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盤點那些在古代是奢侈品,而在現代卻是很常見的東西

盤點那些在古代是奢侈品,而在現代卻是很常見的東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這類今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古代奢侈品”,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一樣“家常菜”:韭菜。

雖然今天的“割韭菜”,還衍生出一些趣味意思。但放在生產條件有限的古代,“吃韭菜”卻曾是標準的財富象徵。雖然從西周年間起,中國人就開始種植韭菜,但產量一直有限。放在祭祀等典禮上,更是必備名貴菜品。“冬天吃韭菜”更曾是權貴專享。比如西晉著名“大富豪”石崇,就在嚴冬裏大吃韭菜“炫富”,沒多久還被人掀了底:他吃的哪是韭菜?明明就是韭菜根拌麥苗。能和西晉皇家“鬥富”的石崇,冬季也只能吃“冒牌韭菜”。

哪怕到了一兩個世紀後的北齊年間,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嬪妃驕奢淫逸,其“歲費萬金”的奢靡表現,也不過是在“寒月”裏天天吃韭菜。發展到清初,隨着溫室栽培技術的提高,北京等大城市裏的富戶們,也憑着“地窖火炕”培養出新鮮韭黃。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冬天吃口韭菜還是不容易,以清代《燕京雜記》形容“其價亦不賤”。乾隆皇帝也喜歡在冬天把韭菜切成細絲,就着黃酒吃一頓。這天天“韭菜就酒”,就是皇家待遇。

與韭菜有類似“奢靡”意思的,那就是西瓜。

倘若倒退一千來年,做個“吃瓜羣衆”絕不是件容易事。宋朝以前,中國的西瓜種植,主要集中在西域地區,想吃瓜就要西出陽關。遼金年間時,西瓜種植才陸續普及到中原地區,但元代時的西瓜,依然屬於宮廷宴會珍品。元朝宮廷每年端午節節慶上,中政院等衙門都要給宮廷進獻“甜瓜、西瓜等”。可見其當時之珍貴。

盤點那些在古代是奢侈品,而在現代卻是很常見的東西

直到明朝年間時,經過明初朱元璋的鐵腕農業改革,在全國範圍強行推廣瓜果種植與農業技術,西瓜的種植,才遍佈了中國大江南北,甚至“上至禁園,下至鄉圃”,都有大量種植。這個昔日的“宮廷奢侈品”,成了老百姓“夏季消暑必備”。就連明代火爆市井的通俗演義小說裏,“送西瓜”“吃西瓜”的橋段也大量出現。比如《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就變成西瓜鑽進黃眉老祖肚子裏,笑噴多少吃瓜羣衆。

比起這名貴一時的西瓜來,另一樣曾擁有“奢侈專享”身份的食物,就是螃蟹。

不過螃蟹的情況,還有些特殊。在古代年間,放在產地螃蟹並不貴。比如北宋年間,在產螃蟹的浙江廣東沿海,能賣到一文錢兩隻。但由於交通限制,倒賣到汴京城的活螃蟹,就是一貫錢一隻。要知道,在“優待文官”的北宋,知縣的月薪也不過12貫錢。宋仁宗曾經一頓飯吃了二十八隻螃蟹,等於知縣兩個多月工資沒了。得知“市場價”後,這位素來標榜節儉的“仁君”,當場心疼得不行。

而發展到明代年間時,螃蟹的“高身價”,也一度沒有變。直到萬曆皇帝剛親政時,以明朝學者謝肇淛的感慨說,當時北京城的集市上,基本只有雞鴨鵝,別說螃蟹,有條魚都是“稀品”。但不到二十年時間,北京集市上卻充斥着大量螃蟹,價格竟比豬肉還便宜。買得起豬肉的老百姓,有點閒錢都能嚐個鮮。

如此奇景,一來是因爲明代城市經濟發達,特別是明朝中期起,北京等大城市“副食品消費”也火熱。明朝大學士于慎行就嘆息說,北京城裏賣肉賣醬的小販,都有人坐擁“千萬之資”。比這位“窮閣老”還有錢。螃蟹貿易當然也就更火爆。二來就因明朝發達的交通,單是毗鄰京城的山東省,水路就有“大運河”“大小清河”“膠萊運河”等多條。原本北方罕見的螃蟹,沿着這些線路每年源源不斷運入京城,終於叫螃蟹變成“親民價”。

螃蟹身價變動的背後,恰恰是古代中國生產發展與經濟版圖變動,無比直觀的縮影。

而在食材裏,要論最長期“硬通貨”的,那還要屬胡椒。作爲“舶來品”,胡椒在漢代時傳入中國,但一直都是做藥材,唐代時才變成食材,價格卻是無比昂貴。往往只有在“貴人御饌”時,纔會用胡椒給“胡食”調味。“胡椒八百石”在長安市井俚語裏,也專用調侃別人有錢。而放在同時期的歐洲,胡椒更是直接當錢用,歐洲商船購買貨物,常直接用胡椒來支付,就連裝胡椒的“胡椒包”,都被叫做錢包。

所以說,今天吃貨們在燒烤攤上那樣“大把灑胡椒麪”的一幕,放在古代,那就是撒錢。

直到明代隆慶開關,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紅紅火火,熱賣國際市場的中國絲綢瓷器,換來大量東南亞胡椒,海南雲南等地也大量種植胡椒,胡椒的價格才漸漸“壓下來”。以李時珍的話說,唐宋年間貴族專享的胡椒,16世紀末時已“今遍中國食品,爲日用之物也”。當然那時價格也不低。比如明代小說《金瓶梅》裏的李瓶兒,改嫁西門慶時的陪嫁裏,就有“八十斤胡椒”——實實在在一大筆錢。

說過了幾樣“吃”的東西,再看看“用”的。要論其中的“中國古代奢侈品”,首推就是香皂。

香皂,放中國古代叫“澡豆”,那可不是現代的“化學香皂”。那時的“澡豆”,是用洗乾淨的豬胰臟磨成糊糊,再加上豆粉與各種香料配置而成。看上去像豆子,聞起來香氣撲鼻。不看繁瑣製作過程,單看這幾個材料,就知在古代價格不菲。魏晉南北朝時,“澡豆”就是皇家專用。士族出身的東晉梟雄王敦娶了公主,新婚夜被要求用澡豆洗手,他竟不認識這玩意,誤以爲是洞房前的小甜點,當場拿起來吃個精光。

盤點那些在古代是奢侈品,而在現代卻是很常見的東西 第2張

連王敦都不認識,可知這“古代香皂”有多金貴。

到了明清年間時,“澡豆”又被叫做“胰子”,應用也更廣。北京的“合香樓”“花漢衝”等店鋪,都以經營“胰子”出名。可顧客也多是有錢大戶人家。普通老百姓呢?以《本草綱目》等典籍介紹,洗滌基本還是用石鹼。

比起這類“誤當甜點”的日用品來,另一件生活用品,放在古代也曾是高門檻:紙。

雖然漢代時,中國就發明了造紙術,紙的出現也降低了書寫的成本。但紙的價格,其實也不便宜。比如在宋代,對於那些享受高工資的士大夫們來說,“用紙”都是個費錢事兒。愛喝酒的歐陽修就嘆息說:“學書費紙,尤勝飲酒費錢”。宋朝曾有個叫張文正的書法票友,竟把自己三百萬家產變賣了買紙。還有宋朝人寫詩感慨“使紙如使水”。這紙,真用不起。

一直到明初時,用紙都不是便宜事兒: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國子監學生用的課本和習字用紙,每個月都要一張張回收。敢亂扔紙?最輕也是捱打。“仁宣之治”時明朝皇宮放鞭炮,造鞭炮禮花都不許用新紙,舊紙都得省着用——因爲太貴了。

但明朝造紙技術的發展,終於令紙的產量質量,從15世紀末起大幅度提升,江西浙江等地都成了造紙重鎮,物美價廉的紙張陸續涌現。明朝的“宮廷禮花”,弘治年間起全用新紙製作,而且從此造多少管夠,每年春節都絢麗無比。精美的紙製賀卡,也成了明朝人往來饋贈時的必備。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會像明初一樣,因爲“亂用紙”捱打:兩千張“臺連紙”的價格在16世紀時,只相當於一匹麻布。五十張“毛邊紙”能換一斤香油。明清年間,如果有哪位讀書人像宋朝人那樣,哀嘆自己“用不起紙”?鐵定會惹來鬨堂大笑。明清年間發達的圖書業與繁榮的文化,這“不斷跌價”的紙,就是默默助力。

甚至,親民的中國紙,也惹來外國人的羨慕。當時的歐洲造紙業,只能生產粗硬的草紙。所以從十六世紀中葉起,西班牙等國就開始進口中國紙,比如“親民價”的中國壁紙,就曾在歐洲引發高價哄搶,長期屬於貴族專用。

到18世紀時,法國人腦子更活絡了:買不如造嘛。清朝乾隆年間,法國財政大臣杜爾果,專門給傳教士下任務,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搬運”來中國的造紙術。歐洲造紙業才從此大量造出了精美的白紙。昔日昂貴的中國紙,也終於在歐洲“親民”了。參考接下來歐洲工業革命紅紅火火的景象,看似不起眼的“中國紙”,意義同樣不小。這從“奢侈品”到“中外日用品”的過程,見證了產業革新的意義,又有多少發展回味在其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