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泰山壓卵”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泰山壓卵”是什麼意思?

成語“泰山壓卵”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泰山壓卵”是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泰山壓卵”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泰山壓卵”是什麼意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時期,雖然是三分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但是上層文化的一些東西還是有發展的,整個三國時期就有很多成語被髮明瞭出來。其實成語也就是古人一種簡化表達方式,不過形容的實物非常的準確。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一下泰山壓卵這個成語的典故和意思,泰山壓卵是指雙方的力量非常懸殊,類似於以卵擊石。

成語“泰山壓卵”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泰山壓卵”是什麼意思?

魏晉時期,司馬炎篡奪了曹魏政權(歷史上的北魏,因其建立和繼承者均爲曹操的後裔,亦稱之爲曹魏),司馬炎建立了晉王朝,他就是史書上的晉武帝。

爲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以期達到永久統治天下的目的,晉武帝封賞了很多同姓的子弟爲王。讓他們分別鎮守國內名地的重要城邑和中心城市,但終歸還是事與願違,當司馬炎死後,駐守各地的中心城市諸侯們爲了爭奪中央政權的地位和搶奪各自的屬地,而同族展開了長達16年之久的連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中的主角是以當年晉武帝分封的八個諸侯王爲首,所以歷史上稱之爲“八王之亂”。

在當時有個名叫孫惠的人,字德施,是吳國寓陽人。其祖上直在三國時期的吳國政府做官,孔惠本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但博學多才,滿腹經綸。尤其寫得一手華美文章,由於他的才學深厚。在八王之亂時,有好幾個諸侯王都曾經數次拉攏他,以用此人爲已務。

孫惠也費經參加了他們的爭鬥。最初,他參加了當時齊王司馬同的隊伍,並在攻打趙王司馬倫的戰爭中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在那次戰鬥中,司馬同命令孫惠率兵攻打司馬倫,當攻到城池之下的時候,司馬倫緊閉城門,並命令部下,從城上往下放滾木雷石,使得司馬同的部隊損失慘重,這樣一連數日,雙方僵持不下。

這天夜裏,月黑風高,孫惠着準風向,命令部分士兵架起雲梯攻城,並將火把投入城中,使城中烈火熊熊。司馬同的部隊趁大火攻入城中。後來,孫惠因戰功卓著被司馬同封爲晉興縣侯。

此後不久,司馬同控制了中央政權。但他爲人驕橫專權,傲氣十足,根本不把當時的晉惠帝放在眼裏。孫惠見司馬同如此爲人便上前勸阻他,但司馬同根本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孫惠見他如此做人,不足以成大事,便毅然決定辭官。

過了幾年,河間王和長沙王司馬義決定聯手攻打司馬同,並決心一舉消滅司馬同,這時,成都王司馬穎重新進行朝廷人事調動,並重新任用孫惠,推薦他爲參將。但時隔不久,孫惠因擅自殺死了司馬穎的部將樑佼,而逃離司馬穎,並決定隱居起來。

成語“泰山壓卵”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泰山壓卵”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後來幾年過去了,這一年東海王司馬越在邳地(今江蘇邳陽)大舉興兵。他屯聚糧草,廣納賢士,並揚言擁戴當朝皇室,所以受到愛戴。許多有識之士紛紛投到他的門下,一時間,司馬越威名大震,聲勢浩大。一直隱居的孫惠覺得司馬越志向遠大能夠成事,便對他抱有希望。希望通過司馬越來結束這連年戰爭頻發,天下動盪,百姓疾苦的局面。讓百姓安居樂業。

於是孫惠就化名秦祕之,給司馬越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稱司馬越興兵是“履順討逆,執正伐邪”。把此舉比作是猛獸吃只小小的狐狸,偉岸的泰山壓碎一個小小的鳥卵,所以戰爭必勝無疑。

司馬越接到這封信後,非常欣賞寫信者的文才,於是就命部下張榜尋找寫信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司馬越最終找到了孫惠,封他“新室參軍”,並參與商討軍中大事。此後孫惠屢次升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