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飛欽僧連傷二將,竇一虎揭榜求婚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飛欽僧連傷二將,竇一虎揭榜求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飛欽僧連傷二將,竇一虎揭榜求婚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 飛欽僧連傷二將 竇一虎揭榜求婚

不表番營討戰,再言軍士報入帥府:“啓元帥爺,城外番將討戰。”元帥說:“那位將軍出去會他?”“小將願往。”元帥擡頭一看,原來是龍鑲將軍王奎。元帥說:“將軍出去,須要小心。”王奎得令,出了帥府,上馬來到教場,點了三千鐵騎人馬,來到城邊,吩咐放炮開城。三聲炮響,開了城門,放下吊橋,衝到陣前。擡頭一看,見一員兇惡和尚,頭戴一頂毗盧帽,身披一件烈火袈裟,內穿熟銅甲,騎一匹金獅馬,手執混鐵禪杖,紙灰臉。兩邊擺齊三千羅漢兵。王奎大叫一聲:“狗禿驢,休來納命。快叫蘇賊出來會我。”飛鈸和尚聽了大怒說:“狗蠻子,休得多言,放馬過來!”王奎說:“少催坐騎。你敢是飛鈸和尚麼?”應道:“然也。既知我名,焉敢與俺對敵?俺不斬無名之將,通下名來。”王奎說:“你要問本將軍之名,洗耳恭聽。我乃大唐天子駕前龍鑲將軍,薛大元帥麾下王奎便是。”

飛鈸和尚聽了,把馬一拍,掄起鐵禪杖,“招打罷!”劈頭打將下來。王奎把手中大刀往上只一梟,架在旁首;衝鋒過去,迴轉馬來,把手中大刀還轉一刀。和尚也架在一邊。一來一往鷹轉翅,一衝一撞鳳翻身。刀來杖去叮噹響,杖去刀來迸火星。二人戰了有三十回合,和尚料不能勝,兜轉馬來就走。王奎那裏肯舍,把馬一拍,追上來了。和尚回頭一看,正中機謀。忙將禪杖放在判官頭上,懷中取出飛鈸祭起。王奎擡頭一看,見一道光亮劈面打來,嗄,叫一聲“不好,我命休矣!”躲閃不及,打得腦漿迸出,死於馬下。三千鐵騎上前來救,被羅漢兵殺得大敗,回進城中,折了一千五百人馬。緊閉城門,忙報進帥府:“啓元帥爺,不好了。王將軍出陣被和尚打死了。”仁貴聽了大怒,說:“這妖僧傷我一員大將。”傳令點陸成、王雲過來。

”你們帶領三千人馬出城,與我將妖僧斬首。”點馬標帶領人馬去掠陣,“若二將得勝,即前去砍殺番妖人馬;倘有差錯,鳴金收軍。”馬標得令。那二將出了帥府,全身披掛,結束停當,上馬端兵器來到教場,點了人馬。來到城旁,吩咐放炮開城。三聲炮響,大開城門,放下吊橋,二將衝出。聽得戰鼓如雷,和尚擡頭看見來了二員大將,金盔金甲,各使長槍,向和尚便刺。那飛鈸和尚也不問姓名,把鐵禪杖擋住,二人大戰,怎擋得兩條長槍如長蛇一般,嗖嗖不住,不在前心,就在兩旁,和尚那裏擋得住,又將飛鈸打將過來,可憐兩員英雄,都喪在兩扇飛鈸之下。馬標看見魂飛魄散,鳴金收軍,緊閉城門,前來報與元帥知道。仁貴聽報大怒道:“這妖僧如此驍勇,一刻之間連傷我三員大將,不知用何兵器,這等利害?”馬標稟道:“啓元帥,他用飛鈸祭起空中,有萬道毫光,蔽人眼目。故此三將不曾提防,被他打死。”元帥又想道:“馬標你既爲掠陣官,見有飛鈸妖術,何不早說?報事不明,何爲掠陣?左右將馬標綁出梟首。”“得令。”將馬標推出轅門,一刀斬首,進營回稟:“元帥,獻上首級。”“將頭號令。”元帥看看兩旁諸將,多懼怕飛鈸,不敢出戰,單有竇一虎上前說:“小將願往。”元帥說:“竇將軍,聞你仙傳他行之法,定能破得妖僧。與你令旗一面,步兵三千,作速出陣。”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飛欽僧連傷二將,竇一虎揭榜求婚 第2張

一虎得令,出了帥府。他不戴盔,不穿甲,頭上扎就太保紅巾,身穿繡龍黑戰袍,腳踏粉底烏靴,大紅褲子,拿了黃金棍,帶了三千步兵,開了城門,行至陣前。飛鈸和尚擡頭一看,見城中走出一隊步兵,不見主將,心中倒也稀罕,就被竇一虎在腿上打了兩棍,好不疼痛。往下一看,見一個矮子跳來跳去。和尚便將禪杖打下,他用棍子相迎。殺了幾合,和尚在馬上終是不便,倒被一虎往馬屁股上一棍,打得那馬亂跳,幾乎將和尚跌下馬來,忙打下飛鈸。一虎看見,想來利害,身子一扭不見了。和尚四下一看不見一虎,一虎在地下叫道:“妖僧不必看,我在地中了。”和尚想道:“唐朝有此異人,怪不得元帥大敗,怎能奪轉鎖陽城。”忙將兩手拿了兩扇飛鈸,對地下說:“你這個矮子怕我,躲在地下,豈不要悶死了?少不得氣悶不過,還要鑽將出來。我把你活活打死,方雪此恨。”那一虎在地中聽了和尚這般言語,他在地中呼呼大笑說:“呵呵呵,你要將飛鈸打我,只怕還早哩。我會地中行走,不怕悶死。我今回營去也。”說罷,呼呼大笑,只聽得笑聲漸遠。和尚氣得滿面通紅。一虎行到城門首,鑽將出來,鳴金收軍,緊閉城門。

一虎回進帥府。元帥一見說道:“竇將軍你回來了。方纔出兵勝敗如何?”一虎稟道:“元帥,那和尚用的是兩扇飛鈸,果然利害。若無仙傳地行之術,也要被他打死,做爲肉醬了。”元帥聽了,心中暗想:“那妖僧用飛鈸如此利害,擋住在此,怎好進兵?”便開口說道:“竇將軍且退,待本帥思一妙計,必要擒他。”傳令城外高懸免戰牌。“得令。”

說唐三傳第二十四回:飛欽僧連傷二將,竇一虎揭榜求婚 第3張

不表竇一虎退出,再言和尚看見城上掛了免戰牌,呼呼大笑回營。明日又來討戰,又見免戰牌還掛了。那和尚百般大罵,至晚而回。一連三日,俱是如此。那薛元帥聚齊諸將說:“和尚如此利害,諸將有何計可退番兵?”尉遲青山上前說:“要破妖僧,必須釋放世子丁山。他有仙傳十件寶貝,王敖老祖弟子出陣可擒妖僧。”衆將齊聲說:“尉遲將軍之言不差,必須小將軍方可退得。”元帥說:“軍令已出,不可挽回,諸位將軍不必言他。”衆將無可奈何,各自回營。看看又過了三日,元帥無計可施,傳令掛榜營門,有人退得和尚,破得飛鈸,奏聞聖上,官封萬戶候,錦袍一領,玉帶一圍,黃金千兩,決不食言。榜文一掛,那竇一虎曉得掛榜,心中得意:“此番小姐穩穩到手了。”來到帳前說:“元帥,小將有計能破飛鈸,要求元帥恩賞。”元帥大喜說:“竇將軍你果有妙計,破得飛鈸,本帥賞你錦袍一領,玉帶一圍,還要請旨封官。”一虎笑道:“小將也不要請旨封官,也不想錦袍玉帶,只是有句話兒不好說。若元帥見允,小將使能破得飛鈸。”元帥道:“將軍,你俱不要,要本帥賞賜什麼?快快說來。”一虎帶笑說:“小將也是明王之孫,當今天子之表侄。曾見令愛小姐尚未許婚,元帥將小姐許配我,我有妙計能破飛鈸,然後進兵西征。未知元帥肯允否?”仁貴未聽此言猶可,一聽此言,心中大怒,想道:“夫人好沒見識,不該帶金蓮女兒一同到此。被矮子看見,倒來求親。開言說:“口走!你這蠢物。本帥虎女,焉肯配你犬子?也罷,你若破得飛鈸,本帥另眼相看。若說起親事,斷斷不能。”一虎道:“元帥既不肯將小姐許我,我焉能肯與元帥破飛鈸?”元帥大怒說:“蠢物如此無禮,軍校們綁出去,斬訖報來。”一虎道:“元帥不必發怒,小將自回棋盤山去了。”

軍校正要來拿,見一虎身子一扭不見了。元帥見了,無可奈何,心中暗想:目下正在用人之際,他若回去了,飛鈸又不能破,兵又不好進。也罷,不如騙他破了飛鈸,允不允由我。元帥開言對地下說道:“竇將軍,我不殺你,你且出來。只要你破得飛鈸,回朝之日,將小女與你成親便了。”一虎在地中聽得元帥相許,從地下鑽了出來說:“既蒙允諾,如今便稱岳父了。”仁貴心中敢怒不敢言,只得說:“但不知你有何妙計能破妖僧飛鈸?”一虎說:“元帥,待小將今晚三更時分,往番營盜收飛鈸,殺了妖僧。明日元帥就好進兵了。”“既是如此,命你今晚前去,依計而行便了。”“是,得令!”不知一虎如何盜得飛鈸,且聽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