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文史 >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来源:飞飞历史网    阅读: 2.0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胡惟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得志之后,骄横跋扈

虽然古代的贤哲一再说“胜不骄,败不馁”,但人在得势以后,难免会居功自傲,这也是人之常情。胡惟庸,早年跟随朱元璋起义,也算是朱元璋手下的首席智囊,在朱元璋南征北战,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颇受到朱元璋的宠信,朱元璋建立起明朝以后,一手将其提拔为宰相。

在任何人看来,只要胡惟庸兢兢业业地做他的宰相,帮助朱元璋打理江山,自然是前途似锦,甚至死后还能得个名相的称号。可是胡惟庸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长期的担任宰相,自己又是有功之臣,与一开始的自觉奋进不同,胡惟庸开始变得日益骄横,甚至收受贿赂。专政、擅权,手握各级官员的生杀大权。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相权已逼皇权,命中注定的结局

朱元璋是一个很强调君臣有别的人,曾经编立了《资治通训》《臣戒录》等,一直强调的内容就是君是君、臣是臣、不断的告诫各大臣要身心全部忠于自己。通过历朝历代王公贵族反叛的事来警示警告大臣,甚至说过,我就是整个国家,你们忠于这个国家,就是忠诚于我。甚至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用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用来作为自己的眼睛帮助自己监视全国。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掌控是十分的强势的,胡惟庸专政、擅权,已经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胡惟庸权势的日益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朱元璋手中的皇权,何况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不是“吃素”的,既然能在乱世中称霸,就不是胡惟庸能对付的,所以胡惟庸无论怎样都会是一个悲哀的结局。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第2张

朱元璋是一位行事十分高效的皇帝,一旦他认准了一件事,就必须快速地将他完成,当他认定了胡惟庸手中相权能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其实胡惟庸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在古代中国,如果当权者决心除去某人的时候,就自会有人告发此人谋反,名震古今的胡惟庸案也不会例外。

有人告胡惟庸意反,胡惟庸案

公元1380年,有人告发胡惟庸意图谋反,勾结当时的倭寇日本,暗中联络朝中大臣,准备在宴会上杀死朱元璋。朱元璋下令将胡惟庸“磔死”,屠灭三族。不过这还不算完,后来因为此案牵连甚广,朱元璋称又发现了胡惟庸的新同党,于是又命锦衣卫展开全面搜捕,包括宰相李善长、蓝玉等三万余人皆受牵连,全被朱元璋诛杀,这就是当时人心惶惶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第3张

关于胡惟庸谋反一事有很多疑点,公元1380年,据说胡惟庸自称家中井里出现了罕见的醴泉,意寓为大明朝祥瑞的吉兆,邀请朱元璋前去观看,朱元璋在路上之时,被当时一个太监挡在车前,哪怕差点被打死也是双眼看着胡惟庸家中的方向,朱元璋心里觉得蹊跷,登上城楼一看,看到了胡惟庸家中暗藏的军队,当天下令逮捕处死的胡惟庸。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既已知道胡惟庸意图谋反,又怎么可能受邀去胡惟庸家中呢,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更何况,胡惟庸意图谋反,这个太监又是怎么知道的,或许这个太监只是朱元璋为除去胡惟庸的一个关键的棋子吧。

胡惟庸是否真的要行谋反之事,很多学者都有质疑,一直都是争论的一个话题。其实胡惟庸真谋反亦或者假谋反都改变不了他那注定的结局,就像前边说的,当朱元璋认为胡惟庸的相权已经对自己有威胁,朱元璋想要集中皇权的时候胡惟庸就非死不可了。

胡惟庸谋反一事存在哪些疑点?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第4张

在古代封建社会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位居核心地位,是连接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一不留神就容易给宰相专权擅政的机会,宰相亡国的例子在历史中也时有发生。在轰轰烈烈的胡惟庸案过后,朱元璋立刻下令撤销中书省编制和宰相职位,朱元璋通过此举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