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他爲什麼沒有派兵攻打曹操?

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他爲什麼沒有派兵攻打曹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徵四方”),實力大增。他先後擊敗呂布、袁術,佔據了兗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這樣,曹操和袁紹兩大勢力之間的交鋒,可以說是在所難免了。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他爲什麼沒有派兵攻打曹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

由此,在官渡之戰中,原本相對弱小的曹操,反而取得了勝利,擊敗了強大的袁紹。雖然官渡之戰沒能一舉消滅袁紹,不過,自此之後,袁紹一方走向了下坡路,而曹操則逐漸一統北方中原地區。那麼,問題來了,官渡之戰時,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爲何沒有派兵攻打曹操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中記載:“天子都許,表雖遣使貢獻,然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諫表,表不聽,羲辭疾而退,終表之世。”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遷都許昌,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勸諫劉表,劉表不聽,回答道:“對內,我沒有對朝貢之事上失責;對外,我亦沒有違背盟主,這纔是當今天下的大義之道。怎麼只有你老是在怪我呢?”鄧羲不滿,於是辭疾而退,終劉表之世不爲其仕。

對於劉表來說,儘管是漢室後裔,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劉表需要臣服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在曹操和袁紹之間,劉表選擇和袁紹結盟。張濟去世後,劉表又派人招誘張濟的餘部,他的部衆聞訊大喜,都服從劉表。

在賈詡的說服下,張繡屯兵宛城與劉表聯合,成爲劉表在北方的藩屬勢力,替他抵禦曹操。也即在官渡之戰前,劉表就已經和曹操相抗衡。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在官渡之戰爆發時,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卻沒有派兵攻打曹操。對此,在筆者看來,究其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

一方面,官渡之戰爆發時,荊州後方出現了叛亂,這導致劉表忙於平定叛亂,從而分身乏術了。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時,桓階遊說張羨支持曹操,張羨於是以長沙郡和鄰近三郡(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反抗劉表,並派使節面見曹操,曹操知道後十分高興,但因爲要專注於在官渡抵抗袁紹,未能派兵南下長沙,此時劉表攻打張羨。

由此,在官渡之戰爆發時,因爲張羨的反叛,導致荊州南部的四個郡已經不受劉表控制了。衆所周知,荊州一共有七個郡,現在,四個郡已經反叛了,因此,對於劉表來說,平定叛亂纔是當務之急。

如果在這個時候,劉表還選擇派兵幫助袁紹攻打曹操,無疑是失去了理智,更會導致自己徹底失去荊州之地。當然,後來張羨病死,長沙人又立其子張懌爲主,於是劉表攻下張懌,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裏疆域,帶甲兵十餘萬。也即在徹底平定了荊州南部四郡的叛亂後,劉表才真正掌控了荊州七郡。

不過,正是因爲將精力放在了平定叛亂上,導致劉表沒能在官渡之戰爆發時有所作爲。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劉表能夠在官渡之戰時出兵,確實有望改變這場戰役的走向。

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他爲什麼沒有派兵攻打曹操? 第2張

另一方面,在平定荊南之後,劉表與交州牧張津之間漸生仇隙。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間(199年—203年),張津對劉表連年用兵。然而交州兵微將寡,故即與劉表作戰經年仍是徒勞無功。交州,主要包含今廣東、廣西等地,也即正好位於荊州的南部。

因此,對於劉表來說,在成爲荊州牧之後,始終面臨着後方不穩的問題。在官渡之戰前後,交州牧張津因跟荊州刺史劉表發生糾紛,開始一年接着一年地交戰,但他與劉表的兵力比較之下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他與劉表的戰爭不但沒有達到目的,而且造成部將愈來愈憎恨他,甚至也有一些人擅自離開他身邊。

對此,在筆者看來,交州牧張津之所以不斷的襲擾劉表,很可能也是因爲曹操的暗中支持,也即曹操利用張津、張羨等人來牽制劉表,促使其無法向中原之地用兵。建安八年(203年),也即官渡之戰後,張津將出產在交趾郡和合浦郡的益智子製成的糉子贈送給了曹操品嚐。而這,無疑體現出了張津和曹操之間的關係比較親近。

最後,除此之外,官渡之戰時,袁紹的綜合實力明顯強於曹操,獲得勝利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事情。而這,也可能是劉表按兵不動的原因之一。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這意味着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在官渡之戰中,袁紹一方調集了10萬精兵。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曹操來說,則只有3萬兵馬,也即雙方在兵力上可謂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並且,雖然劉表沒有直接出兵,不過,他也派人策動中原地區的郡縣。在官渡之戰爆發後,劉表響應了袁紹攻曹的號召,派人策動諸州郡陰謀反曹,而陽安都尉李通則拒絕了袁紹、劉表的反曹號召。除了陽安郡之外,豫州的其餘諸郡大多響應袁紹的號召。

公元199年十一月,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當着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衆歸順曹操,被拜爲揚武將軍。

對此,在筆者看來,張繡在官渡之戰時歸降曹操,一定程度上切斷了劉表出兵的道路,也即張繡所在的南陽郡,正好處在劉表和曹操兩大勢力之間。劉表想要攻打曹操,必然要經過張繡的地盤,現在張繡已經歸降曹操了,自然讓劉表難以直接威脅到曹操了。綜上,官渡之戰時,劉表作爲袁紹的盟友,並沒有出兵偷襲曹操。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