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趙雲給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趙雲給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雲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趙雲給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以勇猛善戰、機智過人著稱。他在劉備手下擔任翊軍將軍,爲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相傳,趙雲曾給劉備支過一招,使得蜀漢政府內部文官與武將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甚至達到互相厭棄的地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雲給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第2張

原來,趙雲給劉備支的這一招,正是他著名的“偃旗息鼓”之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雙方相持不下。趙雲向劉備獻計,建議將偃旗息鼓,僞裝退卻,引曹軍追擊,然後用計擊破之。劉備依計行事,大獲全勝。

趙雲給劉備支一招,爲啥文官不高興武將也厭棄? 第3張

這場勝利本應讓蜀漢政府內部團結一心,但事與願違。文官們認爲,偃旗息鼓是一種不道德的戰術,不應該被採用。他們主張誠實守信,認爲只有在光明正大的戰鬥中取勝,纔是真正的大義名分。而武將們則認爲,偃旗息鼓是一種高明的戰術,可以有效地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減輕士兵的傷亡。他們主張實用主義,認爲只要能夠取勝,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

這種分歧在蜀漢政府內部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文官們指責武將們不擇手段,不講道義;武將們則反脣相譏,認爲文官們紙上談兵,不恤軍事。這場爭論愈演愈烈,甚至達到了互相厭棄的地步。

趙雲“偃旗息鼓”之計引起的這場爭論,反映出了三國時期人們對於戰爭手段與道德關係的不同看法。在實際的戰爭中,道德準則往往讓位於戰術需要。趙雲的“偃旗息鼓”之計雖然在戰術上是成功的,但在道德層面上卻受到了質疑。這也表明了當時社會輿論對於戰爭手段的道德標準的評價作用已經開始顯現。

當然,在這場爭論中,也有一些文官和武將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認爲戰爭手段和道德標準都應該得到平衡考慮。他們認爲,在戰爭中應該採取合適的戰術手段,但也應該保持誠信和道義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戰爭的勝利,又維護了政府的聲譽和權威。

這場爭論引起了蜀漢政府內部的裂痕,使得文官與武將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這也給蜀漢的對外戰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後期與曹魏的交戰中,蜀漢軍隊的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軍事地位也逐漸下滑。

從趙雲“偃旗息鼓”之計所引起的爭論可以看出,早在三國時期,人們對於戰爭手段和道德關係的看法就已經有了分歧。這種分歧在現代戰爭中也有所體現。現代戰爭中的道德標準是在不斷髮展和變化的,其評價作用也受到輿論的影響。戰爭手段和道德關係的平衡考慮,一直都是軍事指揮官們需要面對的難題。

總之,趙雲的“偃旗息鼓”之計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示:在戰爭中,戰術手段和道德標準的平衡考慮至關重要。這也是我們在處理其他問題時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