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電視劇中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到底是什麼意思?

電視劇中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到底是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特別是有關清朝的電視劇中聽到“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這兩個詞,這兩個詞經常用在皇帝賜給皇室成員的詔書或者口諭中,感覺好像是莫大的恩賜。那“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體現的是哪種制度?聽筆者娓娓道來。

一般而言,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皇帝的兒子(除了繼承皇位的太子之外)和兄弟往往被封爲王爵,是中國古代最高的爵位。但被封爲王爵的這個王爺死後,他的王爵能不能被他的兒子完全繼承就要分兩種情況了。一種是這位王爺的兒子(一般是嫡長子)仍然繼承王的爵位,一種是他的兒子只能繼承降一等的爵位。前者如唐朝、明朝的王爵繼承,後者就如宋朝和清朝的王爵繼承。

電視劇中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到底是什麼意思?

網絡配圖

比如明朝,有宗室被封爲王,那這位王的嫡長子就可以繼承這個王爵,而不用降等,只要這個血系的王位沒有被剝奪,那就可以一直傳承下去,代代封王。這種情況就叫世襲罔替,“罔”就是否定的意思,“替”就是更替、改變之意,世襲罔替就是指爵位的等級不隨世襲而更替(不降等)。

但清朝並沒有完全繼承明朝的這個制度。在清朝,皇室的男性爵位分爲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等十二等,一般情況下每個爵位在由子孫繼承的時候會降等。比如如果一個皇子是親王爵位,到他的兒子繼承的時候就變成郡王的爵位了,到他孫子再繼承只能是貝勒的爵位。但爵位降級也不是完全降到最低等級,而是降若干次後就不再遞降,如親王的爵位最多降至鎮國公就不再降了,郡王的爵位最多降到輔國公就不再降,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鎮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

上述的只是一般情況下,爵位的繼承降等,但一些立下卓絕功勳和受到皇帝特別恩賜和照顧的皇室宗親可以享受到子孫繼承爵位不降等的特權,也就是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這些宗室的王爵因爲不被降等,是很牢固的,所以俗稱爲“鐵帽子王”。

整個清朝的“鐵帽子王”一共12家,其中因在開國之初立下戰功而受封的8家,在清朝中後期有穩固江山之功而受封的有4家。前8家分別爲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後4家爲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其中多爾袞、允祥(雍正皇帝的鐵桿十三弟)、奕訢(辦洋務運動的)這三位很多讀者也是比較熟悉的。

電視劇中鐵帽子王和世襲罔替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2張

網絡配圖

需要指出的是,“鐵帽子王”雖然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實際上也不是“鐵”到堅不可摧,因爲王爵可以世襲罔替,但戴“鐵帽子”的人是可以隨時更換的。如第二代禮親王滿達海因爲多佔多爾袞家財物,被嚴厲追論,其墓碑被推倒,爵位降爲貝勒,親王之封被削奪,轉給代善的另外一個孫子傑書。崇德八年,第二代克勤郡王羅洛宏因爲嗜酒妄議,及在皇帝宸妃喪期內搞絲竹娛樂活動,被削爵等等。一句話,王爵的鐵不鐵完全看當時的皇帝,皇帝說你鐵你就鐵,皇帝想你不鐵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