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設想有一天有個來自平行宇宙的中二少年給你塞了一個小紙條,上面寫着這樣一行字: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你是不是懵逼了?這都啥啥啥?

不要感覺奇怪,他只不過是來自第二次漢字改革成功了的那個宇宙而已。這句話翻譯成咱們這個宇宙的文字是這樣的:我想請你去看電影,金庸的射鵰,看完後再在街上溜達溜達。

兩個宇宙分道揚鑣於1986年6月24日,就在那一年,國務院批准了國家語委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請示,正式廢止了這批看起來很奇怪的字。

1986年才廢止,那麼爲什麼我們小時候從來沒學到過這些字呢?

那是因爲,雖然正式廢止是在1986年,但1979年教育部就先暫停在教材中使用這些字了,餘生也晚,沒有趕上。(啊,幸虧,幸虧)

中國的漢字簡化從五四後就開始了(古代逐漸演變的不算),很多著名人物爲此付出過努力。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此後國民政府教育部曾數次頒佈簡體字譜,到抗日戰爭爆發後暫停,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取得政權後,立即着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套簡化漢字,是1956年頒佈後,在《人民日報》上公佈,並向全國推行的。公佈後又經過一些演變和微調,直到1964年才最終確定。

但簡化漢字的想法並沒有停留在這裏,有關領導的期待比這要遠得多。1072年,郭沫若在《紅旗》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叫《怎樣看待羣衆中新流行的簡化字》,文中說:“民間對漢字紛紛簡化,這正表明漢字必須簡化,也正表明漢字必須改革。這是時代潮流,不應禁止。”“國務院所頒佈的簡化漢字,是應該隨時增加的。”第二次漢字簡化的方案徵集也由此開始。草案出來後,上報國務院,張春橋把方案(草案)拖延了兩個月之後,以文字改革的歷史不清楚爲由,推給了正在身患重病的周恩來總理。周總理說:“此事主席說了那麼長時間了,爲什麼這一次才這麼一點?”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文改會對《二簡》進行了修訂,增加了簡化字和簡化偏旁的數量。

1977年12月20日,文改委發表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文章最初使用的那些文字就是這次方案中的一部分。在《二簡》發表的當天,《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題目是《加快文字改革工作的步伐》,《光明日報》也發表了社論,題目是《符合羣衆願望的一件大事》。

不過,這次改革引起的反彈意見卻非常大。1978年4月21日《光明日報》登載了五封信和一篇學術文章,不同程度地對新簡化字表示了批評或保留意見。1978年6月16日,周有光教授在《光明日報》發表專欄文章對新簡化字進行了一連串的批評,使事情的發展達到了高潮。

由於反對意見較多,1978年教育部批示,在中小學課本中暫停使用這批漢字。

1980年起,文改委組織了一系列修訂、討論與意見徵集,但各方意見始終不統一,直到1986年,終於停止了第二次簡化行動

這段今天我們已經不知道了的歷史,在當時引起的影響和混亂還是挺嚴重的,有不少出版物試用了《二簡》中的漢字,包括當時出版的《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造成了不少費解和誤解,甚至當時有的人起的名字,就是用了《二簡》的字,一直使用至今。比如“閆”其實就是二簡版的“閻”。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第2張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第3張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廢除,簡化應保持慎重的態度 第4張

《二簡》廢止後,國務院關於漢字簡化問題在1986年6月24日的《通知》中是這樣表述的:“今後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的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於社會應用”。漢字未來如何走,目前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參考文獻:《《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研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