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孫紹並沒有繼承父親孫策的王位,那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孫紹並沒有繼承父親孫策的王位,那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羣雄並起,不少豪傑趁此打下一份基業。東吳正是憑藉孫堅孫策兩代人的四處征戰逐漸壯大,然而正當孫策躊躇滿志想要一展抱負時,卻遇刺身亡。孫策臨死前,將打下的基業盡數交於孫權。雖有打仗親兄弟之說,但畢竟親疏有別,比起兄弟,還是兒子更近一步。

那麼,孫策爲何捨棄兒子孫紹,反而傳位於孫權呢?其子孫紹最終下場如何?

劉禪如此愚鈍不堪,劉備尚且傳位於他。雖說白帝城託孤時,劉備曾對諸葛亮直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禪平庸,人盡皆知,劉備此言,不過是爲了讓諸葛亮輔佐地更爲盡心盡力罷了,何嘗真的願丞相取而代之呢?相較之下,孫策如此行事似乎過於大方而不合情理。事實上,孫策深謀遠慮,傳位於孫權在當時確實是上佳之選。

首先,孫權其人有勇有謀,善於用兵又知人善任,確有帝王之資質。

孫堅在奉命征討劉表時戰死,彼時,孫策十七歲,而孫權僅九歲。孫策素有大志,又爲父報仇心切,很快發展起自己的勢力,在江東小有名望。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弟弟會湮沒在兄長光環下,難以有所成就,但孫權顯然不在其列。

孫紹並沒有繼承父親孫策的王位,那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孫權在年少時便崇尚俠義,常常蓄養能人賢士,其聲名甚至不在父兄之下。孫策在處理政事時並不避諱孫權,孫權對這些事情的見解都很高明,孫策常常自嘆不如。孫策宴請賓客時,屢次對孫權說,這些人以後將會是他的部下

由此可見,孫策傳位孫權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爲孫權能力折服而早有想法。事實證明,後來孫權也確實將東吳發展得很好。

其次,孫策當時確有一子,名爲孫紹,但太過年幼而難以服衆。

孫策去世時,年僅二十六歲,而其子孫紹的年齡不詳。不過,我們可以推測,即使孫策十五歲便有了長子孫紹,此時他也不過十二歲,而此時的孫權已經十九歲,將近弱冠之年。孫權接替孫策位置時並非一帆風順,儘管有周瑜、張昭等人的支持,想要安定住局勢還是頗有難度。當時的廬州太守公開反叛,而廬陵太守則通敵曹操,更有企圖奪權的東吳宗室孫暠和虎視眈眈的山越數萬人。孫權先是率兵滅掉了廬州太守李術並收服其部下,後有滅掉了六千山越人。與此同時,孫權開始廣泛地招賢納士。如此一番動作,江南局勢纔算安定,孫權安定局勢尚且不易,何況年幼的孫紹?

孫策本意便是想成就一番事業,爲保住江東,他願意傳位給賢能的孫權而非關係更親近的兒子。

孫策舉家遷到江都時,曾和名士張紘數次探討天下大勢,並且表達出想要幹出一番事業的志向。張紘爲其所打動,建議孫策南渡,並且願意帶好友助他一臂之力。由此可見,孫策的所有行動都是在建立功業的基礎上。孫策臨死前,曾囑託部下,現今中原大亂,但江東兵衆,地勢又險固,可坐山觀虎鬥。他又囑託孫權,說爭衡天下,孫權不如自己。但保守江東,自己不如孫權。孫策的囑託字字句句皆是希望保住江東的功業,如此看來,他傳位給孫權也是出於自己的志向。

當然,孫權能繼位,也與當時的大勢和朝臣的支持分不開。

朝夕萬變的局勢不可能等一個稚子成熟,即使孫紹上位也很有可能成爲他人傀儡。而當時,臣子們朝秦暮楚之事時有發生,呂布就曾數易其主。在這種亂世,更講究的是識時務者爲俊傑,而不是從一而終。若是衆部下從孫紹身上看不到未來,也遲早會各奔前程。

如此,不僅孫紹會衆叛親離甚至被害,江東也會四分五裂,如此來看,還不如傳位給孫權。

孫紹作爲孫策兒子,曾有機會成爲江東之主,最終卻是淪爲"庸才"。在史書中,關於孫紹的記載極其之少,只是記載了他曾被封爲吳侯,後又被改封爲上虞侯。這樣看來,似乎孫紹的待遇不錯。表面上確實是榮華富貴,但是孫紹沒有官位,又沒有兵馬,可以說是一點實權也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孫紹想要建功立業,無異於是癡人說夢,也只能"淪爲庸才"了,而他的兒子孫奉也因爲被孫權的孫子孫皓猜忌而被殺。

孫紹並沒有繼承父親孫策的王位,那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第2張

孫策傳位給孫權,從某種層面上說,確實保全了江東,也保住了自己的兒子孫紹。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孫策也堵住了孫紹的建功立業之路。孫策預料到了孫權可以護住江東,但是忘卻了權力面前人心總是難以捉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