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立周開隋拓唐: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

立周開隋拓唐: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34年北魏孝武帝爲大將高歡所逼,倉皇逃出都城洛陽,投奔鎮守關中的大將宇文泰。此後高歡另立孝文帝的曾孫元善見爲帝,遷都於鄴城(今河北臨漳),是爲東魏。535年宇文泰殺死孝武帝,立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爲帝,建都長安,是爲西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再加上割據南方的樑(陳),此時中國再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北魏分裂後,東魏的大權掌握在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手中,西魏的大權掌握在漢化的鮮卑人宇文泰手裏。兩魏以黃河爲界,東魏佔有函谷關以東的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而西魏以長安爲中心,佔據關中一帶。立國之初,就實力而言,­東魏地廣人衆、兵精糧足;而西魏僻處關西,人稀兵少,物資匱乏。因此東魏權臣高歡幾次發動戰爭,妄圖消滅西魏,進而一統全國。

立周開隋拓唐: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


546年8月高歡不顧手下勸諫,集結十幾萬大軍西伐。9月高歡大軍抵達西魏要衝玉璧城下,東魏大軍連營數十里,志在必得。此時玉璧守將是西魏名將韋孝寬,雙方隨之展開了一場著名的攻防大戰。交戰之初,高歡企圖以引誘西魏軍出戰,但韋孝寬不爲所動,據城固守。

10月東魏軍開始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入城中。城上有兩個敵樓,韋孝寬縛木加高敵樓,讓它始終高於土山,並多備戰具以御之。高歡惱羞成怒,揚言“縱使你把樓架到天上,我也會穿過城去捉住你。”高歡派人在城南鑿地道,於城北起土山,同時晝夜不停的攻城。

對此韋孝寬自有對策,他派人挖掘長溝,切斷東魏軍的地道,並派兵駐守,等東魏軍挖至深溝時,即將其擒殺。此外韋孝寬又在溝外堆積木柴,備好火種,發現東魏軍在地道中潛伏時,便將木柴塞進地道,投火燃燒,還藉助牛皮囊鼓風,烈火濃煙,吹入地道,東魏軍被燒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一計不成,高歡再生一計,東魏軍制造“攻車”撞擊城牆。這種“攻車”威力極大,“車之所及,莫不摧毀,雖有排楯,莫之能抗”。對此韋孝寬命人用布匹做成帳幔,隨其所向張開,攻車撞之,布懸於空中,城牆未受損壞。攻車受挫後,高歡命人“縛鬆於竿,灌油加火”,想要燒燬帳幔,同時燒燬城池。韋孝寬則把銳利的鉤刀綁到長杆上,等火杆攻擊時,即舉起鉤刀割之,把點燃的松枝全部割掉。

立周開隋拓唐: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 第2張


(東魏、西魏、樑並立局勢圖)

高歡久經戰陣,老謀深算,此後他又生一計。他命人在城的四周挖掘地道20條,用木柱支撐,然後以油灌柱,放火燒斷木柱,使城牆崩塌。韋孝寬立即在城牆崩塌處用柵欄堵住,使東魏軍無法攻入城內。東魏高歡用盡攻城之術,但都被韋孝寬所破。於是高歡只得使出招降計。

高歡派人入城招降,"未聞救兵,何不降也?"韋孝寬回答道:"我城池嚴固,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常逸,豈有旬朔之間,已須救援?適憂爾衆有不反之危。孝寬關西男子,必不爲降將軍也。"爲了分化守城部隊,高歡開出賞格,射入城中:“能斬城主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邑萬戶,賞帛萬匹。”韋孝寬手書其後,反射城外,:"若有斬高歡者,一依此賞。"。

這會高歡真的被惹急了,他將韋孝寬的侄兒捆至城下,威逼韋孝寬投降。但韋孝寬“慷慨激揚,略無顧意。士卒莫不感勵,人有死難之心”。此時東魏軍已經苦戰六十餘日,”傷及病死者十四五”,損失7萬餘人,高歡也黔驢技窮,“智力俱困,因而發疾”。一夜“有星墜於神武(高歡)營,衆驢並鳴,士皆讋懼”,11月高歡連夜撤兵。

立周開隋拓唐: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一戰! 第3張


(北周、北齊、陳並立局勢圖)

當時西魏傳言,高歡中箭負傷,岌岌可危。爲了穩定軍心,高歡強作鎮定,召集羣僚,命大將斛律金作《敕勒歌》,自己和之。“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547年1月東魏權臣高歡最終憂鬱而死。

此後西魏的實力逐漸增強,以宇文、楊、李爲代表的關隴貴族強勢崛起。557年北周建立;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地區;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建立隋朝;589年隋滅陳,中國再度實現一統;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從而開啓了大唐盛世。縱橫五千年的小編甜心即可以爲這場決定關隴貴族命運的玉璧之戰,纔是奠定了隋唐百年盛世基業的關鍵。

高歡撤軍時,將“死者七萬人,聚爲一冢”,時至今日,在玉壁之戰的古戰場(山西省運城市在稷山縣境內),仍然能見到白骨森列,讓人感受到這場發生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戰爭無比慘烈。而打敗高歡的韋孝寬也因玉璧之戰而聞名,1123年,宋朝依照唐代慣例,爲古代名將設廟,韋孝寬亦在七十二位名將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