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眾所周知朱棣是靠造反才登上皇位的,那麼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在朱棣逼近皇城的時候,他為何不去救朱允炆?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梅殷是何許人也

想要了解清楚梅殷這個人,需要先從另外一個人的履歷説起,這個人就是明朝初期的功臣之一梅思祖。

元朝末年梅思祖是義軍的首領之一,機緣巧合之下他投靠了紅巾軍領袖劉福通王保保因厭惡梅思祖的背叛將其父親殺死,梅思祖與其兄弟幾人更加痛恨元朝。

劉福通勢弱,張士誠陳友諒逐漸成為了元末義軍的新興勢力,此時梅思祖又投靠了蘇州的張士誠,並且深受張士誠的器重被任命為中書左丞、鎮守淮安。

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擊敗了陳友諒,成為了元朝末年最大的軍閥勢力,與之有一州之隔的張士誠成為了第二個被消滅的目標,雙方的戰爭呈現一邊倒的態勢(張士誠勢力衰弱)。

3年之後,徐達帶領大軍陳兵梅思祖的泗州城下,後者選擇果斷獻城投降。對於此事張士誠惱怒不已,直接殺了梅思祖的幾個兄弟,而這其中就有梅殷的父親。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迎降,並獻四州。士誠殺其兄弟數人。

對於梅思祖的投靠朱元璋抱着懷疑的態度説:

“你背叛舊主,難道沒有一點愧疚嗎?”

梅思祖的回答也非常的圓滑,既給自己進行了開脱,也拍了朱元璋的馬屁:

“您就是天上的太陽,我怎麼敢和你作對呢?天下大亂自當選擇英雄豪傑效力。”

對於梅思祖的回答朱元璋很受用,於是便將其納入了自己的麾下,升職為大都督府副使,而後跟隨明朝大軍攻打張士誠、方國珍等人,立下了赫赫戰功。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第三個年頭開始大封功臣,梅思祖因屢立戰功、威名在外被封為汝南侯,在明朝的三十四個國公、侯爵中地位雖然不高,但實際的影響力卻比較大,因為他的手裏面有兵權。

話説,梅殷的父親因梅思祖的背叛被張士誠所殺,後者的內心多少有一些愧疚之情,便將梅殷從小放在自己身邊進行培養,教他四書五經、兵法行軍,可以説梅殷此人是一個允文允武的人。

有謀略,便弓馬。

某一年梅思祖帶着養子到外邊去練兵,梅殷隨着大軍出發,也就是在練兵的過程中遇到了朱元璋。

看到梅殷的才華朱皇帝非常的高興,不久後便把他召為自己的女婿,將最疼愛的女兒寧國公主嫁給了他。

寧國公主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大女兒,太子朱標是她的親哥哥,洪武皇帝將這樣一個女兒嫁給梅殷,由此可見對他的喜歡有多深,對此《明史》用三個字進行了記載:

尤愛殷

説起朱元璋對梅殷的欣賞不僅僅體現在嫁女兒的事情上,皇長子朱標是朱元璋建國時就確定下來的太子,若是他沒有英年早逝大明江山就是他的,可惜的是去了一趟陝西回來就病死了。

朱標的長子為朱雄英,也是朱元璋最疼愛的一個嫡長孫,但他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説皇太孫朱允炆成為大明朝的太子屬於無奈之舉。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第2張

其一朱允炆沒有自帶光環、威望,其二朱允炆沒有正兒八經的文臣、武將班底,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不得不為孫子鋪好路、找好輔佐的大臣,梅殷就是諸多的輔臣之一。

朱元璋對梅思祖的託孤情況,就好比當年的劉備託孤諸葛亮一般,其中所包含的信任、親情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梅思祖卻沒有諸葛亮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態。

靖難之役爆發,梅殷的所作所為

朱允炆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從黃子澄、齊泰的建議削藩,早期朱元璋實行分封諸子的時候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可最後提出的人卻被朱元璋給殺死了。

朱元璋設立藩王制度的目的也非常簡單,就是南京朝廷中央若是出現奸臣、佞臣藩王可以發兵靖難,這一件事情還被寫入了《皇明祖訓》 中: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無人敢提削藩的事情,但他一去世此事便被拿上了枱面,建文皇帝朱允炆也非常的支持,如此以來黃子澄、齊泰的削藩決策開始於全國實施開來。

歷朝歷代君王削藩、加強中央集權都是一個大趨勢,但是朱允炆做這件事情太過操之過急,短短半年的時間齊、湘、代、岷等多位藩王被削權罷爵、貶為庶民。

其中抵抗最為激烈的莫過於湘王朱柏,罷官奪爵的那一天直接選擇了自焚,以表示反抗朱允炆的決心,而這件事情也激起了朱棣“起靖難、清君側”的決心。

若説“着急削藩”是朱允炆登基後第一件昏聵的決策,那麼靖難之役爆發後選將任帥的行為就是他的第二件昏庸之事。戰爭開始後,耿炳文是第一任大軍將領,雖然真定之戰明軍大敗卻保全了有生力量。

而且他制定的“堅壁清野、拒守不出”的戰略,完全可以靠着大明朝的綜合力量拖垮朱棣,奈何朱允炆聽從黃子澄等人的建議讓“戰神”李景隆掛帥出征。

鄭村壩之戰李景隆的40萬大軍被朱棣偷襲,不僅士兵損失不可估量,數十萬的軍隊物資也成為了朱棣的囊中物。

一年後的白河溝之戰,李景隆又為朱允炆獻出了60萬大軍,自此原本處於優勢的南軍陷入被動防禦態勢。

朱允炆在南京的北部重鎮靈璧、淮安兩地派遣了大量的軍隊佈防,靈璧則是由平安、何福兩人防守,淮安之地就是上述提到的梅殷進行阻擊。

及燕師所逼,惠帝命殷充總兵官鎮守淮安。

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梅殷在淮安擁有的兵馬大致在40萬左右,這一佈防剛設置沒多久朱棣的大軍就開始南下。

朱允炆佈防靈璧、淮安時,朱棣一直在濟南與明軍打得你來我往,膠灼的戰爭對後勤弱小的燕軍自然很不利。

於是,朱棣乾脆放棄了濟南重鎮直接率軍繞過濟南直逼京城,這一招有利也有極大的弊端。朱棣直搗黃龍可以快速取得勝利,不至於陷入後勤不足的尷尬狀態,但若是出師不利會陷入南北夾擊之中。

燕軍南下的道路有兩條,其一就是從淮安一帶行軍南下,靠着水運的便利條件快速到達南京,無疑這一條道路速度最快、也最省軍心和軍力。

另外一條就是繞道靈璧,這一條路線既有水路也有旱路,期間的城池也比較多,艱難程度比淮安困難十倍不止,所以説朱棣繞道濟南、直搗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大舅子寫信勸降、獲得支持。

遣使假道於殷,以進香為名。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第3張

當時,朱棣派遣使者告訴梅殷自己想要去南京祭祖,希望他能夠提供方便。

梅殷此時搬出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祖訓”,大致意思就是藩王沒有皇帝的允許是不能離開封地的,你擅自離開封地就是對太祖皇帝不孝順。

朱棣隨後又派人送了第二封信,信中的內容也不裝了,語言簡單明瞭,我現在就造反了你能怎麼楊,而且我這麼做是天命所歸,你阻擋我就是與天命作對。

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

朱棣的一番話激怒了梅殷,看着營帳中朱棣的使者梅殷並沒有殺他,而是割了他的鼻子、耳朵單單隻留下了一個嘴巴,目的就是為了給朱棣帶話,可謂是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

帶什麼話呢?《明史》記載:

“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

朱棣看到是這樣一種結局很生氣,但兵貴神速,他也沒有時間和梅殷在淮安耍嘴皮子,隨後帶領大軍繞過淮安向靈璧一帶進發。

這一路雖然行軍困難,但在大將丘福等人的帶領下,燕軍沒用多久便打到了南京城下。

原本朱允炆手裏就沒有能征善戰的大將,期間又被李景隆損耗了近百萬大軍,即使黃子澄、齊泰等人緊急在南方徵兵防守,也沒能抵禦朱棣的靖難大軍。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入了南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則成為了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為永樂大帝。

朱棣繞過了靈璧南下時梅殷為何不救援南京城?朱允炆聽到北軍南下曾派遣10萬大軍北上防守,還企圖和濟南的鐵鉉、盛庸南北夾擊朱棣。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朱棣的北軍太厲害了,10萬大軍短期內就被朱棣所擊敗,消息還沒有傳到梅殷、鐵鉉手裏,北軍就已經包圍了南京城。

總的來説,梅殷手裏的40萬大軍、濟南盛庸和鐵鉉手裏的濟南軍都沒有反應的時間,大明朝就已經換朝改皇了。

那麼,遠在淮安的梅殷最終結局如何了?

梅殷的結局

朱棣登基之後,梅殷依然還在淮安駐紮,雖然實現了改朝換代,但永樂皇帝的根基依然不穩定,所以他不能夠派遣大軍北上討伐梅殷此人。

思及此,朱棣讓寧國公主寫下血書派人送給梅殷,梅殷看到妻子的血書得知家人被控制、建文皇帝身死道消,即使對朱棣心中有怨恨也無可奈何。

很快梅殷一個人就回到了南京城,永樂皇帝剛一見面就開始挖苦他“駙馬勞苦”,很明顯就是在翻往日的舊賬,梅殷的回答則很直接:

“勞而無功,徒自愧耳”

大致意思就是沒能擋住你、很慚愧,兩人的這一次見面最後不歡而散,朱棣雖然放梅殷離開了,但暗中一直派遣錦衣衞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錦衣衞明朝末年雖然廢除了,但朱棣登基後又開始啟用)。

梅殷是朱元璋的託孤重臣,本來就對朱棣心中懷有怨恨,哪怕後者已經成為了皇帝,日常生活裏難免會發一些牢騷,這些言語皆傳入了朱棣的耳朵中。

梅殷知道朱棣暗中監視自己,心中更加惱怒,這件事情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文皇嘗夜遣小中官潛入殷第,察之,殷愈怒。

皇帝一怒流血千里,朱棣、梅殷之間的矛盾自然不會是皇帝身死,而是以梅殷的生命為代價而結束:

殷入朝,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衞指揮趙曦擠殷笪橋下,溺死。

大約在永樂皇帝三年的時候,梅殷像往常一樣參加早朝,結果在半路的是一座大橋上被譚深、趙曦推到了橋下淹死了,事後對外宣稱梅殷是自殺。

寧國公主聽到了梅殷死訊,認為是朱棣殺死了自己的丈夫,進入皇宮和永樂皇帝哭鬧。或許是為了給寧國公主一個交代,朱棣以“譚深、趙曦擅自殺死梅殷”為由,將兩人處死並抄家。

事後朱棣告訴寧國公主,駙馬(梅殷)與我的關係雖然不是很好,但我也不至於殺死他,現在已經查明瞭事情的真相,並且已經處死了殺死駙馬的人。

與此同時,朱棣還封了梅殷的兩個兒子為官,這件事情也是看在寧國公主的面子上:

如果不是念及你們的母親,你們能有今天?

梅殷到底是不是朱棣所殺史料中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明史》中卻有這樣一句話:

此上命也,奈何殺臣。

朱元璋的女婿梅殷擁有大量兵馬,為何不去救朱允炆? 第4張

這句話是在朱棣審問譚深、趙曦二人時發生,這其中的“上命”很顯然指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或許後者也沒有想到兩人會説的那麼赤裸裸,才會在大怒之餘且害怕事情暴露殺了他們。

總的來説,梅殷算不上一個忠臣,但也算不上一個奸臣。

誰當皇帝對他來説都無所謂,只是早年與朱棣發生了一些不平事,再加上事後對永樂皇帝稱帝憤憤不平。

自古以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朱棣絕對不會將梅殷這個威脅放在自己身邊,“殺他”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