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男人爲何喜歡留八字鬍?何時開始刮鬍子?

古代男人爲何喜歡留八字鬍?何時開始刮鬍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是否留鬍子,在現代是個人審美觀念問題,但在中國古代,鬍子可是有很多“講究”的。秦漢人特喜歡留鬍子,以“多鬚髯”爲美;唐宋時染鬍子大爲流行,“好染髭鬚事後生”;南朝時出現刮鬍子現象,貴族子弟“無不薰衣剃面”。而出家人剃除鬚髮,不留鬍子,則爲“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古人管面部鬚髮叫“鬍子”始於何時?

現代人“鬍子眉毛一把抓”,將面部鬚髮都統稱爲“鬍子”,古人分得很細:嘴脣上的稱“髭”,下巴上的稱“須”,兩邊腮上的稱“髯”。故鬍子又有“鬍鬚”、“鬍髯”、“髯須”等不同稱呼。成年男性的面部鬚髮,爲什麼叫鬍子?這一問題不少學者都曾考證過。有一種觀點是,“鬍子”這一稱謂或與古代少數民族“胡人”有關。國學大師王國維即持此觀點:“中國人貌類胡人者,皆呼之曰胡,亦曰鬍子。”胡人魏時多泛指西域人,隋唐後多指西北、北方的少數民族,男性胡人與中原人最大的不同是面部多長着大鬍子。早在秦漢時,人們已注意了胡人的體貌特徵,《漢書·西域傳》記載:“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其人皆深目,多鬚髯。”

或許因爲胡人“多鬚髯”這個原因,“鬍子”慢慢俗變爲面部鬚髮的代名詞,但細究起來卻不盡然,先秦時已稱面部鬚髮爲“胡”了。《詩經·豳風》中的《狼跋》一詩稱:“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狼疐其尾,載跋其胡”,意思是老狼往前走踩着鬍子,後退又被尾巴絆倒;後退又被尾巴絆倒,往前走踩着鬍子。可能是受到許慎《說文解字》“牛顄垂也”釋文的影響,傳統都將詩句中的“胡”,理解爲頸下垂下來的肉。實際上這是說不通的,哪有那樣的垂肉?應是從頸頜垂下來的長毛,或是頸下垂肉上長的毛髮,即所謂“鬍子”。

古代男人爲何喜歡留八字鬍?何時開始刮鬍子?

  古人爲什麼喜歡留鬍子?

關於鬍子問題,著名學者王力和沈從文曾在20世紀60年代有過一場有趣的爭論。1961年,王力在《紅旗》(第11期)雜誌上發表《邏輯和語言》一文中談了一個觀點:漢族男子在古代是留鬍子的,並不是誰喜歡鬍子才留鬍子,而是身爲男子必須留鬍子。對此,沈從文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題爲《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的數千字長文,認爲古人並不一定必須留鬍子。針對沈從文的質疑,王力隨後發表副題爲“答沈從文先生”的文章《關於鬍子問題》。兩位大家的觀點究竟孰是孰非這裏暫且不論,但古人喜歡留鬍子是不爭的事實。古人對鬍鬚的這種特殊情結,或許與對龍的迷信和崇拜有關。

原來龍就長着“長鬍子”,當年黃帝騎龍上天,追隨者把龍的鬍鬚都拔了下來,掉到地上的龍鬚變成了黃帝遺留在人間的一把弓。此事即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所謂:“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顯然,司馬遷所記不過是一種神話,但鬍子的神性卻被他寫得活靈活現。龍有鬍子,作爲龍種的天子自然得有鬍子,鬍子因此也成了帝王相貌的“標配”,古代帝王大都有鬍子。如漢高祖劉邦,《史記·高祖本紀》稱他:“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