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四大陽謀之一"圍魏救趙"真無解嗎?孫臏的埋伏,龐涓一清二楚

四大陽謀之一"圍魏救趙"真無解嗎?孫臏的埋伏,龐涓一清二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圍魏救趙是一種著名的中國古代兵法策略,也是四大陽謀之一。這個策略的核心是在敵人後方製造混亂,從而分散敵人的注意力,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達到救圍的目的。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孫臏幫助齊國解圍邯鄲的故事。

四大陽謀之一

在公元前354年,魏國圍攻趙國的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前往救援。孫臏提出了圍魏救趙的策略,建議齊軍攻打魏國都城大梁,迫使魏國回救,以減輕邯鄲的壓力。這個策略得到了田忌的認可,於是齊軍迅速向大梁進發。

四大陽謀之一

龐涓是魏國的名將,他得知齊軍攻打大梁後,並沒有回救都城,而是率軍繼續進攻邯鄲。他認為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只是調虎離山,齊軍長途跋涉攻打大梁,一定不能持久,只要趙國頂住齊軍的進攻,邯鄲就能守住。他還認為孫臏一定會乘魏軍主力攻打趙國之際,在半路上偷襲魏軍,因此他並沒有回兵救援大梁,而是留下少數兵力虛張聲勢,自己則率主力大軍迎擊齊軍。

四大陽謀之一

孫臏早已料到龐涓會有這一著,於是他將計就計,在馬陵道設下埋伏,等待魏軍前來。果然,當魏軍來到馬陵道時,看到路旁樹立著一棵大樹,上面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不由得大驚失色。這時,齊軍從四面八方殺出,將魏軍團團圍住。龐涓自知難逃一死,遂拔劍自刎,臨死前嘆道:“還是孫臏技高一籌!”

圍魏救趙的策略在歷史上被多次運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公元前204年,劉邦項羽圍攻於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派遣韓信率軍攻打項羽的後方,迫使項羽回救。最終項羽不得不在固陵被劉邦和韓信聯軍打敗。

但是圍魏救趙並非無解,像龐涓這樣的名將往往會識破這個策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一些應對措施來化解危機。例如可以加強城防和軍隊的戰鬥力,讓敵人無法輕易攻破。或者可以與盟友合作,共同抵禦敵人的進攻。還可以採用一些誘敵深入的戰術,讓敵人陷入不利的地形或包圍圈中。

總之,圍魏救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兵法策略,但是並不是無解的。在使用這個策略時,需要考慮到敵人的反應和應對措施,靈活運用各種戰術和策略來應對敵人的進攻和反擊。同時還需要具備高度的智慧和軍事素養,才能夠真正發揮出圍魏救趙的威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