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戰國後期,諸侯列國有多少人口?

戰國後期,諸侯列國有多少人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前天的文章中,海叔分析戰國後期,諸侯列國的軍隊總人數是500萬。當時諸侯列國推行的都是人口擴張政策,尤其鼓勵人們到自己的國家來繁衍生息,爲的是有着更多的人口發展生產,爲頻繁發生的戰爭提供充足兵源和糧食。那麼,要從500萬軍隊總人數,來分析戰國後期的人口總數,我們應該怎麼來看呢?

《帝王世紀》:“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有五百餘萬,推民口數,當尚千餘萬。”這裏推測戰國後期列國軍隊總人數在五百餘萬,而戶籍人數則千萬,是以一家有兩人則一人出征來計算的,如此算法當然不夠準確。史書中關於齊國都城臨淄人口,有“臨淄之中七萬戶,戶不下三男子”的說法,就是說臨淄城中每戶人家至少有三個男丁當兵出征。假若每戶只有一個女子,最少算來臨淄城也是有近三十萬人。七國皆有如此大城,即便只是每個諸侯國有兩座這樣的城池,那也是有四百多萬人口了,且不說秦楚宋魏等豪富之國。

著名的歷史學家范文瀾說,先秦是 “按五人出一兵”,這個算法就跟《帝王世紀》不同,海叔是否認可呢?若是按照昨日海叔之說,戰國後期軍隊總人數有五百餘萬,那麼當時之總人數即可能超過了兩千五百萬。那麼,這種可能有嗎?

戰國後期,諸侯列國有多少人口?

《史記》載:“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可見齊威王時代,齊國至少就有七十二座縣城了。所謂“大縣二萬家,中縣萬五千家,小縣萬家”,臨淄城每戶不下三男子。李悝說“五口之家,百畝之田”,孟子說“八口之家,勿奪其時”,勾踐攻打吳國時“有兄弟四五人者”,可見春秋戰國時代,各大諸侯國中,每戶人口超過五人的情況大大存在。即便以此推算,就是齊國的七十城池全部是小縣城,那齊國的七十座城池也是有三四百萬人口了,七大諸侯國人口累加恰也在兩千萬人口以上。

而齊國實際上可能根本不止這些人口,《管子》有云“萬乘爲耕田百萬頃,爲戶百萬戶,爲開口千萬人,爲當分者百萬人,爲輕車萬乘,爲馬四萬匹。”可見在更早的齊桓公時代,就多半有大國超過千萬人了。齊國又是不斷的開疆拓土,到戰國時代齊國多半也能達到管仲所認爲的“千萬級”大國了。那麼,戰國後期紛爭不斷,導致人口凋零,就是齊國沒有了一千萬人口,即便還有幾百萬人丁,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齊國爲七國中的大國,戰國後期受燕國攻佔而後,人口大幅度減少,纔是可能從千萬人口級諸侯國降級爲四百萬級諸侯國,但終究還是大國,跟魯國、衛國、韓國等小國相比,其人口數量還是有着巨大優勢的。而燕國後來雖被反攻,喪失了佔領的齊國疆域,但是其本身在東北地區就是強國,而且疆域也是相當遼闊,雖是苦寒之地,但與列國交戰頻繁,其人口也不會少,還能與齊國正面對抗,人口總數或與齊國相當,也在三四百萬左右。

戰國後期,諸侯列國有多少人口? 第2張

春秋戰國大多十五歲以上男子皆能服兵役,而若國家沒有遭遇重大動盪,即正常的在六十歲左右男子即可退役返歸故鄉,也即是在說在這四十多年時間裏,這些離家出走的男子,就不可能爲家中的老父老母盡孝,不能爲家中妻子兒女盡到丈夫的養家餬口之職責。中國本是農耕文明之國,每家每戶都必須要有人從事農耕勞作,老父老母在家,男子外出征伐,留下妻子兒女,正常的家庭之中若是養育一子,也即一戶爲五口人,那麼但凡有大戰,男子一人服兵役也是符合常理的。范文瀾的 “按五人出一兵”,應對此有所考慮。

秦楚兩國號稱百萬雄師,按“五人出一兵”,則兩國累加也即有千萬人口。這在更早的數百年前的春秋時代,管仲心目中的大國已經擁有千萬人口。而跟燕齊兩國相當的魏趙兩國,能夠發動數十萬大軍對秦國對抗,也即說國內人口也當在數百萬級別。其中戰國後期,由於韓國國力衰敗,其人口呈現銳減狀態,《史記》 “韓北有鞏、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地方九百餘裏,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拔宜陽,斬首六萬。”對宜陽如此重地,韓國人也僅派遣有六萬大軍駐守,可見韓國人口在戰國後期當屬最少。

但韓國畢竟位列戰國七雄,跟衛魯宋等國相比,國力上還是較強的。至於那些邊緣部族國家,與韓國則亦不能相比,韓國據傳有三四十萬兵力,即便全員參展,人口也當近百萬以上。只是說秦楚兩國人口相加已是有千萬,就算以最保守的算法來看,其餘五國相加也當有千萬人口,因此戰國後期的人口總數,兩千萬以上是沒有問題的。所謂“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試想戰國後期,在那些蜿蜒河流旁,在那些巍巍山巒邊,若無戰火硝煙,人們在城邑中安居樂業,是何等快樂場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