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司馬懿只有三千人馬,他發起的高平陵政變為何還能成功?

司馬懿只有三千人馬,他發起的高平陵政變為何還能成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高平陵政變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少帝曹芳出城拜渴高平陵,也就是明帝曹睿墓。此時,司馬懿率領三千死士,發起了高平陵之變,奪取振全、誅除曹爽一族。高平陵之變,是魏晉歷史上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事件,也掀開了司馬懿專權奪朝的開始。

對於司馬懿成功發起高平陵政變,不少人説,為何只有三千人馬的他,可以抵抗過曹爽的千軍萬馬。究其原因,與三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聯繫:

司馬懿只有三千人馬,他發起的高平陵政變為何還能成功?

司馬懿先前稱病迷惑曹爽,政變時攻心為上

在正始八年也就是公元247年,曹爽開始專政,這個時候司馬懿就以患病為由,不參與朝政了。曹爽對司馬懿的稱病心存懷疑,於是派河南尹李勝以辭行為由,去司馬府一探虛實。司馬懿看出來李勝的來意,於是在他面前上演了一處好戲:喝粥的時候,粥不停地往外撒,吃不到嘴裏,表現出一副生活不能自理的樣子。還故意弄錯荊州和幷州,他語義錯亂,指南為北的樣子,讓李勝對司馬懿患病深信不疑,於是回去像曹爽彙報了司馬懿重病的情況。這下曹爽也就徹底對司馬懿放鬆了警惕。

與此同時,司馬懿才可以暗中為自己的政變計劃做部署。在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少帝曹芳出城拜渴高平陵的時候,司馬懿發動了政變,打了曹爽一個措手不及。他們誰也沒想到,之前那個癱在牀上半身不遂、語義模糊的司馬懿居然是裝病的。

司馬懿只有三千人馬,他發起的高平陵政變為何還能成功? 第2張

在完成軍事部署的同時,司馬懿發兵至洛水浮橋屯駐兵並通奏齊王芳。司馬懿在給齊王芳的信中也是精心設計,這不僅為司馬懿政變尋求了政治合法性,也是對曹爽進行了攻心戰。司馬懿在信中,極力陳述自己的顧命大臣身份,表示自己對於朝廷的忠義。他語氣強烈地陳述朝中形勢危機,細數曹爽一黨的罪狀。同時,步步緊逼,表明自己行為的無奈性和合理性。最終把曹爽限於進退兩難之地。

不僅如此,司馬懿還繼續攻心。他派去了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勸説曹爽放棄兵權。司馬懿深知曹爽的性格,知道他其實貪生怕死,但是又貪圖富貴享樂。於是在派人帶去的信中告訴曹爽,自己並不想上海曹爽兄弟,言辭非常的親切。這樣的攻心計直中曹爽的軟肋。

司馬懿周密籌劃,給予致命一擊

我們都知道,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政變時,不可忽視他的三千死士。我們都知道,在司馬懿佯裝稱病之前,一直帶兵打仗,培植了不少忠心於他的人。在司馬懿稱病的過程中,他的長子司馬師就在祕密地培養和鍛鍊這三千死士。在平時的訓練中,這三千人化整為零,但在關鍵時刻又可以擰成一股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軍師聯盟》在第二部的最後,就有司馬懿帶領三千死士勇闖武庫的鏡頭。在他們發動政變之前,司馬懿身着紅色壽衣,在這一羣人中,沒有個人的目的和利益,全部忠心於司馬懿的調遣,甘心為其獻身。

此外,為了確保政變的順利,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郭太后。在政變發動時,司馬懿以顧命老臣身份請太后詔準,太后下詔廢黜曹氏兄弟對司馬懿的政變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以求自己行為的師出有名。其實,司馬懿這一招,是一步險棋。一方面,當時的君主在外,而臣子的異動其實是有逼宮之嫌的。而且,郭太后下詔,破壞了魏初立下的太后不得干政的要求。但是,在當時司馬懿的這一做法恰好利用了曹爽黨羽與魏皇室的矛盾,讓一步險棋成為了自己成功的重要助推。

司馬懿只有三千人馬,他發起的高平陵政變為何還能成功? 第3張

曹爽性格軟肋,無勇無謀

其實,司馬懿在發動政變時也沒有萬全的把握。雖然有三千死士,但是畢竟人數非常懸殊。另外,雖然有郭太后的詔書,但是早在曹丕的時候就已經確立太后不得干政的制度,至於太后的詔書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也是個未知數。雖然司馬懿周密籌劃,但是不得不説,曹爽是一個最大的變數。也正是他的性格軟肋、無勇無謀順利地成全了司馬懿。

在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許多曹爽身邊的親信都不敢貿然行動,還有的人已經被司馬懿嚇到方寸大亂。但是唯有一個人卻非常冷靜地應對司馬懿的政變。他就是大司農桓範,他趕緊出城,快馬加鞭地趕去給曹爽報信。見到曹爽後,桓範勸他趕緊護送這皇帝去許昌,同時以皇帝的名義討伐逆賊司馬懿。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決策,但是曹爽卻猶豫不決,遲遲不肯行動。而在曹爽猶豫的同時,司馬懿的攻心計卻來了。這成為了擊潰曹爽的重要一擊,於是任憑桓範怎麼勸諫,最終曹爽還是選擇了放棄兵權,向司馬懿投降。這也使得司馬懿最終得以政變成功。