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們爲何願意去別國做質子?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們爲何願意去別國做質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時期,列國頻繁互質,發動長平之戰的秦昭襄王、策動五國伐齊的燕昭王、乃至於一掃六合的秦始皇都曾做過人質。那麼爲何戰國時期這些諸侯國的兒子們都要去別國做人質呢?他們的母國都如此羸弱,需要用公族質子換取兩國盟好嗎?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們爲何願意去別國做質子?

其實兩方互質,在很早的時候中原就已經存在了,但大多存在東夷和荊蠻部族之間,影響並不大。進入春秋時期,周室衰微,與新興諸侯國鄭國的關係日益惡化。爲了平息鄭莊公的猜忌,周平王同鄭莊公交換人質以證明雙方互信,史稱“周鄭交質”。

然而交換人質的行爲並未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周桓王爲了挽回天子顏面,策動伐鄭,雙方在繻葛開戰,此戰中鄭國將領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權威於是蕩然無存。不過,雖然對周鄭邦交併未產生助益,但質子邦交卻被延續下來。

不過,春秋時代的天下紛爭並不激烈,諸侯爭霸也大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號,並不是後來那般你死我活的局面。因此,縱觀整個春秋時期,質子事例也只有寥寥數起,且大多發生於齊桓晉文之後,爭霸格局逐漸頻繁之後。

春秋戰國之交,三家分晉、田氏代齊、越王滅吳,諸侯之間漸漸呈現出你死我活的情形,局勢驟然緊張。以魏國爲開端,列國紛紛變法圖強,諸侯的對外戰爭也開始從爭當中原霸主,轉爲兼併土地人口,乃至動輒滅國。

在春秋初年的三百多諸侯國,進入戰國時期後驟減至十幾國,列國之間的交伐戰爭愈加頻繁,質子行爲也越來越多了。

通常來說,列國派出去的做質子的都是地位不高、背景不雄厚的公子,如若發生意外也不會危及國內局勢。但這並不代表質子在他國就一定會過得不好,反而可能會享有很高的待遇。這是因爲質子通常是互求信任、罷兵議和、乞求援助、要挾土地等外交手段的輔助,因此天然的是作爲某種信物存在的。互質之初,往往是兩國關係趨於緩和的開端,但也有糟糕的情形出現。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們爲何願意去別國做質子? 第2張

戰國時代,時局詭譎多變,前一刻還把酒言歡的兩國君王,下一刻很有可能拔刀相向。因此交換到敵國的質子常常處於一種朝不保夕的局面,一旦雙方真的打起來,質子是最有可能被祭旗的。正因如此,質子通常被安排居住在一國都城之內,以方便監督和看管。

當然,即便質子存在諸多風險,卻還是有許多公子王孫們願意擔當。這是因爲在戰國時期,除了軍功爵外,很少有其他的晉升通道。公子王孫們雖然因爲有身世優勢,但如若未建寸功也是難以服衆的。更何況每個諸侯國中,都有大量庶出公子,他們要想出人頭地,只能通過戰場殺敵或通過邦交爲國效力。

春秋戰國時的公子們爲何願意去別國做質子? 第3張

秦國雄霸如虎,戰將如雲,並不缺少精兵強將,雖然也有公子出任將軍統帥的情形,但基本都是嫡出,與庶出公子無關。而戰國中後期,山東列國的沙場將軍,屬於高危職業,尤其是同秦軍對陣之時。因此作爲質子建立功名,成爲一條出人頭地的捷徑。

秦武王舉鼎而亡之後,武王之母惠文後和武王后皆擁立公子贏壯爲王,但因贏壯身居高位卻功勞淺薄,並未掀起太大波瀾。朝臣之中以魏冉爲首的一派更青睞羋八子的兒子嬴稷爲王。當時羋八子(宣太后)和嬴稷在燕國爲質,後經趙國輾轉,得到趙武靈王支持迴歸秦國。

當然,趙國的這次政治投資並未換來多少收益,嬴稷回國稱王,是爲秦昭襄王。正是在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6年之久)時期,澠池之會、長平大戰等戰國後期的著名歷史事件先後爆發。趙國在秦昭襄王時期,國力大損,長平之戰後雖然贏得邯鄲守衛戰的勝利,但早已元氣大傷。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時,舉兵攻趙,並連克三城。趙國主政的趙威後因此向齊國求援,卻被齊國要求以趙威後的小兒子長安君前往齊國作爲質子。趙威後溺愛幼子,執意不肯,被觸龍勸諫,因此有《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在觸龍的言語中,有一句爲“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出任質子,能夠給予長安君在朝野極大的名望。

由此可見,到了戰國後期,質子邦交已經變成了兩國協議的信物和質子本身積累名望的途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