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的老師是誰,墨子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位非常了得的思想家,同時墨家學派也是墨子一手創建的,那麼這樣一位厲害的人物,他的師傅是誰呢?相信對於這一點我們都十分的好奇,那麼今天就爲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墨子老師,順便看一下墨子生平到底有着什麼樣的經歷。

 墨子老師

他老師據說是史角的後人史明。史角是周太史,在魯桓公時代被派往魯國,從此留在曲阜。後人在鄒、滕、魯、莒附近分佈。墨子的木匠工藝師傅是其父墨翦。 墨子是墨家的開創者,也是墨家最著名的代表。但墨子年少 之時,未創立學派之前,卻學於魯,習孔子之術。 《呂氏春秋當染》載“: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桓 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後在於魯,墨子學焉。”這是說,墨子 在魯國拜精通周禮的周代史官史角的後人爲師。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網絡配圖

《淮南子要略 訓》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明確指出墨子學過儒 家,拜儒家學者爲師其師要麼是孔子弟子,要麼是孔子弟子的 弟子,也即孔子的再傳弟子。 史角之後人通禮,孔子創建的儒學本質上是剝取禮而擴充仁, 以仁復禮。所以,我們認爲墨子習禮又習儒是可信的。或許,史 角的後代恰是孔子弟子或再傳弟子。《韓非子顯學》說“孔子墨 子俱道堯舜”,崇拜共同的祖先,視先賢爲理想統治者的化身。墨 子本人熟悉儒家典籍,論辯時常引用《詩經》、《尚書》及各國 《春秋》。

例如,《墨子尚賢中》引《詩經》“告女憂恤,誨女予 爵,孰能執熱,鮮不用濯”;引《湯誓》“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 心,以治天下”;《墨子明鬼下》爲了證明鬼神存在,引周、燕、 宋、齊等國之《春秋》中所記鬼神之事。墨子學說也講仁、義、忠、 孝,其“兼愛”主張似是接續、發展孔子“泛愛”。墨子雖然非儒, 亦稱讚孔子有“當而不可易者(”《墨子公孟》)。這些都是墨子 學於史角之後、學於儒家的有力證明。 現存《墨子》有“非儒下”,主要批駁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禮 義觀,反對儒家婚喪之禮,指責儒家禮樂與政事和生產之無益而 有害,諷刺孔子表面上講求仁義,實則惑亂人民。因之,有的學 者便以此否定墨子學儒、習禮。從邏輯上講,墨子習儒與非儒並 不矛盾,從學儒到非儒正是墨子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習儒 而非儒正是墨子最終成爲墨家的創建者,而沒有成爲儒門人物的 關鍵。

《淮南子要略訓》對此有明確記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 孔子之術,以爲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 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同時,只有承認墨子習儒又非儒, 方可解釋墨子汲取儒家仁義等範疇、“泛愛”等學術思想,又強烈 批判儒家厚葬久喪和“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墨子 非樂,方可更準確地理解《韓非子顯學》中所說“孔子墨 子俱道堯舜,而取捨不同,皆自謂真堯舜”。那種僅憑墨子非儒便 否認墨子曾習儒的看法,在我們看來,是很難站住腳的,它忽視 了求學時期的少年墨子與思想成熟時期的成年墨子之間的差別, 無視墨子思想的前後變化。

生平經歷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90),名翟(dí),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項,以兼愛爲核心,以節用、尚賢爲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墨子硯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爲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第2張

網絡配圖

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俗稱魯班)相比,墨子擅長防守城池,據說他製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爲“布衣之士”。《史記》記載說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併戰爭。 墨家是一個有着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爲“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爲“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後退。

爲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魯,北到鄭、衛,南到楚、越。

墨子先祖是宋國貴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曾到過魯、衛、楚、齊等國,並打算到越國,但終未成行。其主要事蹟有: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說服公輸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書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吳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沒有接受。宋昭公時曾做過宋大夫。但以後地位下降,接近勞動者。《墨子》一書,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記錄的彙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後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認爲《經上》《經下》兩篇是墨子的著作。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墨子·魯問》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他認爲,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他們的領袖稱爲"矩子"。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後來的"矩子"有孟勝、田襄子、腹等。由"矩子"執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人,本應依法處死。但秦惠王認爲腹年老,只有一個兒子,就命令不殺。腹卻說,墨者之法規定:"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是禁止殺人傷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義",還是堅持把自己的兒子殺了。①這個故事生動的反映了墨家紀律的嚴明。正因爲如此,墨者很能戰鬥,具有"赴火蹈刀,死不旋踵"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個具有宗教性的集團,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據《史記》記載,在楚國舊貴族陽城君等殺害從事變法改革的吳起時,墨者"矩子"孟勝就站在陽城君一邊。後來陽城君畏罪逃走,楚國要收回其封國。孟勝爲陽城君守封國,忠於陽城君。他傳"矩子"于田襄子,自己爲陽城君死難,許多弟子也從其死。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俠客"的精神。正如《史記·遊俠列傳》所說的遊俠那樣:如果行爲並不符合正義,但是說話算話,講信用,答應人家要辦的事就必須辦到。而且行動果斷,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別人的危難等等。

墨子死後,墨家分裂爲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鄧陵氏一派。《莊子·天下》所說的相里勤的弟子、鄧陵子的弟子苦獲、己齒,即這三派中的兩派。他們都傳習《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擊對方是"別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約就是墨家分裂爲三派的證據。據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團到秦惠王時,有集中於秦的趨勢。因此,從第四代"矩子"時起,墨學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秦國。此後還有記載,東方的墨者謝子,不遠千里入秦而見秦惠王。這時墨學還是興盛的。但是到漢代,墨家已經消亡。爲什麼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分歧很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墨子的老師是誰 詳細瞭解墨子的生平經歷 第4張

網絡配圖

從墨家內部來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論上是可取的。墨家與儒、法、道等家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由墨者組成的帶有宗教色彩的集團,有嚴格的紀律,能赴湯蹈火,視死如歸。

這些,作爲一般人是難以辦到的。禽滑釐是 春秋時期人,傳說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爲慎子。禽滑釐曾是儒門弟子,學於子夏,自轉投墨子後,便一直潛心墨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