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發現,終於隨着引人爭議的拆遷開發工程而誕生。在建設過程中發掘的一宋代古墓,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檜親筆遺囑在內的一批重要文物。該份被專家初步認定爲秦檜“政治遺囑”的文物,書寫在一塊長達2.2米、寬約50公分的綢緞上,據消息人士透露,初步鑑定秦檜該份遺囑作於高宗紹興十四年(1145年),時年55歲(秦檜生於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即其死前(1155年)十年,岳飛含冤被殺(紹興十一年臘月,1142年1月)後三年。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岳飛畫像

秦檜在該份遺囑中,首先告誡子孫遠離政治,自己深知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叮囑子孫在他死後萬莫貪戀祿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風暴來臨後爲他爭辯,“庶幾可得苟全性命”,並對幾個已身據高位的族人詳細指示了退出政壇的方略。專家正是據此認定此書信爲家族內的政治遺囑。

秦檜《遺表》曰:“”死生夜旦之常,難逃大數命義。臣子之戒,敢竭愚衷。屬餘息之將辭。戀清時而何及?伏念臣早緣末學,奮自書生。當見危致命之秋,守策名委質之分。畫疆之遣,元樞飛掩。報之符存趙之陳,具寮奉懲斷之指。倉皇皇奔走從君,衣冠不變於中華,覲會自依於常度。雖歷九死其未悔,猶冀一言而可興。草徽廟之二策,身居營窟,心在周行。洎浮海以言旋,舉同朝而趣異。下石而擠者紛至,奉身而退者累年。荷上聖之深知,排羣疑而複用。延登右揆,峻陟維垣。專秉任於鈞衡,奉疇諮於帷幄。入而告後,玉音常許。其無心出則稱君,輿論共推於得體。上遵成算,復建中興,惟聰明睿智之絕倫,因古昔帝王之未有。

挺身死難,救民於仗節之初;修睦休兵;尋盟於奏峨眉山之後。是謂樂天,以保天下繼代,以率功名居然。甯親以甯神,盈城而盈野。德之厚也,臣何力焉?臣感陛下推心委用之誠,進期畢命;睹陛下求治焦勞之切,退欲忘身。但知方疾以盡公,不敢辭難而避事。仰勤宸注,親屈帝尊訓詞矜惻於孱軀,天步邁臨於寢室。戴恩慈之俯逮,徒感咽以何言。顧愚臣知遇之若斯,雖舉族捐糜而曷報。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臣上負乾坤之造,莫知藥石之功,病在膏盲,命垂晷刻。闕廷注想,難瞻穆穆之光;黽鼎妥安,尚抱拳拳之恨。念籲天而靡逮,忍將死以猶言。文雖不倫,義或有取。伏望皇帝陛下,惟新盛德,謹保清躬,萬壽無疆。行奉東朝之養五兵,不試永居北極之尊。益堅鄰國之歡盟,深思社稷之大計,謹國是之搖動,杜邪黨之窺覦。以治亂爲著黽,以賢才爲羽翼,事有未形而宜戒,言或逆耳而可從,緩刑乃得衆之方,訓本乃富民之術。雖淵衷之素定,在愚慮之實深。凡此數端,願留聖念臣形留神往,淚盡辭窮。憂國有心,敢忘城噸之策;報君無路,尚懷結草之忠。”

據已經詳細閱讀該份文物的一位匿名專家介紹,秦檜在該份遺囑中表明自己堅信對金議和是當時的“國情”下保全家國的唯一出路,也曾經和岳飛直接探討過此問題,但岳飛表示“要爲不可爲之事”。而宋高宗其實並不反對北伐作戰,因爲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令他“爲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顯然皇帝很陶醉這種救世主的感覺。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高宗也是有戰略眼光的,在位幾十年,同金國一直是打打停停,邊打邊談判,邊備戰。高宗還非常善於聽取臣子的意見,自己又非常有主見,到他駕崩的時候,南宋絕對是個強國,經濟和軍事方面已經遠遠超越了金國,說他是除宋太祖趙匡胤以外大宋第二明君也不爲過。但高宗爲什麼卻在關鍵時候阻止岳飛收復失地呢?而且宋太祖曾立下“誓碑”,規定“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子孫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因此有宋一朝,所有皇帝對大臣均十分寬待,而殺像岳飛這樣一位有赫赫戰功的功臣,在宋朝更是絕無僅有。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宗究竟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爲岳飛在規復舊河山之外,經常公開宣揚要“迎還二帝”,而金國也不斷在戰爭失利時派密使威脅高宗要“送還汝兄”,並不斷暗示囚在五國城的宋欽宗與岳飛有祕密來往,令高宗疑竇叢生,甚至到了“寢食不思”地步。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飛,就是因爲金使送來了岳飛與欽宗聯絡的“確切證據”,欽宗甚至揚言返國復辟後將清洗“老九”(高宗爲徽宗第九子)的人馬,高宗因此需要和岳飛對證確認。據瞭解,秦檜在遺囑中說,高宗與岳飛的晤談一概祕密進行,他也不能與聞。但事後高宗告訴他,岳飛一再表態自己只想規復北方迎還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後願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歸田。至於帝位歸屬,岳飛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間事”,沒有旗幟鮮明地表態。

秦檜在遺囑中對岳飛的戰功給予很高評價,認爲岳飛的善戰爲其議和提供相當大的便利空間,以打促談效果很好。但岳飛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較耿直,與人不好相處,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與皇帝言語不合而撂挑子走人,與皇帝結了深怨。岳飛不大考慮高宗本人的利益,不僅和被囚敵國的欽宗有謠傳中的來往,還多次當面勸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隱疾(據後世醫學推斷是陽痿)而無子嗣,因此十分懷疑岳飛擁兵欲立擁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違背了祖宗傳下的抑武揚文的宗旨,估計也是因此引發高宗殺機,不惜破除“有宋以來不殺大臣”的祖訓。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秦檜表示,他已竭盡全力至少保全岳雲和張憲,但高宗指示全殺,他亦無奈。同僚們在岳飛被殺後不敢質問皇帝,都來質問秦檜,秦檜也不敢和不便說皇帝的意思,只好說“莫須有”含糊應對。

據透露,秦檜在遺囑中激烈指責中國知識分子(士大夫)空言誤國,“不知兵而好言兵事、不知國而好言國事”,以爲慷慨激昂就能救國救民,更以爲說過就等於做過了。自己不挑擔子,還好以大帽子壓人,政府只要提出一韜光養晦,就會被指賣國;只要一與金國議和,就會被指媚外,而戰爭需要大量積累,需要“暫息兵戈勤稼穡”與民生息。  

秦檜遺囑大公開:曾力保岳飛甘爲江山毀清譽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檜說自己不得不以強勢壓下這種言論,斷了不少空談者的仕途和財路,但“開罪言路罪在身後”,國事艱難又難免掛一漏萬,身後的名聲是不可指望的。有意思的是,秦檜說岳飛對知識分子的空言比他還反感,並認爲岳飛本人究竟並非讀書人出身,更注重實戰成效。

秦檜在遺囑中辯解說,帝位一旦有紛爭,內戰必起,國家必亡,因此不如保全半壁江山;而即使帝室無恙,但畢竟皇帝已經對擁兵大將起了猜忌,此隙一開絕難彌合,即使岳飛本人無所謂,但手下驕兵悍將也難保萬一。至於自己事後爲皇帝分謗,從公議而言,高據相位責無旁貸,爲江山社稷只好犧牲自己的令名;從私情來說,高宗於他有“知遇之恩、信任之專”,他也只能爲知己者死。

所以,教誨子孫,高宗在位或可保秦家富貴,而高宗百年後秦家必將被清算,“民忿欲泄終需泄”。他感慨,“生逢亂世家國顛沛”,總想做點經世濟國的實事,但“爲實事者均不見容於當下”,岳飛難以見容於皇帝,而他必將更難以見容於言官史冊,後世只有那些維持亂世危局的當局者才能體會他的苦心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