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痛風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痛風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痛風

【釋名】

屬風、寒、溼、熱、挾痰及血虛、污血。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痛風原文是什麼內容?

陳希夷二十四節氣導引坐功圖勢

立秋七月節坐功圖

運主太陰四氣

時配足少陽膽相火

坐功:每日醜、寅兩個時辰,正坐,兩手托地,收縮身體閉氣,縱身上踊,如此五十六次,再叩齒、吐納、吞津。

治病:補虛益損,去腰腎積氣,口苦,常嘆息,心脅痛不能反側,面容無光澤,足外熱,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腫痛,腋下腫,汗出振寒。

【風寒風溼】

麻黃:風寒、風溼、風熱痹痛,發汗。羌活:風溼相搏,一身盡痛,非此不除。同鬆節煮酒,日飲。防風:主周身骨節盡痛,乃治風去溼仙藥。蒼朮:散風,除溼,燥痰,解鬱,發汗,通治上中下溼氣。蒼耳子:風溼周痹,四肢拘痛,爲末煎服。羊躑躅:風溼痹痛走注,同糯米、黑豆,酒、水煎服,取吐利。草烏頭:風溼痰涎,歷節走痛不止,入豆腐中煮過,曬研,每服五分,仍外敷痛處。薏苡仁:久風溼痹,筋急不可屈伸:風溼身痛,日哺甚者,同麻黃、杏仁、甘草煎服。五加皮:風溼骨節攣痛,浸酒服。枸杞根及苗:去皮膚骨節間風。子,補骨。蚯蚓:腳風宜用。穿山甲:風痹疼痛,引經通竅。五靈脂:散血活血,止諸痛,引經有效。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痛風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風痰溼熱】

半夏、天南星:並治風痰、溼痰、熱痰凝滯,歷節走注。右臂溼痰作痛,南星、蒼朮煎服。大戟、甘遂:並治溼氣化爲痰飲,流注胸膈經絡,發爲上下走注,疼痛麻痹。能泄臟腑經隧之溼。大黃:泄脾胃血分之溼熱。酥炒煎服,治腰腳風痛,取下冷膿惡物即止。威靈仙:治風溼痰飲,爲痛風要藥,上下皆宜。腰膝積年冷病諸痛,爲末酒下,或丸服,以微利爲效。薑黃:治風痹臂痛,能入手臂,破血中之滯氣。桃仁:血滯風痹攣痛。橘皮:下滯氣,化溼痰。風痰麻木,或手木,或十指麻木,皆是溼痰死血,以一斤去白,流水五碗,煮爛去滓至一碗,頓服取吐,乃吐痰之聖藥也。檳榔:一切風氣,能下行。茯苓:滲溼熱。竹瀝:化熱痰。羊脛骨除溼熱,止腰腳筋骨痛,浸酒服。

【補虛】

當歸、芎藭、芍藥、地黃、丹蔘:並養新血,破宿血,止痛。牛膝:補肝腎,逐惡血,治風寒溼痹,膝痛不可屈伸,能引諸藥下行,痛在下者加之。石斛:腳膝冷痛痹弱,酒浸酥蒸,服滿一鎰,永不骨痛。天麻:諸風溼痹不仁,補肝虛,利腰膝。腰腳痛,同半夏、細辛袋盛,蒸熱互熨,汗出則愈。萆薢、狗脊:寒溼膝痛腰背強,補肝腎。土茯苓:治瘡毒筋骨痛,祛風溼,利關節。鎖陽:潤燥養筋。罌粟殼:收斂固氣,能入腎,治骨痛尤宜。松脂:歷節風痠痛,煉淨,和酥煎服。乳香:補腎活血,定諸經之痛。沒藥:逐經絡滯血,定痛。歷節諸風痛不止,同虎脛骨末,酒服。

【外治】

芥子:走注風毒痛,同醋塗。蓖麻油:入膏,拔風邪出外。牛皮膠同薑汁化,貼骨節痛。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