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古代農民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從王莽、王安石到朱元璋,都試圖利用手中的權力,給農民開闢出一片樂土,結果一個身敗名裂,一個宦海沉淪,一個死後洪水滔天,所有的改革,結果都重新歸零,甚至有時農民的生活還不升反降,結果爲負值。

古人也曾經觀察到這個現象。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義對農民之難有一番論述,大意是各朝各代都曾經進行稅賦改革,可是每改革一次,農民頭上的稅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農民種糧食,卻要等生產的產品賣了之後,用貨幣交稅,中間還受到商人的一層剝削;不分土地好壞,許多朝代都統一徵稅,只有中下等土地的農民日子苦不堪言。這個論述被後人稱爲"黃宗義定律"。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稅收收入的絕大部分來自農民上交的錢糧,而稅收支出卻往往很少用於農民身上。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統治者利用手中權力,對底層農民進行盤剝,有些改革根本就是以盤剝百姓爲實質的,這是黃宗義定律出現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古代中國的農民天然就處於弱勢的地位,他們生產出來的基本產品--糧食,是一種彈性很小的產品。這裏說的彈性,不是大米鬆軟不鬆軟,也不是麪條筋道不筋道,而是指當糧食價格變化時,市場上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化大不大。糧食的價格彈性小,意思就是糧食價格變化時,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卻變化很小。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第2張

當糧食價格下降時,人們也許會適當地增加一些糧食需求量,但是增加的很有限,因爲人的胃口基本上就是那麼大,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太多。反之,當糧食價格上漲時,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也不會有大幅度的下降,畢竟人們總要填飽自己的肚子。如果我們排除農民上繳的皇糧多少,只看農民種糧食自己獲得的收益,就會發現即使出現大豐收的年景,農民們競相要賣出自己生產的糧食,而需求量卻上升很小,這樣糧食的出售價格就會下跌。甚至在有的時候,大豐收後農民的收益反而會下降,這就是所謂的穀賤傷農。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第3張

糧食雖然是社會的基礎物資,但種糧食難有好的收益,這的確是很無奈的事實,但也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經濟規律。朱元璋就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或者也許他不懂得什麼是糧食的彈性,他希望通過讓人們安心務農、生產糧食和棉花這樣的初級產品,獲得幸福的生活。想法很好,可惜違背了人性規律和經濟規律。如果一家農戶擁有大量的土地,變成了農場主,大規模生產糧食,提高生產效率,的確有發家致富的可能。比如現在美國的農場主就收入不低。

古代爲什麼每次給農民改革 受傷的總是他們呢 第4張

但是偏偏古代中國是個農民人口偏多而耕地偏少的國度,人均耕地很少,兼併土地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就會製造出大量的無業遊民。而且古代中國缺乏吸納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行業,又不組織剩餘勞動力向海外殖民,大量的無業遊民一旦出現,就會威脅王朝的統治。爲了維護王朝的穩定,就只能抑制土地兼併,讓每個農民都能有一塊地,不論這塊地多麼小,好歹能養活人。

今天介紹的三位改革家都是這麼想,也都是這麼做的,古代中國人口與耕地的國情,決定了他們改革的迴旋餘地並不大。能夠吸納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時代,距離他們還太遙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