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原文是什麼?怎麼理解?

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原文是什麼?怎麼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原文是什麼?怎麼理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岑參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衆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阪通單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爲之薄。

岑參是一個與平庸無緣的詩人,他生性好奇,喜歡富於刺激性的生活。三十及第受官後,曾一度陷入苦悶,不斷地嘆息“誤狥一微官”,“宦情都欲闌”。然而一窺塞垣,則精神爲之振奮。嵩高與京華的一切離他遠了,然而他有了寫不完說不盡的冰川雪海,火山沙漠,烽火殺伐,以及比這一切更刺人心腸的悲慟與快樂。在新印象與強刺激中,岑參進入了創作的成熟期和豐收期,成爲大西北的豪邁歌手。岑參詩歌創作有一種獨特現象,即其每逢上司或僚友出征或還京之際,總忘不了唱一首大西北的讚歌爲之送行,詩歌標題大抵相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火山雲歌送別”……,這類詩歌中,傑作極多,《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也屬於這類詩作。

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原文是什麼?怎麼理解?

“熱海”即今吉爾吉斯境內的伊塞克湖,唐時屬安西都護府轄區。岑參出塞“行到安西更向西”(《過磧》),仍未能達到直線距離去安西都護府約有千里之遙的熱海。“側聞陰山(此泛指邊地的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表明作者對熱海的瞭解來自傳聞,而這傳聞得自當地土著“胡兒”。“水如煮”三字形象地渲染熱海之“熱”,是內地人聞所未聞的。大概崔侍御(侍御史是居殿中糾察不法的官吏)還沒聽說過,所以詩人要對他誇一誇這比“火山”更稀奇的熱海。篇首八句便揉合傳聞與想象,對熱海繪聲繪色,加以渲染:熱海氣候之酷熱難以形容,海水燙得快沸騰了。別處“胡天八月即飛雪”,而熱海則十分反常,白雪還沒有到達其地,就早已化滅得無影無蹤。這裏,詩人的超凡出奇處在於,他一面誇張自然環境的惡劣,一面讚美頑強的生命:鳥兒縱然避開了炎熱的湖面,然而湖中卻出產一種赤鯉,它們不但活潑潑存在着,而且肥碩長大;這與岸旁經過嚴酷生存競爭考驗,獲得驚人的抗旱耐溫性能的青草之生生不息,彼此輝映着,唱出了一支生命力的頌歌。儘管他一面駭人聽聞地唱着:“蒸沙爍石虜雲”呀,“沸浪炎波煎漢月”呀,幾乎令聽者汗流浹背;卻仍使人覺得詩人是在津津有味誇耀他最感興味的事體,同時與之發生共鳴,感到痛快。“燃雲”、“煎月”的說法,實在匪夷所思。一處有一處的雲彩,故謂此處之云爲“虜雲”;月亮卻只有一個,故此地之月亦即“漢月”,措語愜心貴當。詩筆的揮縱自如,表明着詩人興會無前。

經過上述渲染,緊接四句是詩人的慨嘆。他借用了賈誼《鵬鳥賦》“天地爲爐”的說法,而揚棄了其“萬物爲銅”的感喟,說道:彷彿地底的“陰火”(相對太陽之炎而言)一齊燒向了西北邊陲,令人不解其故。那炎熱的威力不但統治了邊地(“月窟”指西陲,“單于”指單于都護府所在地),而且影響東漸(“赤阪”在陝西洋縣東龍亭山),甚至遠達天庭的太白星。“吞”、“侵”、“連”、“通”四字一氣貫注,準確、有力而又酣暢。詩人似乎在責問造物:“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然而從他作詩的興頭看,這與其說表示着遺憾,無寧說是變相的驚喜。

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原文是什麼?怎麼理解? 第2張

末四句,詩人回到送別的話題:“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以景色轉換話頭,十分自如。餞宴座中哪能看見熱海?夕陽西下的景色卻是能看到的。這時賓主俱醉,既醉於酒,又陶醉於那關於熱海的傳說,也就好象看到“夕陽海邊落”。“正見”的口氣,卻又寫幻如真。這時的熱海,又和神話中日浴處的咸池合二爲一了。《漢書·朱博傳》謂“御史府中列柏臺”,詩中即以“柏臺”代稱崔侍御。又因爲侍御史爲執法吏,有肅殺之氣,故謂之“霜威寒逼人。”這裏寫人,用了一個寒冷的喻象,與詩中的熱海折中一下。給“熱海炎氣”澆了一瓢涼水。既承上寫足熱海主題,使人感到餘興不淺;又十分湊手地表達了對崔侍御的敬愛和讚美。不勉強,不過頭。將唱熱海與表送行,挽合得天衣無縫。

詩雖作於社交場合,卻是積累有素,文如宿構。既牽涉餞別,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人深深愛上了邊塞,愛上了塞外風光,借送別之由以發揮之,這就和一般的應酬之作有別。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