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学文史 >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来源:飞飞历史网    阅读: 6.4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明一朝276年,俸禄和待遇是历史上偏低的。比如在明朝七品县令的年俸禄为大米60石,折算成白银也不过为45两,一品首辅的俸禄也不过为1044石大米,折换成白银才区区800多两,而且朝廷由于财政困难还经常拖欠。

在一些实权部门比如六部以及地方的巡抚、知府等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官老爷们对于俸禄的多少并不担心。

但是在各部堂的八九品办事人员或清水衙门的小吏,每月俸禄不过2-3两,那点收入是难以养家糊口的,他们工作之余不得不干点副业来养家。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今天就通过真实的史料,来聊聊这些收入低的官吏是如何赚点小外快的。

01

《大明会典》记载,四品以上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上早朝。凌晨三点,大臣要到达午门外等候,凌晨五点,钟声响过,宫门开,百官依次进入上朝会。

明朝时规定,上下班时间大致上都是一样的,早晨六点或七点上班,下午三点或四点下班。上班时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左右),现在我们说的“点卯”一词就是来源于此。下班那么早,就为京官留出来大把时间设法赚点外快。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第2张

明武宗朱厚照(1506年)时期的首辅李东阳,为官清廉正直并以文章闻名天下,纵横政坛五十年不倒。彼时,太监刘瑾专权营私、陷害忠良,李东阳出面营救了很多正直的大臣。

一时之间李府高朋满座,大家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谈论朝政,并写下大量济世文章。时间一长,清廉的李首辅那些微薄的工资根本不够招待费。

李东阳书法天下一绝,后来就开始为达官贵人写书作序,或者题字留名,一律作价十两,这样一来每个月也有几百两的润笔费。

以堂堂首辅至尊要十两银子,这个价格也确实公道,于是生意不断。即使这样,李东阳退休的时候也家无余财,因为他大部分外快都接济了学生和朋友。

02

无独有偶,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事件”中三大功臣之一的徐有贞,后来被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在未发迹前也是一个赚外快的小能手。

当时还未发迹的徐有贞还叫徐珵,宣德八年(1433),26岁考中进士分进翰林院当编修,那绝对是个清水衙门。徐珵此人文采极高,而且自己常年读易经,对算卦颇有研究。于是下班后,就开始利用翰林的身份给各位同僚算卦看相,给钱就收,不给钱管壶酒也可。

至于说准不准不好说,反正是捡着好听的忽悠,蒙对一个就大吹特吹。时间一长竟然在京圈颇有知名度。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第3张

【明史】记载徐珵在得知英宗被俘的预言:“吾观天象,前者荧惑进南斗,致有此大变。若留家眷在此,必遭掳掠之害。”

1449年,协助于谦打完北京保卫战的石亨慕名前来算卦。看着摇头晃脑的石大将军,徐珵就猛夸他有公侯之貌,高兴地石亨扔下一锭银子满意地走了。

几年之后,石亨“夺门”有功,确实被封忠国公,但不久就被砍了脑袋。而给别人看了半辈子面相的徐珵也被贬到荒凉之地,抑郁而终。

03

前面介绍了京城高官的兼职,让我们再看看地方官员的妙招。

明朝嘉靖年间,连海瑞都佩服的好友王用汲,为官清廉颇有政绩。隆庆二年(1568)王用汲任淮安府推官,为正七品待遇,主管一府的刑名,史书说他“耿直震天下”。

在地方为官,俸禄是一年一发,这可苦了清廉的王大人,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要养啊。

于是下班后,王大人就摆个菜摊开始卖淮安特产蒲菜等。凡是买菜者可赠墨宝一幅,古代凡进士出身的首先书法绝对是超一流的。一来二去竟也能赚个养家糊口的钱。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第4张

后来王用汲累升南京刑部尚书,海瑞死后连埋葬费都拿不出,后来又是王用汲出钱安葬了海青天。

04

说了朝廷大员和地方府官的兼职,到了县城一级的驿丞和库管,那更是不入品了。当时有的县驿丞一年收入才七两银子,连养活自己都费劲。

反正是山高皇帝远,有些驿丞就利用驿站的骡马搞些运输生意或承揽婚丧嫁娶的接送业务,一年倒也能赚个十两八两银子养家。

明朝时期,收入低的官吏们是如何赚外快的? 第5张

而有些驿丞却没有那么好运了,崇祯末年在陕西一个姓李的很尽职的驿丞被开除了,自然连饭也吃不上了,于是一气之下就造反了,最后竟然在京城率几十万农民军逼崇祯上吊了。

有一个误会必须澄清,很多人以为一入仕途,即可致富发家。其实并未尽然。在明代的官员群体中,同样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明代官员的贫富分化,一是取决于官品的高低,二是人品的高低。

当时也有一些七品县令贪污多达几万两白银,也有很多二品尚书退休时连回家路费都凑不够的。

兼职赚外快给了这些清廉官员最后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