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其實這其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世家之間爭權奪利,導致朝廷資源不能整合,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兩次北伐,功敗垂成

東晉政權在江南地區建立起相對穩固的統治之後,有相當一部分士族開始滿足於現狀,不想發動北伐戰爭,苟且於江南之地。

根本沒有將收復失地作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目標,就連當時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也是如此,不能説司馬睿的內心沒有光復中原的想法,只能説他沒有如此巨大的魄力。

眾所周知司馬睿之所以能夠建立起東晉政權,和世族的支持有這莫大的關係,當時流傳着"王與馬,共天下"的説法,看見世家力量之強大。然而當時東晉王朝內部也有不少仁人志士沒有忘記恢復神州的使命。

比如最最主張北伐的祖逖,祖氏是范陽大族,在西晉末年時候南遷,在南遷的過程當中他親眼見證了五胡亂華的慘劇,於是在東晉建立之後,就向司馬睿請求率兵北伐。

而司馬睿本人並不想要北伐,但是迫於輿論壓力,只是象徵性的任命其為豫州刺史,晉書當中記載稱"給人千、布匹三千,不給鎧甲,自行招募"。

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之下,祖逖沒有絲毫的退縮,而是帶領自己的曲部渡過長江,與士兵榮辱與共,一路殺到來黃河以南的地方。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

當時的石虎都不敢與其交鋒,就是北伐事業一片大好的時候,東晉王朝內部卻開始內訌,王敦發起叛亂,司馬睿不能抵抗,於是將其召回都城,幫助司馬睿平定叛亂。

而這一場王敦叛亂本質上還是司馬睿和世族之間爭權奪利所引發的,此前北伐的成果瞬間化為烏有。祖逖北伐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沒有得到東晉中央政府的支持,掌權者忙於爭權奪利,絲毫不關心北伐事業。

東晉王朝在平定了王敦叛亂之後,曾經權傾天下的王氏家族也慢慢地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桓氏家族,當時桓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桓温。

他憑藉着卓越的軍功得到東晉皇帝的賞識,先後平定蜀國叛亂等,幫助東晉穩定局面,進而成為東晉軍方的第一人。

公元354年,桓温開始第一次北伐,其主要對象是前秦,桓温所率領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關中地區,但是遭遇了前秦的瘋狂反擊,止步於此,後來桓温又發動了第二次第三次北伐。

但是最終都是因為後勤出現問題而無功而返,成為其一生的遺憾。桓温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桓氏家族勢力太大。

東晉的皇帝和其他的世家都不想看見桓温通過北伐獲取更高的權勢,於是瘋狂在背後給桓温使絆子,最終導致桓温北伐失敗。

二:鼠目寸光,世家爭權

東晉王朝內部世家之間爭權奪利的現象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早在西晉時期就存在這種現象,士族之間的矛盾可以從地域上劃分為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之間的對立。

在西晉完成統一之後,將都城建立在洛陽,而且在西晉統一大業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北方士族,而南方士族在當時主要是支持孫吳勢力,所以在西晉時期,北方的士族地主階級處於天然的權力中心當中,南方的士族不斷的遭到北方士族的排擠打壓。

在政治上北方士族壟斷了主要的朝廷官職,由於北方士族力量遠勝於南方,南方士族不得不忍氣吞聲。但是隨着西晉王朝的覆滅,東晉王朝的主要統治區域在南方,特別是一些北方的士族大量的南遷,於是乎南北雙方的士族在東晉王朝開始相互爭權奪利,互相攻訐。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 第2張

例如在三定江南當中立下赫赫功勞的周氏家族,就遭遇了來着北方士族的排擠,其實在南方本地士族人眼中包括司馬睿在內都不過是高級難民罷了,對於這些鵲佔鳩巢的行為十分的不滿,於是乎以周氏為首的一些南方士族想要發起武裝叛亂。

但是消息卻被提前泄露出去,最終導致兵敗,在臨死前周氏的族長對自己兒子説到"殺死我的就是這些北方來的人,你要替我報仇"。

最終其子也繼續發起叛亂,但是都遭遇了失敗,司馬睿深知周氏家族在當地巨大的影響力對於其叛亂的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時並沒有處理周氏做亂的行為,而是以安撫為主,但是卻讓北方士族感到十分的不安,於是才是採取分化離間的手段削弱南方士族的影響力,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實力。

但是本質上來説,士族自己的衝突還是由於利益的使然,例如東晉歷史上著名的蘇峻之亂就是因為世家之間爭權奪利而爆發的。蘇峻發家於王敦之亂當中,麾下擁有精兵數萬,是江北的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

但是東晉王朝掌權的世家之間爆發激烈的衝突,當時有一個逃犯逃到蘇峻的駐地,世家大族本來就看不起蘇峻,於是命令蘇峻交出逃犯,蘇峻不聽,朝廷一時間也奈何不了蘇峻,於是便假裝徵召蘇峻入朝任職。

蘇峻察覺到可能會對自己不利,加上一些其他的世家大族在暗中慫恿蘇峻,最終蘇峻決定起兵造反,一度攻入建業城中,直到後來在陶侃等人的幫助下才最終得以平定蘇峻之亂,進攻這一場叛亂之後,東晉王朝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打擊,百業凋零,何談北伐。

三:東晉王朝,世家平衡的產物

從東晉王朝的建立角度來説,本質上是由世家大族支持所建立的,東晉王朝的開創者司馬睿只不過是世家大族選擇出來的一個合適的代言人罷了。

經過東晉王朝建立之初的動盪之後,南方和北方士族也開始慢慢地和解,相互接受對方,為了緩和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北方的士族選擇去開發浙江、福建江西等一帶的土地。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南北兩大士集團之間相互衝突,尊重南方士族在太湖流域的經濟利益,例如據有關的史料記載稱,永嘉之亂,中原士族林黃陳鄭先入閩。

東晉在歷史上為什麼這麼沒有存在感?只能偏安一隅? 第3張

北方士族逐漸在南方站穩腳跟,對於本土的南方士族採取區別對待的策略,對於像周氏這類的士族,更多地採取提防合作的態度,對於其他相對較小的士族,則採取兼併的舉措。

雖然南北士族在地域劃分上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是在政治鬥爭方面卻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東晉的最高權力中心當中,基本上都是最開始追隨司馬睿的一批北方士族,例如王導等人,這些士族佔據高位。

一些後來的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想要獲取權力,就不得不依賴於發起軍事政變、政治政變等非正常的途徑,可以説在某種程度東晉王朝是世家大族的王朝,作為掌權者的世家醉心於權力爭鬥,偏安一隅也就成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