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爲什麼秦國能連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揭祕:爲什麼秦國能連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秦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論古代帝王莫非秦皇漢武,神采奕奕功勳卓著!但大秦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當中,首支建立大一統並且稱帝的王朝,因此意義就非同小可。翻看秦國的歷史,尤其是在戰國中後期,爲何他們從秦孝公贏渠樑,延續至嬴政時期,涌現出6位大才君王?難道只是因爲大秦崇尚進取尚武的精神?筆者認爲,其中還另有隱情。

揭祕:爲什麼秦國能連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得益於某部描寫大秦題材的電視劇,讓我對秦氏家族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朋友認爲秦國只有嬴政、秦昭襄王、秦惠文王這幾個王君有名氣才華。其他人都是“打醬油”。可真不是這樣,秦國自從秦穆公奠定爭霸的基礎,到戰國後期孝公贏渠樑重用李斯,才正式奠定大秦東進的策略。秦孝公至秦始皇這7位帝王,除了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嬴蕩之外,幾位帝王都是驚豔大才,原因我認爲有三點。

第一,大秦自從春秋末期,就已經奠定一統天下,吞併其他各國爲基本的國策。從春秋時期秦穆公開始,地處西北邊疆秦國,我就已經初具虎狼之師的雛形,戰國前期面對魏國、趙國等強國的挑釁絲毫不畏懼,反而予以強力的還擊。尚武、血性、開拓進取的精神,從此在大秦生根發芽,代代相傳永不止息,這個基本國策的奠定,於戰國時期是領先其他諸侯國。吞併羣雄爲大秦基本方針。

第二,大秦重視實幹,莫談言輕空談。後世宋朝經濟實力特別雄厚,可是在面對遼國以及金國的挑釁時卻唯唯諾諾,宋徽宗時期整個宋朝,猶如一位胭脂粉黛的女子那般嬌柔不堪,任由契丹族肆意踩踏,大秦則不同,本就物質匱乏必須要有堅定的決心,以及不斷進取的理念,才能在亂世之中得以存活,攻伐果斷已經烙印於整個秦國人的心中,這二點我歸納爲是秦國的基本國策。

有了這兩條理念,大秦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黎民百姓,生下來就爲了大秦霸業夯實基礎。更通俗點來說,秦國在當時屬於異類,每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他們不斷進取的思維,在其他六國來看很像“吃飽了撐的”,戰國時期周禮制度存在,除秦國之外還是渾渾噩噩,過一天算一天(趙國也除外),第三則是最重要的一點,大秦生於憂患,進取死於安樂收成。秦國曆代王君,均是“立賢不立嫡”執政風格。諸如楚國、齊國,還是“立長不立賢”,嫡長子有合法的繼承權。

可是秦國不跟你整這套虛頭巴腦,雖還是在嬴氏子弟中挑選,但誰有才華誰就能執掌大權。更直白點,就猶如“鬥蛐蛐”最後剩下來就能夠執政。被淘汰的,缺胳膊斷腿甚至丟掉性命子弟,則不配執掌大權!以上這三點,就是秦國能連出明君的因素。最後筆者總結,空有強大的實力,但缺乏進取之心,這樣的國家是難以長遠。而明君輩出秦國的風氣,早在春秋就已經定下來,即使是偶爾出現昏君,舉國上下也難以容忍。

揭祕:爲什麼秦國能連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第2張

且秦國是以軍事貴族爲主要班底,戰場上領兵殺敵的將領,又怎願爲懦夫賣命?也不像同時期的楚國、齊國,昏君當道爲所欲爲。楚頃襄王就將忠臣屈原逼死。大秦除範睢、李斯、張儀這些縱橫家之外,其他基本上就是蒙氏一族、王翦、白起,等軍事貴族所構成的基石,這些被後人能看成“軍神”的將領,昏庸守成的帝王,也難以將其掌控,所以大秦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君臣關係“君強臣猛”!

“天行健陽剛進取”,保證大秦賢君頻出,守成安樂則助長奢靡之風。再加上我前文提到的三條理由,立賢不立長重用賢臣,商鞅的變法強國以及李斯的諫逐客令,社會積弊一掃而空,軍事實力強過文化基礎,所以秦國在當時,被其他六國看成“蠻夷之族”,卻能獲得成功,大秦的帝王每代都是出類拔萃。這其中也符合動物界優勝劣汰的準則,在大秦你想當個逍遙王爺是不可能的。

揭祕:爲什麼秦國能連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第3張

所以並不是秦國生產明君,而是因爲這些嬴姓後裔,不得不爲了自己安危而拼搏進取。因爲整個國家從內到外都是這種狂躁之氣以及拼搏精神。大秦接連涌現6位賢君統治江山,絕非一日之功。“赳赳老秦死不旋踵聞戰則喜,奮六世之餘烈。”我認爲是對大秦這歷代王君最好的概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