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5.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在有兵有將的情況下,劉禪為何開門投降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不得不承認,蜀漢當時的局勢確實是不怎麼樂觀的!

首先,蜀漢外部有鍾會指揮的十多萬魏軍,而且漢中直接被打穿了,對蜀漢威脅非常大!不過雖然魏軍很多,但他們也被姜維牢牢地擋在了劍閣。蜀漢的精兵猛將雲集劍閣,這批士兵可是有多年戰爭經驗的,完全扛得住鍾會的進攻。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的鍾會根本沒有能力攻下劍閣,十幾萬人呆在那裏,後勤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所以只要姜維他們再堅守一會兒,鍾會必定退兵。

《三國志》: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鍾會遲遲攻不下劍閣,而且他們雖然打穿了漢中,但是並沒有完全佔領漢中!漢中還有漢、樂二城在蜀漢手中,這裏面每個城池都有五千人,他們會對魏軍的後勤造成很大的威脅,所以一旦長時間攻不下劍閣,鍾會只能率軍撤退,不然就有被全軍擊潰的風險!所以説,單從劍閣這方來看,蜀漢的局勢雖然嚴峻,但也並非沒有勝算!

其次,蜀漢內部殺入了一支偏師!這支偏師便是鄧艾的魏軍了。當時鄧艾見鍾會遲遲攻不下劍閣,便萌生了另一個想法,從陰平小道殺入蜀漢。雖然這條路非常難走,但是鄧艾最終還是通過了,成功地進入了蜀漢。面對鄧艾的突然出現,蜀漢朝堂派出了軍隊前去阻擊,領頭之人乃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古人都相信虎父無犬子,諸葛亮那麼厲害,這個諸葛瞻想必也不差吧。不過事實證明,諸葛瞻確實沒有乃父的英名,竟然不搶佔險要地勢,放棄城池,跑去和鄧艾打陣地戰,最終落得個大敗的結局,令人遺憾。不過諸葛瞻雖然能力不行,但是在氣節上,還是有亮點的,至少人家選擇了死戰以全名聲,沒有主動投降,也算是值得欽佩!

諸葛瞻戰死,成都直面鄧艾兵鋒,大家都慌了,似乎成都馬上就要被攻破了。可事實上,成都乃是一座堅城啊,只要好好防守,鄧艾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攻破城池!當時的成都局勢雖然危險,但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往大了説,蜀漢還有姜維兵團,若是他們聽説成都被圍,肯定會派援兵前來。況且南中、永安都還有不少的援兵,只要劉禪下詔,這些援軍都會不斷前來勤王;往小了説,成都城池高大,城內人口眾多,糧食充足,撐個一年半載完全不是問題,倒是鄧艾,遠道而來,兵士疲乏,他們其實是更怕打持久戰的!

所以説,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成都城危急,但還沒有到最險的一步!劉禪完全可以堅守待援,而且蜀漢這邊的勝算其實更大,因為劉禪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糧食也非常充足,只需要好好守下去即可。而鄧艾那邊,遠道而來,根本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完全不可能短時間內攻下成都城,只要蜀漢的援軍一到,鄧艾大軍將變成甕中之鼈!説實話,鄧艾的這次軍事行動完全就是冒險,只不過他賭對了,遇到了劉禪這種懦弱之人,要是換個厲害點的君主,鄧艾必敗!

綜合來説,蜀漢當時的局勢確實是不容樂觀的,但還遠遠未到山窮水復的地步!當年劉備都被打成什麼樣了,人家可沒有投降啊?再看看劉禪,真是一言難盡啊!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第2張

 

諸葛瞻兵敗後,劉禪召集羣臣開了一次會,當時的許多朝臣都建議棄守成都,去南中或東吳避難,可以看到這批人雖然勇氣不足,沒有守城的信心,但至少他們也沒有想過投降,至少還有一絲男兒的血勇。但接下來一個人的出現,直接打亂了眾人的思路!

《三國志》:周曰:“方今東吳未賓,事勢不得不受,(之受)〔受之〕之後,不得不禮。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眾人無以易周之理。

當時羣臣大多建議撤退,繼續抵抗,但是譙周直接站出來力排眾議,勸告劉禪投降。眾人反駁譙周,説劉禪投降不會有好果子吃,結果這譙周直接保證,要是魏國不裂土封賞劉禪,他譙周親自去到洛陽和司馬昭辯論,要為劉禪討個公道!

多麼的可笑!你譙周只不過是蜀漢的臣子,你憑什麼保證魏國會好好對待劉禪,還“裂土以封陛下”,若是不封賞,他親自去找司馬昭掰扯。試問,司馬昭認識你譙周嗎?人家憑什麼見你?還要去和司馬昭“以古義爭之”,真的窮酸腐儒之言論,耽誤了蜀漢啊!

最終,眾人都辯駁不贏譙周這個腐儒,只能聽從譙周的投降言論,選擇了投降!

原文: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詣軍門。

在譙周的建議下,劉禪率領太子諸王和大臣共計六十餘人,把自己綁着、抬着棺材去往了鄧艾大營,請求鄧艾放條生路。多麼悲慘的畫面,多麼的滑稽可笑,要是劉備知道此事,估計棺材板都蓋不住了,他劉備一世英雄,堂堂正正地做了一輩子人,結果沒想到生出了這麼一個兒子,竟然軟弱至此,毫無血性至此,簡直是令人歎為觀止!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第3張

 

劉禪為何要開門投降?

前文我們説到了,當時的成都雖然形勢危急,但並未到山窮水盡的一步,劉禪其實還是有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相比起劉備他們當年面對的境況,劉禪的局面要好得多,那麼為啥劉禪會直接選擇投降呢?

實際上,劉禪之所以開門投降,並不是因為成都守不住,也不是因為蜀漢人心不可用,而是因為劉禪這個人太過軟弱、太過無情、太過沒有血性!關於這一點,司馬昭曾給出過這麼一番評價!

《漢晉春秋》: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司馬昭宴請劉禪,派人演奏蜀中樂曲,旁人聽到這些音樂都非常感傷,唯有劉禪怡然自若,一點都不悲傷,搞得司馬昭都不得不感歎,劉禪竟然一點也不懷念生活了數十年的蜀地,這人簡直是太無情了!這種無情之人,就算是諸葛亮都沒法輔佐他,何況是姜維啊。

不得不説説,司馬昭的這番評價,簡直是太精準了,劉禪這人就是太過於無情,太過於沒有血性了!很多人為劉禪找藉口,説他是大智若愚,此時之所以表現出開心模樣,樂不思蜀,其實是擔心司馬昭藉此殺他。實際上這完全是過分解讀了,當時的東吳還沒有投降,司馬昭是不可能殺劉禪的,他需要劉禪這個人做吉祥物,瓦解東吳的鬥志。司馬昭此舉,其實只不過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羞辱,結果劉禪的這番表現,讓人一言難盡啊……

劉禪其實是有兵有將有援軍的,為何卻直接選擇了投降? 第4張

 

還有很多人找藉口,説劉禪當年之所以開城投降,其實是為了保全蜀地百姓的性命。可事實上,當劉禪投降後,成都可是發生了規模不小的騷亂,許多人喪生魏軍刀下,這是保全嗎?作為一國之君,對百姓最好的保護,就是避免百姓不受外敵的侮辱,投降是簡單,劉禪是可以活命,可蜀漢老百姓就慘了!縱觀歷史,可見過哪個勝利者對失敗者有過同情?尊嚴都是靠打出來的,而不是投降出來的!

劉禪之所以開門投降,説白了,就是因為他這個人太過於無情,太過於沒有血性!而他之所以有這些特點,其實和他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劉備這一生,顛沛流離,但也正是這些經歷,造就了劉備堅毅的性格,無論面對何種失敗,劉備從未服輸!無論是被呂布偷家,還是被曹操打得大敗,亦或是夷陵全軍覆沒,劉備從來沒有認慫,他就呆在那裏,時刻準備着反擊,也正是他的這種品德,團聚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是劉禪呢?他這一輩子其實並沒有經過什麼大風大浪,完全是温室中成長起來的花朵!

劉備前半生的顛沛流離劉禪並未經歷,長阪坡之戰時,劉禪還是個嬰兒,之後的劉備基本打得全是順風仗,所以劉禪根本沒有看到劉備驚險的一面,沒有體會過真正的戰亂,他從小的生活還是比較安穩的,頂多聽身邊人説一説戰場之事,可聽説之事又怎麼可以和親歷之事相比呢?在安逸氛圍中長大的劉禪,缺少堅毅的性格,不知道他他老爹這輩人創業的艱難,長大後又有諸葛亮、蔣琬、費禕等一大批人幫他打理朝政,他基本可以當甩手掌櫃,這就造成劉禪的一生,並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除了最後一次的鄧艾進攻。也正是在這一次進攻中,軟弱的劉禪選擇了投降,選擇了苟且,而不是堅守城池或者身死殉節,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