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5.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西漢税收明明很低,為什麼百姓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西漢的開創者是亭長出身的劉邦,他在秦朝覆滅之後,八年戰爭,打敗了楚王項羽,最後贏得了天下。他得到天下之後,由於中原常年戰爭,導致了百姓貧苦,劉邦則下令要休養生息,減少賦税。

如果説劉邦開國時期民生凋敝情有可原,可是有記載以來西漢的税收一直不高,那麼為何在歷史上西漢的貧苦百姓還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其中原因是什麼?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西漢處於歷史的迷茫與變革期

就像人的一生有幾個時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歷史也同樣,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歷史時期是中國最為灰暗和迷茫的時期,它們是中國改革到最後的前夜,也是即將到來光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

漢朝就處在這樣一個時期,是中國歷史重要的轉變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充滿迷茫,不知向何處去。秦朝商鞅的改革,就是歷史的一大突破,他充分改變了當時社會,給了底層人們上升的機會。

可惜的是,這樣的情況也只能適用於秦朝還有開拓空間的時候,一旦秦朝開拓空間沒有了,那麼秦朝註定失敗。

秦朝的失敗證明了秦朝的法治體系走不遠。社會依然會進入到貴族控制勢力的時代,而儒家道家墨家又早早在戰國時期都已經失敗,無法讓底層庶民突破地方豪強與貴族的限制。

到了劉邦這個時代,劉邦作為開國皇帝,一直糾結於走向秦朝還是繼續分封。在糾結之後他沒能想出好的辦法,選擇了“半分封,半秦朝”的模式,也就是“非劉不王”。

這樣做看似是平衡了 可這就導致了後期“七王之亂”。其實劉邦還是沒有解決秦朝後期的問題。劉邦之後的呂后,選擇了“黃老之學”作為自己的執政理念。可是黃老之學,是必須要追尋控制力,以權謀手段作為治國理念肯定不行。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2張

漢文帝與漢景帝在一個艱難的情況下打敗了漢朝諸王,到了漢武帝時期,終於出現了一個把儒家提升一個層次的集大成者,這個人就是董仲舒。也真是由於董仲舒的出現,改變了漢朝制度與文化的困境。

可是這一步跨越雖然很大,但是,貴族勢力與皇帝的博弈才剛剛開始,貴族勢力強大的根基,並不會因為一個學説的出現就轟然倒塌。貴族與強權當道,皇帝雖然輕徭薄賦,百姓依然被地方豪強壓榨,所以只有突破地方豪強勢力才能真正讓百姓過上好一點的生活。

豪強為何而存

首先要説明的是,生產力分配的不均是自然情況。就像在自然狀態中,必然會有單獨的優良個體以及眾多的平庸個體。隨着自然的演化,就會出現“王”的現象。只要有羣體的地方,就會出現一個首領,這個首領是羣體中最為優秀的一個,他享有最好的資源與條件。

比如“猴王”、“獅王”,還有“蟻王”等等。為了羣體的發展需要,“王”會把自己優良基因傳遞下去,直到下一個“王”出現。人類最早的社會也跟羣體動物一樣,會有一個“王”。但是隨着王不斷征戰,收復其他部落。

王的本族就變為貴族,而俘虜的其他部落的人就變為外族或是奴隸。隨着時間發展,王被自己本族勢力架空,王只有順着本族勢力的想法去壓制其他投降過來的外族勢力,本族才會聽你號令。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3張

而王所想是要擺脱本族勢力的控制,所以就開始了王權與貴族勢力的矛盾。在這之後的近兩千年,王權都在與貴族不斷的鬥爭,尋求擴大自己的勢力。而王怎麼才能真正打敗自己的本族呢?

那就是要拉攏下層的人,所以豪強的產生是因為王本來所帶來的,而王為了自己的發展,又要破壞掉本族勢力。而貴族勢力在廣泛的發展過程中分化為了地方羣體,要化解掉這些勢力,需要新的思想,也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

整個西漢時期,大的貴族已經被漢武帝“推恩令”慢慢化解掉,但是缺少真正最終的改革,地方豪族還是存在,百姓還是掌握較少資源,王權還是需要想辦法壓制豪強的崛起。事實上一直到了明清時期,通過科舉制度,才使得地方豪強勢力得到了掌控。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4張

百姓的資源是如何被豪強奪走的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豪強隨意欺負百姓,強買強賣。但是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豪強並不會表面上欺負百姓,如果真是像電視上那樣,那麼地方百姓就會對豪強深惡痛絕,會視豪強為“惡人”,這樣豪強在地方也不好生存。

其實在古代,地方豪紳會成為地方的領袖。因為古代皇權不下縣,所以地方鄉紳就有對地方事務的決定權。在地方上,鄉紳有着很高的地位,同樣的他也要有一定的聲望。

很多鄉紳為了維持自己的聲望,還會不定期救濟窮苦百姓,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聲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在本地能更好地生存。那麼地方豪紳壓榨百姓,是如何壓榨的?他們是如何獲利的呢?

西漢税收底百姓卻要賣兒賣女才能生存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5張

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地方豪紳會利用“天災”來使自己的財富快速增值。在豐年增產的時候,地方豪強與普通的農民都會生活下去。可是一旦到了災年,有一些農民就會吃不上飯。為了生存,很多農民就會以很低的價格賣掉自己的土地。

而到了災年,只有豪強大户家還有餘糧,這就造成了農民的土地,會合法地流入到豪強大户手裏。這就造成了地方上土地集中到了豪強手裏,而貧民成為了更家貧困的佃户。地方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最後一場天災,地方豪強也管不了眾多的佃户的死活,最終使得農民起義

在西漢整個一朝,這樣的情況可以説十分普遍。地方豪強不斷兼併地方上的土地,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逃避賦税,雖然漢朝賦税很低,都是百姓到了災年,也是難以支付賦税。為了生存很多百姓不但要賣房賣地,甚至還要靠賣兒賣女維持生存。

參考文獻:《漢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