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神話故事 >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燭龍,又名燭陰、燭九陰、逴龍、火精,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有一子名為鼓。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名稱】:燭龍

【別稱】:燭九陰,燭陰

【類別】:神獸

【特徵】:通體赤紅,人臉蛇身

【能力】:鐘山之神,出沒於北方極寒之地,睜開眼為白晝,閉上眼為夜晚,吹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能呼風喚雨。

燭龍,常出沒於北方極寒之地,是傳說中的鐘山之神。

關於燭龍能力,在《山海經》中的描述為:“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字面解釋是說“燭龍”睜眼為白晝,閉上眼為夜晚,吹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呼吸能成風。也正因如此,不少人便將燭龍視為無上的存在,畢竟睜眼閉眼間就能操控日夜,吹氣呼氣就能變更冬夏。這可不單單是神仙能辦到的,簡直就是創世神級別的存在。

燭龍究竟是否真的就擁有操控日夜,掌管冬夏的能力呢?

筆者認為,得出結論前需要弄清一個核心概念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睜眼為日,閉眼為夜。究竟是“燭龍”睜開眼天就會亮,閉上眼天就會黑;還是“燭龍”在天亮時睜眼,在天黑時閉眼?

如果是前者顯然太過匪夷所思,縱使“燭龍”身長千里,但想要操控日夜和四季更迭都不太可能。而後者則更加符合常理。只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講,“燭龍”並非是“在天亮時睜眼,在天黑時閉眼”,而是他的睜眼與閉眼等同於晝夜的更迭。

通俗點講,石頭是有生命的,石頭有形成時間,也有慢慢或突然消失的時間,這種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它的生命。人類看不完石頭的生命,因為石頭相對於人類而言太慢了。而“燭龍”也是這種存在,他的睜眼與閉眼等同於人類的一天,呼吸之間便是一季,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燭龍”也稱得上是強大的神祇。

而“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以及“風雨是謁”才是“燭龍”真正的能力,強大的吐息能讓周圍寒冷如冬,呼氣則溫如夏,就連呼吸之間的氣流都如同起風一般,其能力所影響的範圍自然和他“身長千里”的體型成正比,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至於“操控風雨”則是大多數龍類所具備的基礎能力,就不過多贅言了。

關於“燭龍”的由來,有下列幾種解釋:

【龍銜燭說】

龍銜燭說是基於各類文獻的正統說法。如[戰國]屈原在《楚辭·天問》中提到:“西北闢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已經提及“燭龍”為“龍銜燭”起照明的作用。

而[東漢]高誘在《淮南子注》中載:“蔽,至也。委羽,北方山名也。一曰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更也間接指出西北委羽山有一龍銜燭照太陰。

[東漢]張衡的《思玄賦》中載:“速燭龍令執炬兮,過鐘山而中休。”亦是肯定了燭龍銜燭的說法。

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東晉]郭璞在注《山海經·大荒北經》“燭龍”時引《詩含神霧》:“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訊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更是直接點出“燭龍”銜火照天門。

【鐘山神說】

“鐘山神說”是在“燭龍”鐘山山神的身份及“龍銜燭”的設定基礎上提出的說法。“燭龍”的“視為晝,瞑為夜”的能力僅作用於鐘山,而且“視為晝,瞑為夜”並非指他睜眼閉眼,而是指“燭”的明滅。當然,“龍銜燭”的“燭”並非一般的蠟燭,對應“燭龍”的體型也應該是“火精”一類。提到“火精”有人就說那是“畢方”。非也,“火精”指一類妖怪而並非單一的妖怪,也就是說“以火而生”或“因火而生”坊間甚至將“能御火控火”或“與火有關”或“特徵類火”的妖怪都定義為“火精”。另外,從嚴格意義上講,“畢方”應屬“木精”,即使歸入“火精”類也屬於是“與火有關”的範疇。話回正題,“燭龍”銜“火精”以照明,火精明滅對應著鐘山的日夜,而“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的影響範圍自然也是僅作用於鐘山地界。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第2張

【創世神說】

“創世神說”是由袁珂在《山海經校注》中明確提出:“燭龍是原始的創世神。”主要依據為《廣博物志》引[三國吳]徐整《五運歷年紀》中載:“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另有一說為[東晉]郭璞《玄中記》中所載:“北方有鍾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為日,右目為月,開左目為晝,開右目為夜,開口為春夏,閉口為秋冬。”其中“左目為日,右目為月”的設定與盤古身殞後雙眼化作日月的設定相仿,由此提出“燭龍”就是創世神“盤古”的說法。

首先,《五運歷年紀》著成年份明顯晚於“燭龍”相關傳說文獻,其描述盤古的寫作手法也明顯是借鑑《山海經》中“燭龍”的寫法,但這並不足以說明“燭龍”就等同於“盤古”。其次,若依盤古傳說而論,“盤古”身殞後,雙目化日月,顯然與《玄中記》中的“燭龍”有出入,更是難以自圓其說。

【太陽說】

“太陽說”由[漢]鄭康成 《易緯乾坤鑿度》中提出,[清]俞正燮在其著《癸巳存稿·燭龍》中引相關內容,並進一步提出“燭龍即日之名”。然而,[戰國]屈原《楚辭·天問》中:“西北闢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以及[西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的相關描述,均與“太陽說”觀點相悖。

【祝融說】

“祝融說”由國學大師姜亮夫在《楚辭通故·燭龍》中提出,他認為“燭龍”即“祝融”之音轉,燭龍傳說即“祝融傳說之分化”。也就是說,其說法的主要依據是燭龍而發音與祝融相似,次要依據是燭龍周身赤紅的特徵以及“燭者,火也”的說法。然“燭龍”與“祝融”除發音相近,身色相仿,並無其他相關之處,不足為據,更難以為信。

【北極光說】

“北極光說”由日本神田選吉氏提出燭龍為北極光的猜想,臺北省研究院進一步提出相關驗證論據。首先,從方位上,燭龍居於鐘山下來看,從中國觀察北極光由於磁極關係,以偏西北方居多,並提出鐘山應指帕米爾高原。其次,從燭龍特徵,紅色及龍形身長千里來看,在中國觀察到的北極光多以紅色為主,再加上北極光蛇形的特徵,容易讓人與龍相聯想。故此推測燭龍形象的產生屬於古人對極光的自然崇拜而造就的神獸。

【火山爆發說】

“火山爆發說”如“北極光說”一樣將“燭龍”的由來定義為古人的“自然崇拜”。因為在火山爆發時,就如一條燃燒的紅色巨龍。岩漿燃燒時濃煙遮天蔽日,而在火山噴發的時間光亮又照射大地,多少與“燭龍”的“視為晝,瞑為夜”的描述相呼應。

燭龍:古代神話傳說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第3張

參考文獻

《山海經·大荒北經》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山海經·海外北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不飲,不食,不息。身長千里,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戰國]屈原《楚辭·天問》

西北闢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漢]《括地圖》

鍾山之神,名曰「燭龍」,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籲為夏,息為風。

[西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東漢]郭憲《洞冥記》

天漢二年,帝升蒼龍閣,思仙術,召諸方士言,遠國遐方之士。唯東方朔下席操筆跪而進,帝曰:『大夫為朕言乎!』朔曰:『臣遊北極,至種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龍銜燭火,以照山之四極。』

[東晉]郭璞《玄中記》

北方有鍾山焉,山上有石首如人首,左目為日,右目為月,開左目為晝,開右目為夜,開口為春夏,閉口為秋冬。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