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與劉邦情同手足的盧綰,為什麼會叛變?

與劉邦情同手足的盧綰,為什麼會叛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盧綰(wǎn),漢朝開國功臣、異姓諸侯王之一,是劉邦的同窗與發小,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劉邦的信任。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盧綰在大漢朝的開國元勳中,的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與劉邦雖是異姓,但不僅是同鄉,而且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沛縣,兩人從小就廝混在一起,情同手足。劉邦沛縣起事後,盧綰以賓客相從。劉邦入關中後,盧綰任將軍,楚漢戰起後,再任太尉。

高帝五年七月,燕王臧荼謀反被攻滅,盧綰經韓信等十人舉薦,被封為燕王。

漢初七個異姓王,衡山王吳芮、燕王臧荼、韓王信、趙王張敖、楚王韓信、樑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在劉邦逐次剪滅異姓王的過程中,盧綰是沛縣功勳集團中唯一一個加塞進去,被封為王的。

與劉邦情同手足的盧綰,為什麼會叛變?

劉邦封盧綰,有情感因素,但更多的還是政治需要,封盧綰為王可以斷絕沛縣功勳集團中其他人封王的期望,史書上說“欲王盧綰,為群臣解望。”

盧綰後來雖然有謀反之舉,但此人本質上不壞,而且在沛縣出來的那一幫功臣中,屬他跟劉邦秉性最相投。有一點可以證明,劉邦平日裡最親近的人有兩個:一個是他同父異母的少弟劉交,另一個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盧綰。這兩人經常侍從劉邦,出入臥內,劉邦時不時地還要賞賜他們衣被飲食。

放眼整個大漢朝堂,這種親倖程度是十分罕見的,即便是蕭何、曹參,也從未擁有過這種待遇。

作為劉邦的死黨兄弟,在大漢朝局逐步演變,劉邦想封同姓王的過程中,盧綰始終扮演著推波助瀾老好人的角色,提議封劉恆為代王,是盧綰帶的頭;樑王彭越被滅後,提議封劉邦另外兩個兒子劉恢、劉友分別為樑王、淮南王,還是盧綰帶的頭。

盧綰能如此忠誠,劉邦當然很欣慰。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盧綰作為異姓王,卻要帶頭促成同姓王更替異姓王,如此殘酷的政治現實他不可能不有所感,有所懼。

與劉邦情同手足的盧綰,為什麼會叛變? 第2張

忠誠終究無法掩埋現實的殘酷,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陳豨叛亂便是壓垮盧綰效忠劉邦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邦率兵親征陳豨時,詔令盧綰從東北方向配合攻擊。陳豨為求急勝,暗中派出使者向匈奴求援。此時的匈奴已與大漢和親,匈奴單于冒頓以為冒然發兵援助漢朝反臣,有所不便,因而猶豫不決。

此時的盧綰對劉邦還是相當忠誠的,得知陳豨此謀後,他立即派出熟悉匈奴情況的屬臣張勝,令他前往匈奴奉勸冒頓切勿入援。

不曾想,張勝在匈奴遇到了一個專門策反漢臣,與大漢朝作對的奸人,此人是臧荼的兒子,名叫魏衍。

魏衍對張勝說,君之所以得到燕王信用,乃是因為君熟知匈奴之事;燕王之所以至今尚存,是由於諸王相繼叛漢,漢帝未及北顧。而今君卻為滅豨之事奔走,詎不知豨一旦淪亡,下必及燕,君等將盡為漢帝虜!今為君計,唯有一面發兵援豨,一面與匈奴聯手,使漢兵不敢輕易來犯,方可長保燕地,永享祿位。

這一番話,奸人魏衍不僅撕毀了劉邦假仁的面具,而且直擊到了張勝以及盧綰的人性弱點,也許你是好人,也許你是忠臣,但歸根結底你是貪享榮華富貴之人。

張勝就這樣被說服了,並擅自篡改此行的使命,安全按照魏衍的意思辦了。

盧綰得知張勝已暗通匈奴背叛了大漢,立即報聞劉邦,請求誅戮張勝全家。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張勝突然回來了。

回來,張勝就直奔主題將魏衍的那一番話端了出來,這還不夠,見盧綰陷入了困惑,張勝又特別提到了一個人。

張勝說,高帝年事已高,且又多病,大漢朝政事實上已落入呂后之手。這個婦人專以誅殺功臣為能事,韓信是怎麼死的,彭越又是怎麼死的,你該清楚。天下最毒婦人心,說不定你燕王已在這個婦人的砧案上。

如果說念及與劉邦的情義,盧綰尚存猶豫的話,那麼當呂后猙獰而出後,盧綰就別無選擇了。

就這樣,盧綰採用張勝之計,暗地裡反了。

一方面,他另派署吏範齊去見陳豨,言明燕王支援他長期反漢;另一方面,為了迷惑劉邦,他斬了個假張勝。

與劉邦情同手足的盧綰,為什麼會叛變? 第3張

但一心保全榮華富貴的盧綰卻錯看了一點,此時的大漢已有天威,陳豨之流的反叛根本蹦躂不了幾下。

幾個月後,陳豨叛亂被徹底平定,盧綰於驚恐不安下,只能寄希望於矇混過關。

但又是暗通陳豨、匈奴,又是向劉邦送假張勝人頭,紙難包火,最終盧綰謀反的內幕被徹底揭開。

劉邦聽說盧綰竟然也背叛自己,先是連連擊案,大聲咆哮,跟著原來的箭創就迸裂開來,胸口血流不止。

憤怒裡是傷心,傷心裡是憤怒,劉邦發誓要滅了盧綰。

然後樊噲的討伐大軍剛殺進燕國,盧綰就率領妻兒奴婢北逃了。

逃到長城腳下,盧綰後悔了,心中生出了一個念頭,待劉邦病癒,即親赴長安,負荊請罪。

遺憾的是,劉邦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不是因為冷酷無情,而是因為他駕崩了。

沒有盧綰的反叛,劉邦的箭創也許不會迸裂,箭創不迸裂,也許就不會崩的那麼快。

可以說,因為現實的殘酷,盧綰殘酷地捅了劉邦一刀,而他自己也就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絕望地逃到匈奴後,冒頓封了盧綰一個東胡盧王。

這個封號對盧綰而言,更多地只能是一種悲哀。

一年多後,盧綰死了,死於哀嘆,死於對故土的思念,死於現實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