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十六國大亂之世 涼州爲何獨成人間樂土

十六國大亂之世 涼州爲何獨成人間樂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胡亂華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第一次大劫難,一個個操着不同語言、高鼻深目的蠻夷戎狄一波波涌入中原大地,殺向華夏。

晉室南遷、衣冠南渡,被朝廷和精英階層拋棄的底層民衆如羔羊一樣被人宰割,黃河之濱盡爲丘墟,宛如地獄。

然而就是在這大亂之世,西北涼州即今天甘肅武威一帶,卻成爲避難的世外桃源,當時長安有民謠稱,“秦川中,血沒腕,唯有涼州倚柱觀”,翻譯成人話就是關中大地的血水能淹到手腕,只有涼州人民可以悠閒的一邊嗑着瓜子,一邊倚着柱子看戰爭恐怖片。

外面血流成河,涼州卻獨享安樂祥和,民衆奔赴,民心歸附,和刺史張寔的治理方略有很大關係。

十六國大亂之世 涼州爲何獨成人間樂土

西晉愍帝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四月,張寔貼出安民告示,要徵求批評意見,聽取不同聲音,“所部吏民有能舉其過者,賞以布帛羊米”,涼州境內無論是黨員幹部,還是平頭百姓,只要能指出我犯過什麼錯,有理有據的說出一二三來,就賞賜給布匹、綢緞、肥羊、穀米。

這種廣發英雄帖,請百姓議論朝政國是、妄議大政方針的做法,雖然在當代成爲絕響,但在中國古代,卻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專制主義”的中央政府,每隔幾年都會發個這樣的通知,讓百姓妄議一番朝政,即使是捕風捉影,也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會扣上造謠生事、挑撥是非的帽子

平心而論,張寔的這個告示是很有誠心的,不但言者無罪,還有物質獎勵,而且是吃飽穿暖的生活必需品,在戰亂年代,這些東西比較暖胃暖身。

但在一個人看來,張寔做得還不夠,只鼓勵百姓妄議朝政,還不能達到決策方式民主化、決策程序科學化的效果。

這個人就是主管政法工作的隗瑾。

看到告示後,隗瑾立馬找到張寔:老大,這樣辦,不一定行啊!您處理政務夙夜在公、善做善成,大小事務,不論鉅細,都是一個人親自裁決。事情還沒研究呢,您不但定好了調子,而且決策都已經作出。下面的人還敢提出不同意見嗎,只能您指哪打哪,您說怎麼辦,就怎麼幹。您這樣作決策,別說是三核桃倆棗的賞賜,就是賞金銀珠寶,又有誰敢說真話呢?“雖賞之千金,終不敢言也”。

問題提出了,那解決之道是什麼呢?怎麼讓百姓開口說話,提出意見呢?張寔看着隗瑾,快想轍。

十六國大亂之世 涼州爲何獨成人間樂土 第2張

隗瑾接着說,其實很簡單,以後處理政務時,您別急着做決定,先聽取一下各部門單位的意見,問問他們想怎麼幹,決策之前大家暢所欲言,羣策羣力,您再集中百姓智慧,作出決斷,這樣幹部百姓都會把真實的意見表達出來,還用您賞賜鼓勵嗎,“宜少損聰明,凡百政事,皆延訪羣下,使各盡所懷,然後採而行之,則嘉言自至,何必賞也”。

隗瑾的建言,實際上是將決策之後的聽取民情,前置爲決策之前的徵求民意,讓民衆的角色從事後的批評議論,轉變爲事前的參與討論。這種言論在今天,無異於與虎謀皮,極有可能會被個別心胸狹隘者視之爲惑亂人心,隗瑾的政治生命甚至會被終結。

但在張寔聽來,隗瑾的一番高論,卻是悅耳忠言,不但要聽從採納,還要大大提拔,“寔悅,從之,增瑾位三等”。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