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民族樂派: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民族樂派: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族樂派是指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活躍於歐洲樂壇,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文化運動密切聯繫的一批音樂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政治上是激進的,同情或參加本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在藝術上他們主張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民族樂派的音樂家經常採用本國優秀的民間音樂素材去表現具有愛國主義的英雄主題,藉以激發本國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統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終是他們藝術活動的鮮明標誌。

代表人物:波蘭的莫紐什科、匈牙利的埃爾凱爾、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蘭的西貝紐斯、俄國的格林卡、巴萊基列夫、鮑羅丁、穆索爾斯基等。

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西貝柳斯的《芬蘭頌交響詩》等。

民族樂派: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19世紀中葉起,繼德奧等國興起浪漫主義音樂之後,在東、北歐一些國家,出現了一批致力於振興本民族音樂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歷史和人民生活爲題材,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時大量運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這些作曲家被稱爲民族樂派作曲家。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波蘭的S.莫紐什科,匈牙利的F.埃爾凱爾,捷克的B.斯美塔納、A.德沃夏克,挪威的E.格里格,芬蘭的J.西貝柳斯,俄國的И.格林卡和以 А.巴拉基列夫爲首的“五人團(強力集團)”、柴科夫斯基等。

此外,受上述民族樂派思潮的影響,在南歐的西班牙,也出現了阿爾韋尼斯和格拉納多斯爲代表的復興民族音樂的作曲家。

20世紀上半葉,民族樂派在歐美各國,又有進一步的發展。

民族樂派: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第2張

民族樂派是在東北歐各國民族、民主運動空前高漲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隨着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的日益覺醒,進步的文學藝術家產生了擺脫外國文化的統治,建立本國民族近代文化的強烈要求,加之受到西歐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的思潮的影響,他們發起了復興民族文化的運動。其中的音樂家即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復興。他們創建民族的歌劇院、音樂學院和音樂協會,收集、研究民族民間音樂,力求創作具有鮮明民族性的作品,以建立本民族近代專業音樂,改變西歐音樂在本國的統治地位和民族音樂的發展受到壓制的落後狀況。

此外,18世紀下半葉以來,歐洲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中不斷增長的民族性因素,也爲民族樂派的產生積累了經驗,特別是作曲家F.F.肖邦和F.李斯特,更以其具有熾熱愛國感情和濃郁民族風格的創作,成爲民族樂派的直接先驅。

民族樂派: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第3張

30、40年代,在俄國首先出現了民族樂派的奠基者──作曲家格林卡,他的作品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並在藝術上達到與西歐專業音樂並列的水平。

50年代後,各國接連涌現一批傑出的民族樂派作曲家,促使各民族音樂空前繁榮。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