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相關寫作的歷史推薦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譯文】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裏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
2021-01-14
錢起《與趙莒茶宴》:全詩採用了白描的寫作手法

錢起《與趙莒茶宴》:全詩採用了白描的寫作手法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被譽為“大曆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那麼......
2021-11-19
《落梅風·心間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落梅風·心間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心間事,説與他。動不動早言兩罷。罷字兒磣可可你道是耍,我心裏怕那不怕?【註釋】早言:先説,就説。兩罷:謂雙方拉倒,斷絕戀愛關係。磣可可:悽慘可怕的樣子。耍:開玩笑。【譯文】心裏的事,説給他聽。動不動你就先説兩個......
2021-02-25
《釵頭鳳·紅酥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釵頭鳳·紅酥手》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註釋】黃縢(téng):酒名。或作“黃藤”。宮牆:南宋以......
2021-01-23
《豔歌何嘗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豔歌何嘗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隨。五里一返顧,六裏一徘徊。“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躇躕顧羣侶,淚下不自知。”“念與君別離,氣結不......
2021-03-10
《豫章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豫章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閒。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兇頑。精感石沒羽,豈雲憚......
2021-03-12
《山坡羊·道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山坡羊·道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青山相符,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註解】陋巷簞瓢亦樂哉:《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湛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作者以孔......
2021-02-02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⑴羅隱一年兩度錦城遊⑵,前值東風后值秋⑶。芳草有情皆礙馬⑷,好雲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⑸,水帶離聲入夢流⑹。今日因君試回首⑺,淡煙喬木隔綿州⑻。詞句註釋⑴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羅隱......
2022-05-24
《天淨沙·春》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天淨沙·春》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譯文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捲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鞦韆輕晃,院子裏靜悄悄。院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小橋之下流水飄......
2021-03-03
《西江月·頃在黃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西江月·頃在黃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由肱一作:曲肱)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
2021-01-14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原文】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遊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後、風亭月榭......
2021-01-22
《折楊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折楊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垂楊拂綠水,搖豔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美人結長想,對此心悽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註釋】①搖豔:美麗的枝條隨風飄揚。②年:時節。③長想:又作“長恨”。④龍庭:又叫龍城。是匈奴祭天、大會諸部之地......
2021-03-17
《桃花源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陶淵明是如何生活的呢?

《桃花源記》的寫作背景是什麼?陶淵明是如何生活的呢?

大家在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習過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但卻勝似仙境的地方,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晉代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陶淵明,他之所以會寫出這樣一篇純杜撰的文章出來,其實更多的是自己內心的期盼,為......
2022-09-10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宋代: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譯文及註釋譯文回憶當年在午橋暢飲......
2022-04-10
李益《聽曉角》:詩篇採用了鏡中取影的寫作手法

李益《聽曉角》:詩篇採用了鏡中取影的寫作手法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唐代詩人。主要以邊塞詩作出名,擅長絕句,尤其是七言絕句。其作品有:江南曲、北從軍徵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益的《聽曉角》,一起來看看吧!聽曉角李......
2021-11-23
《夜泊寧陵》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夜泊寧陵》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夜泊寧陵汴水2日馳三百里,扁舟3東下更開帆。旦辭4杞國5風微北,夜泊寧陵月正南。老樹挾霜鳴窣窣6,寒花7垂露8落毿毿9。茫然10不悟11身何處,水色天光共蔚藍。詞句註釋1寧陵:今河南寧陵縣。2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內,流入黃河。......
2022-05-24
《沉醉東風·漁得魚心滿意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沉醉東風·漁得魚心滿意足》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的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寫作背景】原作無標題,共兩首,此其二。。【註解】斤斧:斤即斧頭。斤,斧同義。笑加加:即笑哈......
2021-02-22
《悲陳陶》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悲陳陶》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悲陳陶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聲⑶,四萬義軍同日死⑷。羣胡歸來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飲都市⑹。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軍至。[1]詞句註釋⑴陳陶,地名,即陳陶斜,又名陳陶澤,在長安西北。⑵孟冬:......
2022-04-15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賞析】: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秋季作這首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
2022-03-21
《上之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上之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三十六離宮,樓台與天通。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淫樂意何極,金輿向回中。萬乘出黃道,千旗揚彩虹。前軍細柳北,後騎甘泉東。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但慕瑤池宴,歸來樂未窮。【註釋】①離宮:指......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