霸王之才。因此,他很快離開荊州,遠適長沙。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前,劉琮舉荊州全境降曹,避亂此地的中原士人多被曹操錄用。裴潛也歸了曹營,始爲丞相府參知軍事,繼爲縣令及政府主管糧食的屬吏。

裴潛歷仕三朝,爲何自己的兄弟卻窮的只能務農?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代郡烏桓部族首領自稱單于,反對統領他們的漢族官吏,爲亂地方,郡守不能治。於是,曹操派裴潛出領代郡太守。其時,代郡烏桓有萬騎精兵,勢力相當強大,但裴潛深信,只要處理合理,就可使—觸即發的民族矛盾平息下來。因此,他拒絕曹操要他率重兵前去鎮壓的主張,隻身至代。烏桓衆族看到新郡守不帶一兵一卒,對他們依舊信任, 表示歡迎。由於裴潛的安撫,烏桓族人將虜掠的財產、婦女、兵器等交給漢族百姓。對於那些刻薄、搜刮少數民族的漢族官吏,裴潛給以嚴厲打擊, 一郡爲之震動, 一場混亂得到平息。

代郡是曹魏的北邊要塞,也是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發展與鞏固這裏的民族團結,尊重少數民族的利益,就成爲治理這一地區的核心。裴潛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並能正確處理民族矛盾,使境內漢族與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他在郡3年,治績顯着,受到曹操的稱讚。

裴潛歷仕三朝,爲何自己的兄弟卻窮的只能務農? 第2張

裴潛不僅善於治政,而且統軍率士,也有一定方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身自由。同時,也促進了屯田區內文化事業的興辦,爲國家擴大了選拔人才的範圍。

魏明帝時,裴潛由河南府尹轉升太尉,大司農,尚書令,位至光祿大夫。此時,他已是曹魏政權中的老臣,頗有威信。以其在政府中的威望,魏明帝爲了整肅吏治,讓他制定了各級官吏的考覈制度。這個制度仿照西漢州刺史糾察官吏的六條原則,提出各級官吏的考覈標準,簡便易行、頗見成效。

裴潛歷仕三朝,始終清廉自潔,不以高官顯位謀取特權。他多次調遷,從未帶過妻室。他的妻子生活貧困,以編織壁障爲生,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簡樸。他在兗州任上所用的木牀,至他離任時巳破爛不堪,只好掛在屋裏的柱子上。他出入京師,從不乘坐華麗的官車,而只坐僅能擋風雨的“ 車”。他的兄弟居家務農,亦都十分節儉。他的清廉自潔,在當時就受到人們的讚美。,劉備的荊州守將關羽北上包圍丁曹操的江北重鎮樊城和襄陽,爲了解救襄、樊之圍,曹操調集地方軍,並親臨前線指揮。時裴潛任兗州刺史,也率軍前往增援。各地大軍集結於汝水北岸之糜陂(今河南郯縣北),兗州的軍隊部伍齊整,威嚴肅靜,曹操檢閱部隊,深爲歎服,誇讚裴潛治軍有方,並給以賞賜。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裴潛任散騎常侍,負責規諫,不久,出任魏郡典農中郎將。

曹魏的屯田包括軍屯和民屯,民屯佔主要地位,它是以招募組織流民施行的,其組織形式是軍事制度。因此,無論屯田部民還是下級官吏,基本沒有進身之路。當大規模的戰爭基本結束,部民也逐漸在屯田地區內定居下來。這種軍事性的組織形式已不能調動部民的生產積極性,管理屯田的下級官吏也因無進身之門而逐漸怠惰。根據這種情況,裴潛上奏魏文帝,建議仿照郡國九品中正制,在屯田區內實行自下而上推薦選拔官吏的貢舉制度。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使貢舉制在各個屯田區內推行開來。貢舉制的實行,使部民逐漸從長期的兵營生活中解脫出來,獲得了人身自由。同時,也促進了屯田區內文化事業的興辦,爲國家擴大了選拔人才的範圍。

魏明帝時,裴潛由河南府尹轉升太尉,大司農,尚書令,位至光祿大夫。此時,他已是曹魏政權中的老臣,頗有威信。以其在政府中的威望,魏明帝爲了整肅吏治,讓他制定了各級官吏的考覈制度。這個制度仿照西漢州刺史糾察官吏的六條原則,提出各級官吏的考覈標準,簡便易行、頗見成效。

裴潛歷仕三朝,始終清廉自潔,不以高官顯位謀取特權。他多次調遷,從未帶過妻室。他的妻子生活貧困,以編織壁障爲生,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簡樸。他在兗州任上所用的木牀,至他離任時巳破爛不堪,只好掛在屋裏的柱子上。他出入京師,從不乘坐華麗的官車,而只坐僅能擋風雨的“ 車”。他的兄弟居家務農,亦都十分節儉。他的清廉自潔,在當時就受到人們的讚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