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可能知道“穿越者”王莽,卻不知道他還是個很厲害的偏執狂。他上臺後推出了一系列現代人看了都覺得很煩瑣的奇葩政策,爲了表示自己有革新朝政的意思,在上臺後他還對西漢的很多的地名進行了改革。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其實改地名這種事真的不稀罕,歷朝歷代哪個皇帝沒幹過幾次,可是誰也沒得王莽這麼偏執啊。

史學家統計,和西漢末年時期進行對比,新莽時期最少八成的郡和將近一半的縣都改過了名字。比如,他把南陽當時叫做前隊了,河內那時叫做後隊。潁川當時叫做左隊,弘農就叫右隊了。這畫風你可以想象一下,讓人覺得他是不是以前站隊站多了啊。

而且本着原來的地名也不能浪費的原則,直接向下傳遞,河東之名給了安邑縣。南陽的名字都讓給了宛縣。

且這還真不算就完了。西漢當時在河西走廊設有張掖、武威、酒泉、敦煌等四個郡,王莽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非要把武威改叫張掖。可是四郡裏原本就有一個叫做張掖郡的啊,王莽拿出的解決方案也特別的有新意,那就把張掖叫做設屏。意思很簡單明瞭的,大概是用來防禦外敵的屏障。

當時張掖和武威的當地人的那個心情不用提了也能夠知道,酒泉人和敦煌人也高興不起了,因爲這兩個郡的名字也必須得給他改了啦。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第2張

不過這倒黴的事兒還真不只河南河西的事了,山東也沒能夠倖免得了。

齊郡也得改名了,叫做濟南。當時旁邊的濟南郡的臉色登時就變青了,被人給頂替掉了,他要怎麼辦啊。王莽當時的大筆那是一揮,你別給彎鬧了,以後就叫做樂安了吧!當時兩地人就這樣凌亂了。

作爲一個偏執狂而且兼強迫症,王莽還特別的有迷信,看不得不吉利的子。而且他喜歡跟正常人對着來幹。只因爲他看的不順眼不喜歡,就順口改了好多地區的地名比如無錫,這地名是有來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的那個時期。但王莽覺得很不好,“無”嘛。不太好聽,然後無錫當時就只有改名叫做那個有錫了。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第3張

王莽不喜歡“無字,特別的喜歡符字。桃符聽上去就很吉利的意思。所以他把好多個地名都改叫做“符”了,比如他把沛郡改叫做了吾符,定陶當時改叫做迎符。至於符離,有個離字聽上去多麼不吉利啊。王莽大筆一揮,就改成了符合。

有了這個經驗以後,王莽改名字改的越發熟練了。比如谷遠縣改成了谷近,於離縣變成了於合縣。東昏縣當時必須改成東明縣啊,東平國國中還有個叫做無鹽亭的地方,也因此改成了有鹽郡。

甚至亢父這個“亢”字讓王莽覺得聽着不孝順,就改成了順父。嗯,王莽對反義詞填空也玩得很熟練。份屬直男的王莽還很是不喜歡那些彎彎的東西。

富昌郡當時有個地方叫曲周,他看不過去就改成了直周。同郡還有個曲樑改爲直樑,常山郡的曲逆改名叫做了順平。有地方在段時間內改了很多地名,官府甚至都來不及通知下去,名字就又給換了。一直到後來的光武帝中興,全部這些地名都恢復了國六,這場亂改地名的混亂纔算告一段落。

王莽的地名改革,全國各地都改個名,寫史的人怎麼想 第4張

班固當時是早早立下了大志,要修史。可是修史是要寫地理志的,對於每個地區的地名變化都得寫進去。爲了尊重歷史,可憐班固只好遵從自己的內心,前前後後不知道做了多少沒用的標註。當時他的心情是怎麼想的,我們無從得知,但肯定是把王莽恨的要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