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文史 >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来源:飞飞历史网    阅读: 1.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还不知道:在位36年,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也不立太子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至无穷

秦始皇被誉千古一帝,也被骂为暴君,他开创封建大一统的先河,立下不世功勋,妄想后世子孙一直统治万民,却万万想不到,亲手打造的大秦帝国,在他去世仅仅3年就土崩瓦解,他的身上有太多秘密。

不少人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失误是选错了继承人,应即位的是长子扶苏,而不是幼子胡亥,传位诏书被赵高李斯篡改,胡亥凶狠残暴,上台后胡作非为直接导致帝国覆灭,让人不禁惋惜,秦始皇聪明绝顶,为什么不立太子?

更奇怪的是,秦始皇没立皇后,他是2000年封建王朝,500多位皇帝中,唯一一位不设立皇后的,但史书明确记载他子女众多,扶苏、胡亥、公子将闾大名鼎鼎,说明他妻子众多,这些女人为他生儿育女,但身份却被秦始皇故意抹杀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两个秘密关乎到整个秦王朝的命运,如果秦始皇立下皇后、立下太子,皇权顺利过渡,民众休养生息,会不会是另一个结局?《赵正书》为何否定矫诏一事,难道胡亥本就是秦始皇心仪的帝国接班人?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大秦崛起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39岁,战争打了10年这才荡平六国,一统天下,秦国36位国君,历时549年,终于从西垂蛮夷到天下霸主,他深知这一切多不容易,曾经的弱小、动乱绝不能再重演。

纷乱500多年的华夏大地,直到战国晚期依然战火不断,战争和动乱的根源是分封制。分封顾名思义,就是把权利下放,土地连带土地上的人民都分给王室、贵族、功臣等,所封之人叫诸侯,所封之地是诸侯国。

受封的诸侯要服从天子的命令,要镇守疆土、缴纳贡赋,接受调兵遣将,他们有土地和人民,也拥有军队,这种制度从商代开始,在周朝达到顶峰,简单好操作,目的是拉拢各方势力,保住王位。

周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在自己国内再进行分封,诸侯分封的卿大夫也是自己亲信和功臣,卿大夫得到土地后再赐给士,士就是官员,官员之下才是平民百姓,周王朝金字塔状的权利结构,层层分封的制度,看似异常牢固,其实有很大隐患。

分封无休无止,诸侯国越来越多,随着时间推移,到春秋战国时,竟有170多个,这种不断分封的制度,到最后就是无地可分,周天子并没有实权,他只是天下共主,连分封的权利都失去时,他在诸侯国眼中,什么也不是。

几百个诸侯国密密麻麻,很多地方,一座城就是一个国,它们面积有大有小,实力有弱有强,但都是一个国家,各诸侯国割据一方,弱的想变强,强的想更强,各国间征战不断,周天子非但不能主持公道,反倒要向大诸侯国求援。

几百年混战后,华夏大地依然有几十个诸侯国,最强的七个被称作战国七雄,它们谁也无法单独消灭对方,又衍生出合纵连横的策略,秦国实力偏弱,为摆脱危机,秦孝公锐意改革,改革需要人才,本国没有,它国的也不错

商鞅是卫国国君后代,年轻有为,早年投奔魏国,一直未得重用,得知秦国招贤纳士,就奔赴秦国,秦孝公顶住重重压力,强力推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强君弱民,废分封,建立郡县制,把分封的权利收回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各地事务由中央统一调配,地方县令掌管日常运行。

然后,商鞅对土地进行再分配,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匹多的,可免除劳役和赋税,这样能搞活经济,强制推行小家庭,能扩大国家赋税,推行军功制,颁布二十等爵制,以军事贡献授予土地和财富。

变法后的秦国,只有两件事:经济、军事,商鞅把秦国一步步变为战争机器,而秦国真的从衰败中走出,秦国正是在郡县制和中央集权的推动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灭掉六国

楚系势力

周王朝建立后,天子称为王,正妻称为后,并且写进史书,就连诸侯国的正妻也被称为“后”,嬴政身为一国之君,没理由不设立王后,但他在统一中国前,没设立王后,成为皇帝后,也没设立皇后。

会不会是嬴政忘了?当然不可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各种建章立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当然有后宫的各种称呼,汉朝开始沿用2000多年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是秦始皇设立的。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2张

《汉书》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名份是秦始皇定下的,但他本人的嫡妻、妾室,却没留下一个字。他有23个儿子,10个女儿,要知道,古代婴儿存活率低,说明他至少有几十个妻子,却没设立王后、皇后,其中必有隐情,查遍史料发现,和秦国的楚国外戚有关。

秦国是西方一霸,楚国是南方大国,在战国时间,两国经常打仗,跨度长达百年,打仗不划算时就联姻休战,和战争相呼应的是两国18代300多年的联姻。

公元前650年,秦穆公迎娶楚国夫人做王后,随着时间推移,楚国王后在秦国势力越来越大,秦惠文王的妾室芈八子,因儿子昭襄王即位,成为宣太后,昭襄王年幼,她参与国政,她执政41年,和弟弟魏冉牢牢把握秦国军政大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自此,楚系外戚在秦国政坛有巨大影响力,加上王太后有权为秦王指亲,制定的必然是一位楚国夫人,多半是自己家族的人,昭襄王的夫人是楚国公主叶阳后,叶阳后的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未来是秦国的王,安国君的王后华阳夫人也是楚国人,而华阳夫人的能量可以左右秦国继承人的废立。

秦赵激战一番后,昭襄王决定讲和,选安国君的一个儿子去当人质,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嬴异人母子都不受宠爱,就选中了他。作为人质,尤其是秦国常打胜仗,嬴异人经常被凌辱,吕不韦的出现让一切有了转机。

吕不韦天资聪颖,极有商业头脑,是赵国的大富豪,他钱财不缺,可也有烦心事,商人地位低贱,没有政治地位,那巨额财富就没保障,他一直想找个政治靠山,嬴异人再不济,也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只要能返回秦国,他的财富地位从此有了保障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3张

吕不韦亲自登门,发现嬴异人吃穿都缺,就资助一大笔钱,还把美貌的赵姬送出去,自然获得嬴异人的好感,两人建立深厚友情后,吕不韦又留下一大笔钱,让嬴异人在赵国博个好名声,打响口碑,他回到秦国游说。

安国君是太子,他极为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最头疼的是没子嗣,一旦失宠,财富地位都将烟消云散,吕不韦洞察到这个机会,他先给华阳夫人姐姐送去巨额礼品,再认识了阳泉君,提议让华阳夫人认公子异人为养子,日后肯定感激涕零。

这个计划很多人只看到吕不韦的敢想敢做,但核心其实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先夸嬴异人贤德孝顺,一位被遗忘的质子就得到王太子的好感,为老有所依,收嬴异人为养子,安国君竟答应她的要求,不受宠的,远在异国的质子就成了秦国的嫡长子。

吕不韦贿赂看管的守卫,加上华阳夫人的营救,嬴异人终于结束8年的人质生涯,回到秦国,没几年,秦昭襄王病故,安国君当了3天国君,嬴异人就成了秦王,不久,把妻子赵姬和儿子嬴政接回来,3年后,嬴政即位成为秦王

可以说,没有华阳夫人的干预,嬴异人很难回国,更成不了秦王,多半成为战争的炮灰,自然没有嬴政的即位,千古一帝的故事根本不会开始。

太后弄权

嬴政即位时仅13岁,秦国大权实际掌握在三股政治势力手中,一是以华阳夫人为首的楚国外戚,这股势力在秦国根植了几百年,根深蒂固,嬴政上台仰赖于这个集团,另一股是吕不韦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吕不韦是丞相,加封文信侯,门客三千,为嬴异人即位立下汗马功劳,自然会得到重用,形成自己的势力。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4张

这时,还有一个人也在蠢蠢欲动,她就是帝太后赵姬,母凭子贵成为秦王的代言人,赵姬浪漫放荡,嬴异人死后不甘寂寞,先和吕不韦旧情复燃,后和嫪毐成双成对,还偷偷生下两个儿子,嫪毐有赵姬支持,被封为文信侯,渐渐成为秦国一支强大的势力。

要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法治严格,奖罚分明,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庶民百姓,都按法令行事,秦国20级军功爵位制,每一级的爵位都要用军功去换,等级越高,所需的军事贡献越大,嫪毐既没军事才能,也不带兵打仗,却被封为最高等级的彻候。

史书记载,秦国上百年历史,仅有7人被封侯,其中有商鞅、吕不韦、魏冉、范雎、大将王翦和其子王贲,每一个都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影响秦帝国的命运走向,嫪毐不过是个男宠,何德何能,和这些人相提并论,也成为彻候?

很多人觉得是赵姬从中作梗,趁嬴政年幼不懂事,查询史料才知道,封侯这种事一定要秦王同意,不管赵姬如何鼓动,最终都要嬴政点头才行,而嫪毐被封彻候那年是公元前239年,嬴政已满20岁,即位8年,早已不是小孩子,而是在政治旋涡冷眼旁观多年的高手

20岁的嬴政即将亲政,但大权掌握在楚系外戚华阳夫人和当朝权臣吕不韦手中,他在赵国8年,多次死里逃生,心智远比常人成熟,又当了8年秦王,在权利斗争中浸淫多年,他明白,要真正掌权,就要把拔掉外戚和权臣的势力,可那时嬴政,没有足够的实力

嫪毐封侯的前因后果史书没有记载,但可以大胆推论下,当赵姬向嬴政提议封嫪毐为彻候时,突然让嬴政觉得,这是个绝佳翻盘的机会,嫪毐小人得志,肯定飞扬跋扈,得罪不少人,但有赵姬支持,必定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能压制外戚和权臣,所以破例封嫪毐为长信候。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5张

长信侯嫪毐得到山阳封地,尽情享受宫殿、车马、名苑,童仆上千人,门客也上千人,他的势力不断壮大,后来干脆把河西的太原郡更名为嫪毐国,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嫪毐一朝得势,权倾朝野,根本想不到自己是嬴政手中的一枚棋子,更不知道,和赵姬的淫乱,嬴政一清二楚,之所以视而不见,因为有大事要办,出手的时机并未成熟。

果然,嫪毐封侯1年后,被朝臣当堂高告,嫪毐不仅和赵太后私通,两人还有两个私生子,并在私下密谋,等嬴政死去,就让他们的儿子即位,此事一出,嬴政就有了公开处置嫪毐的理由,他亲自到蕲年宫调查。

私通、谋反,每一项都是死罪,嫪毐就开始和党羽密谋造反,他盗取太后玉玺,调动军队发动政变,嬴政早有准备,派遣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三人前去镇压,吕不韦是丞相,昌平君、昌文君是楚国势力的中间力量。

嫪毐兵败,被五马分尸,株连九族,党羽被清算,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被活活摔死,赵姬被幽禁在甘泉宫养老等死,再不得干涉秦国政治,因为嫪毐是吕不韦进献的,嫪毐犯罪,吕不韦当然被株连。

嬴政本可以借此杀掉吕不韦,念其助新王即位有功,加上耕耘多年,很多人为他说情,最终免除丞相职务,遣出咸阳,前往河南封地养老,但他的门客蠢蠢欲动,让嬴政感到巨大压力,一年多后,一纸诏书下达,吕不韦饮毒酒身亡。

吕不韦势力覆灭后,嬴政专心对付楚国势力,昌平君、昌文君先后被干掉,楚国外戚大大削弱,为避免重蹈覆辙,嬴政决定不册立皇后。

秦国百年通婚,华阳夫人常年把持秦国大权,可以得知,嬴政的正妻,极有可能是一位楚国公主,多半是华阳夫人的亲属,嬴政认为,正是王后一脉把持大权,才有宣太后、华阳夫人、赵姬“乱政”,才让秦王的权利大大削弱,加上生母淫乱,让嬴政决定不册立王后,称皇帝后,也不册立皇后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6张

这是嬴政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后来的秦二世也没册立皇后,胡亥样样仿照秦始皇,这项后宫制度也继承了去。

要知道,楚国外戚在秦国耕耘了300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华阳夫人不是嬴政的亲祖母,但至死都对他有巨大影响,正是因为,嬴政废除秦国百年王后干政的传统,才能把大权收于一身,把王权推到极致,才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谁是继承人

《史记 秦始皇》记载,秦始皇外出巡游,病死于邢台,临终前,口授让长子扶苏即位,却被李斯和赵高篡改诏书,改为幼子胡亥,且又假传命令,逼扶苏自杀。

这是司马迁的记载,也是最流行的说法,但仔细一想疑点重重,秦始皇传位给谁,这种帝国一号机密,只有少数几人知道,而修改诏书这种事,当时只可能赵高、李斯、胡亥三人知道,不可能留下任何物证,他们更没有任何理由说出去。

问题是,这种掉脑袋的事,不是他们三人说的,外人如何得知?司马迁怎么知道沙丘密谋,还写的栩栩如生?司马迁肯定不是瞎编的,可这种机密事情,是怎么流传开来的?

司马迁写《史记》时,秦国已灭亡百年,最可能的情况是,人们根据胡亥即位后的种种表现,认为他不具备即位的能力,不配做皇帝,认为胡亥是通过篡改诏书才登上皇位,真正的继承人是公子扶苏,持这种观点的人数不胜数,司马迁也这么认为,就当史料了。

秦朝末年民不聊生,陈胜吴广起义时,造的是胡亥的反,最有利的口号自然是胡亥得位不正,打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反秦,这是煽动群众的手段,当时天下苦秦久矣,说中了百姓的心声,给了他们反抗的勇气,时间久了,说的人多了,胡亥篡位一说就根深蒂固,最后司马迁也这么认为。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7张

《赵正书》的出现,让胡亥篡位一事有另一种解释,或许,他就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

2003年,北京大学收到一批竹简,一部分为《赵正书》,记录秦始皇临终前的一些事,通过检测,竹简成书于西汉早期,书中通篇称秦始皇和秦二世为秦王,可见作者并不认可秦朝,只当是七国君王之一,作者很可能是六国贵族及后裔。

《赵正书》大部分内容和《史记》相似,但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秦始皇传位上,截然不同,据《赵正书》记载,胡亥即位是由秦始皇死前确认,而非密谋篡改遗诏,当然,没有文献可佐证这一观点,这个记载不一定真实,只能提供一些思考。

真相永远无法复原,但可以通过旁证推断,胡亥很可能就是秦始皇设立的皇位继承人,扶苏是长子不假,并不代表他一定会继承皇位,他是长子,并非嫡子,何况,秦国和秦朝都没有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更何况,扶苏的治国理念站在秦始皇的对立面。

扶苏更喜欢儒家的德治,反感商鞅的法治,但秦国由弱变强,统一天下的秘诀就是法治,秦始皇是法家思想的坚定执行者。秦始皇为消除反对势力焚书坑儒,扶苏却为儒生说情,这是公然唱反调,这个举动别说嬴政无法容忍,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接受。

秦始皇大怒,公子扶苏被发配到边疆,和蒙恬一起修筑长城,而蒙恬手握30万大军,有人认为这是秦始皇想刻意锻炼扶苏,其实不然,蒙恬虽是秦国大将,但和扶苏立场一致,从这点看,扶苏被赶出都城,是秦始皇想让他远离政治中心,连蒙恬都顺带边缘化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8张

另一点是,秦始皇不喜欢扶苏的性格,扶苏在史书中只有寥寥几笔,仍可见他的仁慈、软弱,甚至是迂腐,秦始皇是铁血帝王,冷酷、强硬、骄横、他在血雨腥风中成就帝业,靠的是杀伐决断,若是心慈手软,绝走不到今天,一个善良孱弱的儿子,怎么能帮他守住帝业?

类似的例子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曾经非常想废了太子刘盈,一大原因是刘盈性格懦弱,性格和他不像,刘盈是嫡长子,生母吕雉是皇后,刘邦照样不满意。

相反,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虽然能力不足,但和父亲的思路完全一致,他一直接受秦始皇的熏陶,甚至更残暴狠辣,这是一位法家公子,这一点,从胡亥上台后,担心皇位不稳,不仅杀掉21个哥哥,还把10个姐妹也杀了可看出。

秦始皇在晚年开始出巡,这不是游玩,而是巡视考察,政治意味浓厚,第五次出巡,历时11个月,辗转大半个中国,他有22 个儿子,但只带上胡亥一人。

胡亥当时不到20岁,和秦始皇亲政的年龄相仿,正是培养的好时候,这一细节说明秦始皇的择储倾向,胡亥自幼随赵高学习法律,赵高深得秦始皇器重,可以说,胡亥在众多儿子中,性格最像秦始皇,最符合秦始皇的期望。

长子扶苏在民间威望很高,但秦始皇需要的继承人是和他一条心,走一条路的人,而在治理国家这一重大课题上,父子俩的想法截然相反,历经千辛万苦才统一六国,秦始皇不希望在他死后,重回诸侯割据,若是那样,他岂不是白忙一场?

秦始皇在位时间长达36年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第9张

最关键的一点是扶苏的母亲,秦始皇的正妻也是楚国人,那是秦始皇一直要铲除的楚国外戚,若是扶苏即位,以他的性格,大权难保不重回外戚手中,秦朝只怕会再次分裂,这正是秦始皇最担心的。

秦始皇成为皇帝后极度膨胀,梦想着长生不老,他认为自己真的能得到仙丹,大秦帝国万世无虞,所以并未提前明确继承人,也没立下传位诏书,只是在病重之时,感到大势已去,才选择了本就欣赏的胡亥,此时的胡亥远未达到秦始皇的标准,但是他的最佳选择。

扶苏即位,秦始皇一世操劳毁于一旦,若是选择胡亥,打下的江山,稳固的制度,至少保存下来,商鞅建立的制度,能推动秦国前进100多年,为什么不能让秦国继续前进呢?

可惜啊,就算是千古一帝,也料想不到身后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