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軍事新聞 > 從火燒赤壁中破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常識!

從火燒赤壁中破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常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年來,每每看到有關中國古代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總有如鯁在喉之感,《赤壁》,讓我按捺不住,想要談談中國冷兵器時代的一些戰爭常識。

1、古代打仗很講究軍紀,兩軍對壘根本不可能站在那裏亂打一通。

軍隊是戰爭機器,講的的紀律和戰術,有了這兩種品質,纔能有較強的戰鬥力,纔會有以弱勝強的情況發生。否則人數再多的軍隊,投鞭斷江的氣概,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大多數電影中,都是雙方兵士從兩個方向對衝過來,也沒有什麼指揮,戰鬥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羣毆。電影《赤壁》算是稍微認真了一些,諸葛亮擺了一些陣法,多了一些戰術,不過充其量也就是香港電影的那些路數。

實際應該怎麼樣呢,一般來說,兩軍對陣,首先要用弓箭射住陣腳,就是說兩支部隊會先用弓箭遠程相互對射,然後停在箭程之外。當然不排除有神射手用強弓硬弩藏在旗影下遠程施射偷襲對方主帥的可能,史書和演義中多有發生。

從火燒赤壁中破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常識!

對於騎兵,一般來說是不會象電影《赤壁》開頭的長板坡之戰那樣,用來衝擊對方部隊的中央。因爲三國時期,馬鐙尚待發明(中國最早的馬鐙是在西晉時期出土的),騎兵也沒有重裝備,馬匹也不披甲。用這樣的騎兵去衝擊對面敵方的主力部隊,簡直就是找死,三排弓箭手幾輪齊射就搞定了,更本不可能讓你衝到面前。所以那時候騎兵多數用來迂迴側翼和機動作戰,注意了,是機動作戰,什麼叫機動作戰,就是衝鋒陷陣,來回廝殺,後面還會講到。

當然,打擊潰逃的敵人用騎兵再合適不過了,從背後砍瓜切菜一般容易……。但是看到對方依據險要排成陣勢,那騎兵就要小心了,貿然衝上去,那後果不是被射成刺蝟狀,就是掉進陷馬坑,對方來不及挖陷馬坑還有絆馬索、滾刀手專砍馬腿等等,騎兵對訓練有素的步兵進行正面攻擊是討不到半點便宜的。

所以,這時候騎兵只能遠距離繞道從兩翼或背後多個方向攻擊步兵,打亂步兵的陣形,分割和切斷敵方步兵原本相互保護相互支援的行伍關係,從而剿殺。但是如果步兵陣營背陳險要,騎兵對步兵是毫無辦法的,就算你不計代價的衝鋒,也無濟於事。史書中很有名的陳慶之就是這樣用三千人馬背依城牆擊潰了十萬之衆的來犯之敵。

從火燒赤壁中破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常識! 第2張

因此,這種時候,騎兵最好就是待機,等待自己的步兵主力增援。相信以曹操的治軍能力,騎兵部隊肯定是不會違反軍紀貿然出擊的。所以這也是諸葛亮要張飛斷後以獲取撤退時間的前提條件,張飛率領步騎兵馬扼守險要,來追擊的曹軍騎兵只能乾瞪眼,只有等步兵主力來了以後再實施決戰。

所以說這樣一來情節才合理,諸葛亮可以從容安排大隊人馬的撤離。而《赤壁》電影中,曹軍騎兵竟然全殲了諸葛亮用來斷後的步兵,也沒有繼續追擊劉備,讓人難以理解。而且,雙方軍隊無論是追擊還是撤退全無號令,古代打仗聞鼓則擊,聞金則退,其它各種命令,一般通過各色令旗揮動來調動全軍,當然不可能諸葛亮一個人拿那麼多的旗子來指揮,那麼誰來傳達諸葛亮的命令呢,那當然要有傳令兵,可是電影《赤壁》中,既無傳令兵,也不見探子兵,撤退全靠張飛一聲吼,真是漿糊的一塌糊塗。

2、陣法

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爲戰勝蚩尤,從神那裏學到陣法,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是在商朝後期。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乙到武丁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採用固定的陣形。

就以《赤壁》中擺的陣法(事實上諸葛亮擺的是八陣,而不是八卦陣)來說吧,開頭孫尚香誘敵深入,曹軍追兵被揚塵遮蔽誤墜諸葛亮的陣法之中,這個還算有點常識。

接下來對這個陣法的種種表現令人很不滿意,首先這個陣法應該是個不斷變換的迷宮陣法,曹軍誤入之後,首先應該要想到的是要原路撤退,因爲這時入陣不深,應該向回撤,而不是在陣法中到處亂竄,越竄越深。

而因爲陣法不斷的變化,曹軍一時無法找到回去的路,這時曹軍應該想到的應該是要突圍,要朝陣法中人最少的地方衝殺,而這才正好應該是陣法的高明之處,你看起來人少的地方,你越突圍,結果發現最後卻是人最多的地方,陷入重重包圍。

講到這裏,回頭看看,電影裏,完全沒這個過程,好像一衝進去就陷入重重包圍,而且包圍的還那麼緊密,都有點水泄不通了,這個不是陣法,而是包餃子。之所以運用這個陣法,目的是不僅是爲了包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分割陣中的敵軍,前後分割,左右分割,把敵人部隊越切越少,越切越亂纔對,開始的時候應該比較稀疏,誘導你一步步陷入包圍,然後再一點點變換陣形以達到分割的目的,再一步步壓縮,而且陣法應該是種車輪戰,不斷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並且主將在陣形中,應該能不斷的變換位置,不斷單挑對方的戰將,把關羽、張飛、趙子龍的恐怖武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靠他們去殺掉那些無名小卒。

3、裨將和主將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個皮匠其實應該是裨將,否則很難理解皮匠和諸葛孔明有什麼邏輯關係。裨將,在軍隊中屬於最低等的將領,一般是配附給主將做副手的,比如關羽的裨將周倉、馬岱這個是常識了。之所以主將需要裨將,並不是隨從這麼簡單。三國時代因爲還沒有發明馬鐙,能騎馬打仗的將領都是很不一般的,但是也常常會控制不住掉下來,比如長板坡被張翼德喝破肝膽的夏侯傑,估計也就是被張飛一嗓子驚失了魂魄,一不留神從馬上摔下來,後腦勺着地了估計。而且,那時侯馬匹也沒有甲具,很容易被弓箭飛矢所傷,更別說被步兵滾刀手砍翻馬腿了。所以主將出馬,除非主將間決鬥,否則衝鋒陷陣,一定四周兩邊是必須要有人護衛的,防止暗箭和滾刀手傷害主將和坐騎。這也是裨將最大的用處。


從火燒赤壁中破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常識! 第3張

而電影《赤壁》中,不要說沒裨將了,連主將個個都是下馬徒步戰鬥,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4、仗究竟是怎麼打的

中國古代戰爭常常一開打就是數十萬衆,什麼三千人馬,二萬精兵,那都是連塞牙縫都不夠的,所以對陣形的運用並不如日本幕府時代(黑澤明電影中表現過的)那麼講究。而只對軍紀格外講究,早至孫武殺掉吳王愛妾以肅軍令,晚到戚繼光抗擊倭寇無一不是在軍紀上下足了功夫。因爲在冷兵器時代,兩軍交戰,最怕腹背受敵(不能採用黴軍的蛙跳戰術),最合理的戰術應該是揮師衝擊對方的陣線,然後一直向縱深挺進或向側翼撕扯,然後再掉頭,再衝入敵軍,一路衝殺疾走,防止背後被人偷襲,所以古代有匹好馬那是很重要的。所以兩軍對殺,一定是相互衝撞,不斷尋找對方部隊的隊列縫隙進行插入和分割,來回衝鋒的,而不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樣,象中國男足一樣站在原地羣毆。

所以你看諸葛亮經常在地形險要的地方搞埋伏戰,曹軍人馬一中埋伏就要撤,其實也不是不能打,而是怕被別人前後左右夾擊,要突破又沒有合適的地形衝鋒,所以必須得迅速撤離。

講了這麼多,其實對《赤壁》還有一個不太滿意的地方,雖說白話一點,通俗一點沒有錯,但是長幼不分,尊卑不分,稱謂混亂,實在是小學都沒畢業的編劇在混飯吃。

自周而下,不論男女,普遍有字。男子成年,女子出嫁時,就會“冠字”。對於男子來說,二十歲就已是成年,從前用來被長輩稱呼的名,就不能再不分場合地用下去了,只能另取個稱呼,供平輩和將來的晚輩呼叫,這就是字所以用。對於女子來說,因爲取字就是出嫁,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待字閨中”就指的是尚未嫁人,中間這個“字”的來由,很要考些人的。

名作爲謙稱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大量可見,字作爲成年後平輩和晚輩的尊稱,也是常識。

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總是稱“亮”,而別人稱他是稱“孔明”或“諸葛孔明”,區分清楚。而《三國志.吳書.呂蒙傳》中有一段孫權和陸遜的談話,評論了當時諸人。對周瑜稱公瑾、張昭稱子布,稱字表示尊重;對已死的劉琮稱名字不避諱;對於不在場的曹操,當時沒有開戰,而且關係不算太差,稱孟德;對劉備,雖然當時蜀吳在開戰,但畢竟是妹夫,所以還是稱玄德。唯有關羽,荊州開戰前、開戰後,孫權都一直稱關羽或羽。明白了吧?爲什麼關羽必死於吳手,從稱呼上就可見一斑。怪也只怪關雲長一句“虎女焉嫁犬子”,清高太過了點。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