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馬陵之戰是戰國初期齊魏爭霸過程中的一場著名戰役,關於這場戰役的結局,早已成爲定論:那就是齊勝魏敗,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逐步失去霸主地位。

關於這場戰役的過程,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詳細的描寫。《史記》中的這個版本,也是後世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但凡華人世界,稍微讀過幾年書、懂一點歷史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

公元前341年,魏國派大將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弱小,頂不住魏國的進攻,只好求救於齊國。齊國在權衡利弊後,派田忌和孫臏領兵救韓。龐涓得到齊國救援的消息後,迅速從韓國退兵,回援到魏國東側,以阻擊從東面而來的齊軍。這場戰役的第一階段基本如此。

龐涓是戰國初期的魏國名將,相傳與孫臏同拜於隱士鬼谷子門下,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其賢於己,因而設計把他的膝蓋骨颳去,並把他軟禁起來。後來孫臏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才逃出魏國,投奔齊國,成爲了齊國的軍師。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傳說孫臏和龐涓本是同門師兄弟

可以說,此時的龐涓和孫臏,不僅已無同窗之誼,還是你死我活的大仇家!

齊軍得知魏軍的動向後,孫臏建議田忌說:”魏軍十分強悍,素來看不起齊軍,輕慢齊軍膽小,我們何不利用這一點,進行誘敵深入,再尋找戰機圍殲他們。“

田忌認爲孫臏說的有道理,聽從了孫臏的計策,在退兵過程中屢次示弱,引誘魏軍進入狹窄的馬陵道,在馬陵道設伏兵將魏軍全殲,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在這裏,爲使讀者原汁原味的瞭解其中細節,也爲接下來方便我分析,請允許我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原文摘錄如下:

”使齊軍入魏地爲十萬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三萬竈。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 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

不知道細心的讀者有沒有發現,在這段文字中,至少有三處漏洞,待我逐一道來。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第2張

減竈誘敵真的有效嗎?

首先,當時齊國派出救韓的總兵力也就十萬人左右,請問十萬人的兵力,需要建十萬個竈嗎?難道每個竈只能供應一個人的伙食?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用減竈的方法來迷惑敵人,希望使敵人覺得自己的士兵逃跑了很多,實在不是什麼高明的計策。

這裏說明一下,現在有的《白話史記》,把“十萬竈”翻譯爲十萬人吃飯的竈,可是從原文的字面意思看,這樣解釋甚爲牽強。爲什麼會這樣解釋呢?呵呵,那是因爲古代很多名人都對“減竈退敵”進行過懷疑,比如《容齋隨筆》的作者洪邁就說:“孫臏勝龐涓之事,兵家以爲奇謀,予獨有疑嫣。雲齊軍入魏地爲十萬竈,又明日爲五萬竈,又明日爲三萬竈.....,又必人人各一竈乎?”正因如此,今天的人們在翻譯時,爲了給司馬遷補鍋,才解釋爲“十萬人吃飯的竈。”

其次,齊軍之所以減竈,目的在於使魏軍認爲自己的士兵在大規模逃跑,但這顯然不符合逃跑士兵的心理。如果齊軍是在進軍的過程中,士兵們考慮到馬上就要和魏軍交戰了,懾於魏武卒的赫赫威名,有一部分逃跑,也說的過去。假如是在齊國境內,這麼多人當逃兵,似乎也勉強說的過去。但這時的退兵是在魏國境內,當逃兵也是逃在人家地盤,無依無靠,無親無故,能逃到哪裏去。所以,此時跟着大部隊撤退比私自逃跑要安全的多,怎麼可能出現這麼多人逃跑的現象呢?如此不合理,龐涓能不懷疑?

其三,戰國時期各國軍紀已經非常地嚴明,士兵逃跑的後果非常嚴重。再說了,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自己的家還在齊國,家人也還在齊國,不爲自己着想,總要爲家人着想吧。所以,若說有少數人開小差逃跑,或許有可能,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高達70%的士兵逃跑,顯然是不合常理的。這麼反常的事情,怎能不引起龐涓的警惕?

綜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恐怕不會想出這麼拙劣的計策,名將龐涓也不可能這麼輕易的中計。除非孫臏很天真,龐涓太愚蠢。而事實是:孫臏很精明,龐涓也不笨。

因此我認爲,司馬遷筆下的這場戰役過程應該是經過後人加工的。說白了,就是知道戰役結果之後,再揣摩其過程而杜撰出來的,絕對不是真實的情況。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第3張

那麼真實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史書上沒有說,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史料去推測!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在韓國向齊國求援時,描寫了齊國君臣的一段對話:

孫子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愬於齊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陰告韓之使者而遣之。

這裏的孫子,指的就是孫臏。在這段話裏,孫臏建議齊國再等一等,待韓魏之間打的精疲力盡時,齊國再出兵也不遲,到時齊國以精銳之師,對付魏國的疲敝之師,纔是最有利於自己的。而這個建議,顯然得到了齊王的認可。

另外,韓國在魏國的西南面,當龐涓得知齊軍來救援的時候,又率領已經疲憊的魏軍,在兩三天之內,狂奔了幾百公里,從魏國的西南面,跑到魏國的東北面去阻擊齊軍,可謂是雪上加霜、疲上加疲。而齊國雖然深入魏國境內,實際上卻是以逸待勞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第4張

魏軍兩三天之內長距離奔波,必然精疲力盡

所以,齊軍擊敗的其實是一支已經精疲力盡的魏軍。戰役的過程,應該沒有什麼誘敵深入,也沒有什麼設伏後的萬箭齊發,雙方很大的可能是在馬陵道打了一場慘烈的遭遇戰,最終齊軍艱難獲勝,且損失也不小,算是“慘勝”。

爲什麼我會推測齊軍是慘勝呢?在1974年出土的《孫臏兵法》中有一篇文章,叫《陳忌問壘》,陳忌就是田忌,請看:

田忌問孫子曰:“吾卒..不禁,爲之奈何?”孫子曰:“明將之問也。此者人之所過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聞乎?”曰:“可。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 是吾所以取龐□而擒太子申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見。”孫子曰:“蒺藜者,所以當溝池也。車者,所以當壘[ 也] 。□□[ 者],所以當堞也。發者,所以當俾堄也。長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次之者,所以爲長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徼其衰也。弩次之者,所以當投機也。中央無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後以其法射之。壘上弩戟分。法曰:見使諜來言而動..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見也。高則方之,下則圓之。夜則舉鼓,晝則舉旗。”

現將這段話翻譯如下:

田忌問孫臏:“我們的部隊(突遇敵人,難以制其進攻,)該怎麼處理呢?”孫臏回答說:“這是聰明的將領提的問題。這是一個人們常常忽略而不看重的問題。..”田忌說:“您能講給我聽嗎?”孫臏說:“可以。這個辦法可以在突然陷入困境,或者進入地形不利的地境時使用。 也是我用以戰勝龐涓並活捉魏太子中的戰法。”田忌說:“太好了!但可惜事情已經過去,當時的情景已看不見了。”孫臏說:“當時,我用蒺藜佈陣,起壕溝的作用。用戰車佈陣,當作壁壘。..當作矮牆。用盾牌當作城頭帶洞的矮牆,既可防禦,又可往外射箭。後面部署用長兵器的部隊,作爲緊急救援部隊。長兵器部隊後面部署使用小矛的部隊,用以支持用長兵器的部隊。而使用短兵器的部隊,則用來斷敵軍後路, 截擊疲睏的敵軍。弓弩兵發揮拋石機的作用。陣地中央沒有軍兵,因此佈滿..一切就這樣部署完成,完全符合兵法要求。兵法上說:‘把弓弩兵部署在蒺藜後面,然後按要求射擊敵軍。堡壘中,弓弩兵和用戟的兵各佔一半。’兵法又說:‘要等派出去的偵察人員回來報告敵情後方可出擊..要在離守衛陣地五呈遠的地方設置瞭望哨,要讓瞭望哨和守衛陣地相互看得見。如果是在高處,就設置方形瞭望臺;如在低處,則設置圓形瞭望臺。夜間用鼓聲聯絡,白天舉旗聯絡。’”

可見,齊國擊敗魏軍,是在突然陷入困境、或者地形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是齊軍埋伏魏軍,又何必說自己地形不利呢?那麼孫臏是怎麼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下,擊敗魏軍的呢?按孫臏的說話,就是用:蒺藜佈陣,起壕溝的作用;用戰車佈陣,當作壁壘......,等等。

由此可見,所謂的馬陵道的埋伏,應該是不存在的,這也說明,雙方是打了一場遭遇戰,且齊國贏得並不容易,之所以能夠贏得這場戰爭,跟孫臏的臨場指揮與佈陣有很大的關係。

另外,還有一個旁證,請看《史記·魏世家》中的這段文字:

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爲太子。

這裏的“三十一年”,其實就是馬陵之戰的一年後。這一年,齊國聯合趙國、秦國又一次攻擊魏國。假如齊軍真如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描寫的那樣,就應該是很輕易的擊敗了魏軍。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齊國在魏軍精銳兵力損失嚴重,自己實力並未受到大的損失的情況下,又何必聯合秦、魏兩國去攻擊魏國呢?

由此可知,馬陵之戰齊國實際上是慘勝,而齊國爲了與魏國繼續爭霸,不讓魏國喘過這口氣來,所以不得不聯合秦、趙兩國,繼續攻擊魏國,想把魏國徹底擊垮。

司馬遷筆下的馬陵之戰,是孫臏太天真?還是龐涓太愚蠢? 第5張

安邑在西,大梁在東

但齊國的做法,並沒有給自己帶來既得利益。在此次三國聯合攻魏的行動中,得益最大的實際上是秦國,此役秦國以商鞅爲將,大破魏軍,俘虜魏公子卬(音同“昂”),盡得魏國“河西之地”,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黃河邊上,爲此後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礎。

與此同時,魏國在馬陵之戰失敗後,把自己的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據《竹書紀年》記載,安邑位於中條山與太行山之間,雖易於防守,但四周不如大梁平坦。遷都大梁,易於兵力調動,主要意圖在於繼續與齊國爭霸(避秦在其次)——魏國不服輸啊。

看來,齊國救韓時機關算盡,意圖以逸待勞,想以小的損失,擊敗魏國疲憊的主力,以取代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主地位,沒想到卻是兩敗俱傷。最後,還惹得魏國遷都大梁(大梁與齊國很近),將主要矛頭指向自己,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實在是得不償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