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和珅曾經提了一個意見,乾隆差點殺了他

和珅曾經提了一個意見,乾隆差點殺了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朝皇帝數次封閉海岸線(康熙實行過“一口通商”,僅留下一個海岸通道對外貿易,但時間並不久),雖不是徹底封閉,但依舊對中外交流造成極大影響。乾隆在位時做的最狠,是將整個國家封閉,完成內部的自給自足,僅在1757年確立“廣州十三行”這一處對外的通商口岸(乾隆“一口通商”,從1757持續到1842年,直到《南京條約》建立而廢止)。這唯一倖存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爲內外商人交易的唯一通道。

乾隆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因爲有足夠的資本,當時外國人垂涎國內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奢侈品,然而國內對於洋人的玩意需求卻很少。清朝的小農經濟足夠完成內部消化,並不太需要外國的東西。

那麼爲什麼封閉所有通商口岸,卻獨留一個廣州十三行?看看接管此處的官員是誰就知道——和珅!

和珅曾經提了一個意見,乾隆差點殺了他

和珅是滿清第一大貪官,也是乾隆身邊第一紅人。和珅之貪是古來少有,然而和珅的貪並非只是爲自己,更多的還是充當了乾隆的“錢袋子”。乾隆“十大功績”中的屢次對外出徵,最慘烈的一次舉國攻打大小金川。其中所消耗的錢財從哪裏來?要不是和珅幫忙找錢,乾隆有什麼資本做這些事?

另外多次下江南巡遊、全國性的免除賦稅,要不是和珅令國庫充盈,乾隆又哪裏做得到?然而百姓卻念乾隆好,反罵和珅貪,不知誰纔是幕後人物,未免令人唏噓。

和珅到底多富有?開設過當鋪75間、建立銀號300多間,與東印度公司合作,在廣東十三行經營貿易往來!什麼概念?一個官員經營“國營銀行”且可以隨意調動其中資金,而當時英國殖民範圍之大,涉及世界各個角落,其中油水之多,想都不敢想。

廣東十三行的存在令洋人可以和國內經營生意,然而卻形成了貿易逆差。洋人需求國內物品,國內卻很少需要洋人的東西,因此洋人做生意是求着國內官員。花更多錢很痛,但鉅額利益還是賺的挺快樂。然而這種不對等,還是令許多洋人嘗試交涉清朝官員,以開放更多通商口岸。

1793年的“馬嘎爾尼訪華”並非洋人接觸清廷的第一次,但卻是影響最深的一次。

(國內記錄的“馬嘎爾尼訪華”)

馬嘎爾尼代表的身份與普通商人不同,他不僅帶來了更多經濟,也讓清朝看到了當時世界發展的腳步。吊燈、座鐘、機織布料、馬車、鋼製品、槍炮,雖然清朝也有,但世界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然而乾隆對此不予理會,一方面是不喜歡洋人不夠恭敬,另一方面也是擔憂新科技會造成謀逆更加便利。

(外國嘲諷的“馬嘎爾尼訪華”)

訪華從一開始就陷入僵局,清朝官員幾十年時間被捧得太高,以至於傲慢的忘記了應該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馬嘎爾尼既憤怒又無奈,爲此特地聯繫過和珅。和珅不愧是經營多年廣州十三行的主管,很明確的看出清朝弊端以及國外發展。和珅得到馬嘎爾尼提出的“六點建議”後大爲動心,因此向乾隆提出建議。然而已經82歲的乾隆十分執拗,不願改變自己的決定,還險些砍了和珅的頭。

就連和珅都沒辦法,其他人就更不行。馬嘎爾尼躊躇滿志的前來,卻倍感失望的離開。也正因爲這種無奈,馬嘎爾尼看清了清朝,說出清朝不過就披着華麗外衣,百姓卻過的疾苦的虛假“盛世”。

和珅曾經提了一個意見,乾隆差點殺了他 第2張

後來嘉慶雖然上位,有心改變清朝制度,然而乾隆留下隱患太大太嚴重。最令人無奈的是,嘉慶的改制還找到許多守舊老臣的制止,“祖制不可違背”成爲最大枷鎖,一直持續到英國用武力轟開清朝大門才稍稍鬆動。

後來光緒有意改變國情,守舊派官員依舊成爲最大阻力。大夏將傾還看不懂時局?並非如此,只是因爲權力掌握在許多不願變通的老臣手中,擔心手中權力受損,才強行阻止。一些附庸之輩,也就跟着一起不看不聽,無視洋人火炮而執意守舊。萬幸清朝是沒了,這要是持續下去,“君主立憲”加上“祖制”,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