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字從陶符開始,到了戰國時期,已經是具有着十分成熟的文字系統了,我們現在都認爲,中國現行的文字是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的統一,實則不然。

文字的第一次統一和秦朝並沒有關係,因爲它的時間還要追溯到商朝時期。

商朝時,人們通過在龜殼上進行燒炙,得到了一些蜿蜒走折的裂紋,這種裂紋在人們眼裏是有特殊意義的,被認爲是上天給予的啓示,但是如何理解殼紋的含義,就必須依靠專業的人給解讀出來。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這些燒炙的龜紋,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在每一個龜殼上刻鑿上它的含義,這些被刻鑿上去的符號,是商朝人從衆多已有符號的總結和提煉中,發明的一套符號系統,並且每一個符號都有一個獨特又統一的文義,這套文字系統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第一次統一,從這之後,任何的文字變動,也不過是不同時間段的演化而已。從甲骨文到秦朝,中間已經演化成了金文和大篆,不過金文只是文字載體的不同:從龜殼到青銅器的區別。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第2張

大篆則是文字的一次的大規模改動,爲什麼要進行改動呢?前面說了,甲骨文只是統一了字意,但對於字形卻沒有更高的審美要求,後來周朝建立後,認爲官方的文字一定要美觀,於是出現了大篆。

到了秦始皇的時代,社會上有三種字體,分別是:大篆,小篆和隸書。

大篆雖然字體優美,但是書寫太過繁瑣,因此它的簡化體“小篆”就問世了,而小篆雖然比起大篆的確要省事一些,但在下層官吏看來,還是有些太過複雜,於是更灑脫一些的隸書也就問世了。

所以說:從陶體到隸書,秦始皇統一前到中國,根本就只有一種文字系統而已,既然是一種系統,那麼彼此的差異,就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七國的文字,肯定有不盡相同的,但其中字與字的差別,絕對不會有天壤之別,所謂秦朝的“書同文”,並不是秦始皇要求全天下的文字要用秦國的一種代替其他的六種,而是要求所有的辦公文字要用“小篆”書寫,讓小篆成爲秦朝的政府認定文字,這纔是“書同文”的原意。

至於民間用什麼字體,秦始皇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管,也沒有必要去管,畢竟七國的文字,基本都是相同的。

《說文解字》中,收錄了將近九千多個漢字,這其中根據許慎的考據和收集,秦始皇統一六國前,七個國家書寫不同的文字僅僅只有四百多個,只佔據了全部文字的不到百分之五。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第3張

並且這四百多個文字,他們的不同之處,也只是多一筆畫或者少一筆畫而已,真正達到一個字有不同寫法的,加起來還不到五十個。

至於七個國家七種寫法的文字,更是一個都沒有,最多也只有三種寫法,這種字更是鳳毛麟角,只有區區六個。

秦始皇統一前,七國的文字真的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具有差異性。

文字的流變和演化,並不是一個帝王所能左右的,就算沒有秦朝,中國的文字也不會演化到南不識北,東不認西的地步,畢竟我們民族的文字,都是從甲骨文那裏一脈相承的。

秦之後的漢朝,一樣覺得小篆也挺複雜,於是出現了更爲簡化的漢隸作爲官方文字,再之後的草書、楷書、行書,都是文字自我社會性的演化。

秦始皇統一之前,七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嗎? 第4張

但是不論千變萬化,漢字內在的魂還是傳承着中國上千年的文化氣韻,已經成爲了華夏文明獨有的寶藏,任何一箇中國人,都能在文字的漢韻中,和千年前的祖先進行心靈相通的對話,我們不用懷疑文字的傳承,也不需要做保守的復古派,只要我們知道,不論是什麼樣的演變,都是每一時代的中國人對文明留下的獨特烙印,就已經足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