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天花亂墜”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成語“天花亂墜”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天花亂墜

成語“天花亂墜”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拼音】: tiān huā luàn zhuì

【解釋】: 傳說梁武帝時有個和尚講經,感動了上天,天上紛紛落下花來。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

【成語故事】:

成語“天花亂墜”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第2張

兩晉南北朝時佛教盛行,全國有寺廟3萬多所,僧尼200多萬。南朝的梁武帝帶頭求神拜佛,在全國大建寺廟。他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他還聘請古印度僧人波羅末到中國講經。波羅末翻譯了不少印度佛經,並培養了許多中國弟子。有了經書,講經的風氣更加興盛。爲了宣傳民衆,佛教徒編了許許多多講經的傳說。其中一則是: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了上天,天上的鮮花紛紛墜落。後來,佛教在中國分成許多宗派,影響最大的是“禪宗”。宋真宗時,道原和尚編了一本《景德傳燈錄》,記載了禪宗師徒的故事。書中講到對佛意要真正領會,反對“講得天花亂墜”。從此,人們用“天花亂墜”來形容說話極其動聽,但多指過分誇張,不切實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