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

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120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今河南省寶丰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爲族徽,子孫以國爲姓。姬達更名爲應叔,字儒林,號仁壽諱韓,即應氏太始祖。應叔等先祖們在應國曆經430餘年的治國安邦,創造了西周時期應國的輝煌歷史,爲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貢獻。

浩瀚的數千年中國歷史,要想從累累史冊中,看點應國曆史真是困難。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沒有古應國的半點影子。因爲作爲炎黃文明的肇始——古應國文明已經早就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但歷史掩蓋不住真實,寒流擋不住春風。輝煌燦爛的應國文明終於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

周代應國從應叔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曆經350餘年。然而古應國的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已歷數3000年之久。古應國文明隱藏着我國古代方國中最神祕,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燦爛。古應國是中華文明從傳說到記載的歷史見證,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華失落文明的中軸線,是中華文明的肇始,是中華文明的中心所在。

應國曆史面目的全揭開使炎黃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擁有5000年曆史文明的華夏文明和人類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並列成爲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驕傲。應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篇章,是炎黃子孫的共同財富。尋找失落的應國文明是新世紀的重大工程,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所在。應國文明不在是歷史的盲區,因爲應國文明正在受到國內外無數的歷史學家探測研究。

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 第2張

平頂山別名鷹城的來由,是周武王兒子的封地應國(滍zhì陽)。應yīng,國名,侯爵。夏商時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古應國的子民遷至河南平頂山定居。西周初期,應叔被封應侯,因封地屬應國,國名爲應國(鷹國)。在西周、春秋時期,滍陽是應國國都的所在地。

應國: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爲應侯,爾後立國爲應國 第3張

應yīng國【西周初期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以鷹爲圖騰。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古典漢語“應”“鷹”同源(不通假),平頂山因此又稱鷹城。《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蔡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邘、晉、應、韓,武之穆也”。應的分封,當在周公東征之後。應的地望,據引《水經注》,在河南省滍水之北。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諸侯間征伐不斷,應國於東周早期滅國。在應國貴族墓地考古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證實應都位於滍陽,證明應國與鄧、申等國以相互聯姻的形式結成政治聯盟的歷史事實。應都滍陽在明清時期,是宛洛間的交通要道,是物資貿易的中轉地,是商業發達的中州名鎮。史籍最早見於公元前1324年,《左傳》、《詩經》、《史記》等書皆有記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